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教学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人类居住环境的变迁。第10课讲述村落、集镇、城市的出现与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第11课讲述近代以来城市化的演进、人类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变化,以及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人类产生后,居住形式逐渐变化,特别是农业的产生,促使人们定居生活,由此产生村落。村落具有居住、防御、生存繁衍、集体活动等功能。居民定期交换物品,促进了集市的产生。处于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需要,集市发展成为集镇。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集镇的交往、商贸、防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逐渐形成。受各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民居具有各自特点。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服务更加便捷,城市的各项功能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完善。同时,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矛盾加剧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
本单元的主线是人类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从古至今的变迁,两课内容在时间上具有相继性。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其发展的历程,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建设城市、改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这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的体现,也是其历史创造者地位的体现;每个时期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均以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基础,这充分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城市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和社会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辩证、客观地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增进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西方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过程、理清三者之间的阶段关系,培养学生对古代时期人类生活环境的时空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的认识。
2. 通过史料分析,探究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居民,正确认识居住条件和环境与居民的关系;综合分析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变革的根本原因,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强化史料实证的意识与方法。
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文献资料,提取分析有效信息,并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尝试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探讨关于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学术观点,体会历史解释的多元性;结合各地历史背景理解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与评价,以培养其培养提取信息、材料解读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4. 通过学习世界各地民居的多样性,理解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人类各文明发展历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增强学生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其对其他文明的理解与同情。通过了解古代中国民居的特点,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
重点: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原因及功能。
难点:古代世界各地民居多元化特征的原因。
教学方法
史料研习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制作课件,编写学案;学生预习教材,完成学案。
教学设计(一)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家”字图片与含义,以“家”为切入点走近学生,进而引出本课问题:历史上人类的“家”是怎么产生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本课的距离,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求历史的劲头与热情。)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与课本第一目内容,思考人类的居住形式是如何演变的,村落是如何产生的?
材料一:人类最初住在洞穴里,当时的人们以狩猎为生。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们烤肉时防范动物。人类离开洞穴,气候或许是个原因。当冰川撤回到北方时,气候变得温暖潮湿,植物生长,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正如它催发了花开。同时,冰川消融让其他地区的肥沃土壤得以显露,大批畜群也随之而去,离开人类居住的平原——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可靠的食物来源。从狩猎到农业,从洞穴利到房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大约是在1万年前,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定居地意味着房屋。房屋是一种创造物,一种新东西,一种独立于洞穴观念的庇护所。
——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
设问: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预设答案: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推动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讲述:同学们,依据材料,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我们认识到:渔猎采集时代人们时常迁徙,食物供给不稳定,人口规模也很小。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数十万年间,人类群落的规模一般保持在三五十人之间。而原始农业出现后人类生产力提高,粮食供给相对稳定且有了剩余,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形成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教师活动:展示姜寨村落遗址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村落里的设施及村落的功能。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遗址图片,思考分析村落的设施及其为人们提供的诸多功能。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及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读史料归纳分析关键信息的能力,了解村落出现的原因及村落的重要意义。)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了解集镇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聚落的形成源于人类的聚居,而聚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为了获取维持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个体之间往往彼此结成群体,群体内部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维系,集市活动就是其中持续时期最长且最具有生机活力的一种行为关系,由此形成的集市聚落也源远流长。
——杨毅《集市场所与聚居形态分化探析》
材料三 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宋高承《事物纪原·州郡方域·镇》
设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集镇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答案。
预设答案: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军事需要。
教师讲述: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集镇的产生本质上来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第二目的内容,总结中国集镇发展的概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总结中国集镇发展的概况,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影响集镇兴起与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 史书中汉口之地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时称夏汭。汉魏六朝至唐宋时称夏口或称沔口,主要为军事重镇,梁武帝筑汉口城,始有汉口之称。
——摘自《清代盐商笔下的汉口镇》
材料五 湖北汉口镇是水陆交通枢纽,明清商贾繁荣,有“楚中第一繁盛,
九省通衢”之美誉。明嘉靖四年(1525年),根据丈量结果,镇上建有房1281间。嘉靖二十四年,汉口已有居民1395户。
教师设问:以上材料是有关汉口镇的资料,作为明清四大名镇,汉口镇的发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请同学们结合所学,以汉口镇为例概括影响集镇兴起和发展的因素。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预设答案:军事要塞、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工商业发展。
教师讲述:早期的镇,多是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立,在北魏时期,就设置了一些军镇,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一些工商业经营定居的地区,吸引大批人口聚集,形成了行政集镇。集镇具有防御、仓储和贸易功能,地理位置重要。元朝时期的漕运、海运,催生了一批沿海沿运河的工商业集镇。明清时出现四大名镇: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佛山镇,这些市镇专业性强,是工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集镇出现的意义。
材料六 流通是集镇最主要的经济职能。绝大多数集镇是“商贾辐辏”、“百货云集”的商业集镇......集镇上商业的发展一般超过手工业生产的水平......都是商品流通的意义大于商品生产的意义。
——陈湘柯《集镇经济学》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在分析材料时,一定要把握关键词句,在本段材料中,从“商贾辐辏”、“ 百货云集”可以看出集镇所在地商业发展、市场繁荣,从“商品流通的意义大于商品生产的意义”可以看出它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商贸往来。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引导学生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使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分离,成为独立的产业,推动集镇形成,认识集镇的出现对于商品流通的重要意义。)
教师活动:出示关于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历史解释,要求学生阐明自己更认可哪种观点,并结合史实尝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自己支撑这一观点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点评。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情况后,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历史事件,客观科学地看待历史解释。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对于城市出现原因的多种历史解释,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观点自行阐释论证,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历史观点的原则与方法,锻炼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讲述:对于城市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同学们也就这些观点谈了自己的看法。尽管各持己见,但是大家却在另一观点上保持一致:城市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梳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程。
教师讲授:中国古代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趋势:从功能上看,由政治军事中心逐步向经济中心发展,经济功能不断增强;从内部布局上看,由坊市分开到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从政府管理上看,由政府严格控制商业交易到逐渐放宽;从分布上看,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活动:展示明代北京城示意图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七 匠人营国(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纬,经涂九轨(九辆马车宽度),左祖(宗庙)右社(社稷,土神、谷神),面朝(群臣朝拜场地)后市(市场),市朝一夫(边长百步的正方形)。
——《周礼·考工记》
教师设问:我们看到的是明代北京城示意图,请大家以此为例,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并依据史料分析城市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材料,思考后回答。
预设答案:特点:布局工整;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影响因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等级观念。
教师活动:展示古代北京与古希腊城市布局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
设问:仔细观察两幅图,对比分析中西方城市的异同,并思考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师讲述:北京城与古希腊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布局、功能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根据教师提示,从相同和不同两大方向对北京城布局与古希腊城市布局进行比较。
预设答案:相同点是都有城墙,具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具有经济功能。不同点是从布局来看,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 古希腊布局比较随意。 从功能来看:古代中国城市政治功能更突出;古希腊经济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教师讲述:城市的产生是集镇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的结果,城市里各种功能齐全,吸引大批人进入城市,那么城市的吸引力到底有哪些呢?
教师活动:展示古罗马城市设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的优势有哪些。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古罗马城布局图中的各项设施及遗存,自主思考城市生活在哪些方面有着更加优越之处,为何会吸引人们前往城市生活。
教师讲述:由以上图片,我们看出城市里有更便利的交通、更完善的公共设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丰富的精神娱乐生活,所以在座的各位是不是也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古罗马城的城市布局图中的各项设施,以及古罗马的各遗存图片,认识古罗马城市在种种方面都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吸引着人们不断前往。)
教师活动:展示古代埃及、古罗马、古印第安人和古代中国的民居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居文化。
教师讲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的对待文化的态度,我们通过图片也看到了不同地区民居各具特色、各有其美,下面我们从不同文明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方面进一步了解各地的民居。请大家阅读教材第四目的内容,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展示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表格。巡视课堂,督查学生完成情况。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两河流域 黏土 、芦苇混合 制成的砖块 墙壁贴着墙壁; 结构相同,前庭、 前室、主室
古埃及 泥和木材、椰子叶 庭院、院落有柱廊
古代中国 木、砖 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古希腊、罗马 木、石、砖、混凝土 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集体住宅、复合式公寓
古印第安 野牛皮、木头 圆锥形的帐篷
学生活动:根据要求,认识不同文明建筑材料与建筑风格的差异。
教师设问:通过表格的总结,同学们从各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来看有什么共性?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预设答案:因地制宜、用最经济的手段去建造最宜居的居所。
教师讲述:各地民居充分展示出了文明的多样性,现在请大家结合材料思考形成这种多样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各地民居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材料八 古埃及处于尼罗河三角洲,干旱炎热。尼罗河谷缺乏木材,从上游运来的石料用来修神庙,陵墓,古埃及人用淤泥混合沙子芦苇制成的泥砖盖房,并在砖块之间和墙体表面抹上灰泥。
材料九 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木构架建筑的墙壁逐步以砖代替......从元朝起开始用砖拱建造地面上的房屋......明朝又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
——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
材料十 北京四合院的形制是封建社会宗法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民居形式,很多地方反映出深刻的等级规定及尊卑差别,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揭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脊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
——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形成认识,每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思维很开阔,认识也很深刻,各地民居的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宗教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这正是世界文明之花各自璀璨、争奇斗艳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过图片及材料,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其它地区的民居也和中国民居一样,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理解作为共同体的人类各文明发展历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增强学生对于人类各文明“理解之同情”的情感态度。)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发学生对古代人民居住条件的思考。
材料十一 中国古代是受礼法约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在住的方面,自春秋以来,史籍上就载有等级限制......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屋顶形式上,庑殿顶为皇宫主殿及佛殿专用,歇山顶在唐代王及贵官、寺观都可用,宋以后只限王及寺观用,公侯贵官下至庶民只能用两坡的悬山或硬山屋顶;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点之一的斗拱也只限于皇宫、寺观和王府使用,公侯以下仍不许用;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材料十二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材料十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师讲述:通过以上材料,我们感受到在古代社会中等级森严,这也影响到了老百姓房屋的建造。特别是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贫困潦倒,只能生活在简陋的茅草房中。杜甫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他的安居梦,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安居梦。而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这个安居梦已经变为现实。
教师活动:展示山东省最大的安居工程图片与介绍,展示习近平主席相关讲话。
(设计意图: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在今天在居住条件上的优越性,并使其深刻认识这一安居梦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典型的体现,坚定制度自信。)
【课堂小结】
在本课开始时,我们提到看到了“家”字的含义,把家安在哪里,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答案。人类由最初的茹毛饮血到定居农耕,由进行简单交换到建设具有商贸、防御、居住、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产物,更是世界各地人民勤劳智慧、不断创造的见证。世界各地民居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展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秉持尊重与欣赏的态度,推动多种文明和平共存、和谐共生。
(设计意图:回扣课堂开始,进一步探讨村落、集镇、城市出现与发展背后的本质原因,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唯物史观作为研究历史、学习历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原因与功能,世界各地民居的多样性。在教师补充了图片和史料之后,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入理解村落的形成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集镇的出现是商品交换频繁的结果,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对世界各地民居的多样性这一问题,学生从对样式的直观感知上升到深入理解民居的多样性特征除了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也凝结着当地人的智慧与审美,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对其他文明文化的尊重与欣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不足之处:设计过程中,我感到在自身在理论学习上还有欠缺,需加强训练,引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板书设计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
(
概念
) (
产生原因
)
(
村落的产生
) (
城市的产生
) (
和世界民居的多样性 古代人类居住形式
)
(
中西城市对比
) (
产生原因
)
(
表现
) (
出现原因
)
(
世界各地的民居
) (
集镇的出现
)
(
中国集镇发展历程
)
(
影响因素
)
教学设计(二)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三段诗词。
材料一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春雨如酥润江南,桐油纸伞撑玉兰。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
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设问导入:同学们对这三首古诗词并不陌生,诗人们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古代村落、集镇、城市不同的风光,绘制出一幅幅和谐美丽的风景画,那么早期人类的聚居地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第10课的课堂——《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古诗词,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讲授新课】
探究问题一:根据史料,探究古代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人类文明的产生,结合河姆渡、半坡文化遗址的特征,阅读材料,概括人类居住形式是如何演变的,并思考演变原因。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系辞下》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人类最初是住在洞穴里,当时的人们以狩猎为生。 在洞穴中他们很安全。人们在洞口生火,这样既能取暖又能在他们烤肉时防范动物。人类离开洞穴,气候或许是个原因,当冰川撤回到北方时,气候变得温暖潮湿,植物生长,阳光让人们走出洞门,正如它催发了花开。同时,冰河消融让其他地区的肥沃土壤得以显露,大批畜群也随之而去,离开人类居住的平原——这意味着狩猎不再是可靠的食物来。 从狩猎到农业、从洞穴到房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大约是在1万年前,农业定居地诞生了,定居地意味着房屋。房屋是一种创造物,一种新东西,一种独立于洞穴观念的庇护所。洞穴的基本形态大体上是半圆的,于是房屋就设计成圆形的。
——加得纳《人类的居所: 房屋的起源和演变》
学生活动: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预设答案:演变:从穴居到筑屋,从迁徙到定居。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原始农业出现;建房技术发展。
教师活动:展示早期人类穴居、巢居的演变过程图片。
教师讲述:图片比较直观的展示了人类居住形式由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通过文字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我们分析出推动演变的因素,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气候变暖;二是生产方式的改变:由游牧到农耕;三是建房技术不断发展,这也是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人类筑屋定居,出于防御需要,常常是聚居在一处,由此产生了村落。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有很多古老的村落,有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这些古村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功能呢?
探究问题二:以中国为例,从产生条件、功能等角度认识村落。
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人类逐渐转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生活安定的定居生活。居住条件也有很大进步,建立了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房屋,村落的条件和固定性增高。
——彭尾才《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古时徽州景色秀美、地形闭塞 ,是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重要迁徙地。南迁人口不乏世家大族 ,他们聚族而居、举族迁居在徽州境内形成众多的古村落。
许多的古村落其创始人往往不满于现实政治的黑暗,因此希望寄情山水,避居于偏远,在青山绿水中求得一份心灵的安宁与超脱。
——刘沛林《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村落》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小组合作探究,思考问题,讨论后形成答案。
教师活动: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予以指导。
预设答案: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定居生活有了更高要求;移民迁徙,聚族而居;政治因素的驱动。
教师讲述:分析第一则材料,从关键字词中我们分析出,村落的产生是以农业为前提的,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与结果,同时也是人们对更高生活要求的体现;分析第二则材料,我们看出有一些古村落是由某个世家大族举族迁徙、聚族而居形成的;通过对第三则材料的分析,我们得出有些村落是人们为了逃避政治迫害、远离政治黑暗而形成的。这些共同构成村落产生的条件。
教师活动:展示半坡遗址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遗址中的不同区域,思考不同区域的功能。
教师设问:仔细观察半坡遗址的不同区域,思考其功能。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预设答案:村落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探究问题三:用时空轴的方式梳理中国集镇发展的历程。
教师活动:引导阅读教材第二目的内容,要求学生用时空轴的方式自主梳理中国集镇发展的历程。在学生自主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督查并纠正学生完成情况。
(
军镇
) (
行政集镇
) (
工商业集镇兴起
) (
出现专业分工
) (
集镇雏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自主梳理,动手画出时空轴。
(
明清
) (
原始社会
) (
北魏
) (
两宋
) (
元朝
)
探究问题四:依据史料,多角度分析集镇出现与发展的原因。
教师活动:同学们,刚才大家都准确的梳理了中国集镇发展的历程,我们从发展历程中认识到早期设立的镇多是军事重镇,政治功能明显,后期集镇的经济功能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四大名镇,都是工商业市镇,而且有不同的专业分工。那么现在我们先从集镇发展历程时间轴出发,探寻其不同的时代背景,探讨推动集镇出现与发展的原因。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分工逐渐完成,手工业商业分离,交换发展,交换经常进行的地方形成集镇的雏形。商人为了保护财富与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北魏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出于军事需要,设立了一批军镇。两宋时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繁荣,有些镇规模扩大,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形成行政集镇。元朝时漕运、海运推动了运河沿岸工商业集镇的兴起。到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商业集镇也有了专业分工。由此我们看到,集镇发展的背后,是经济的不断进步,本质上来讲是生产力的发展。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原因推动集镇的出现与发展呢?请大家阅读材料,进行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材料三 聚落的形成源于人类的聚居,而聚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为了获取维持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个体之间往往彼此结成群体,群体内部以一定的结构关系维系,集市活动就是其中持续时期最长且最具有生机活力的一种行为关系,由此形成的集市聚落也源远流长。
——杨毅《集市场所与聚居形态分化探析》
材料四 窑湾古镇位于江苏新沂市,西依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不论是南方的泊来品,还是北方的物产,均需在窑湾装卸,长此以往,窑湾也就成为大运河重要的水旱码头。......清代《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国朝高宗(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材料五 元代,大都(今北京)因蝗灾急需从江南调运大量粮食。万户张瑄手握海运重权,便“造船运米,从海道至京师”,船到此地再也无法上行,便改由陆路向大都转运。为了表明忠心,张瑄将族属迁到此地,张家湾的名称由此而来。在明代,倭寇与残元势力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嘉靖皇帝担心他们会沿运河北上侵扰张家湾,便开始修建城墙。城垣建起来之后,便有从江南、山东和山西等地来的一些人在此设店经商,店铺鳞次栉比,市镇也就愈加繁荣。明中后期,张家湾的商税数目达税银二千余两,钱二千八百余贯,可见商贸之繁盛。
——《京郊重镇张家湾的前世今生》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回答。
预设答案:原因一:生产力发展,经济进步;原因二:人类聚居,商业活动持续;原因三:交通便利,村落规模扩大;原因四:军事需要,商贸繁荣。
教师总结:集镇的出现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研究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坚持多角度看待问题,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
探究问题五:对比村落、集市、城镇、城市的差异,探讨它们之间的递进关系。
教师讲述:城镇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商贸规模越来越大,各项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城市产生了。公元前3500到公元前31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生活地区形成城市,随后,世界主要农业区,相继产生早期城市。城市的功能有哪些呢?我们在材料找到答案。
教师活动:展示古巴比伦与山西平遥古城图片,以及文字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分析城市的功能。
材料六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贸、贾,市也”
——《礼记·礼运》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从“城”与“市”的含义中分析其功能。
教师讲述:第一段材料显示了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第二段材料显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
教师活动:展示表格,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填写表格。
洞穴 村落 集镇 城市
经济基础 采集渔猎 农业 手工业、商业 手工业、商业
人口 少 较少 较多 多
规模 小 较小 较大 大
功能 居住 聚居、经济 聚居、经济、军事 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完成表格。
教师设问:从表格的对比中,试着总结变化的趋势。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从洞穴到村落再到集镇最后到城市的发展趋势。
预设答案:经济越来越多元,人口越来越众多,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复杂。
教师总结:早期人类从事采集渔猎,居住在洞穴中,农业产生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聚落,即村落。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步,具有聚居、防卫、商贸功能的集镇产生。集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各种功能不断健全,城市形成。这一过程是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生产力不断进步的缩影。
探究问题六:分析世界各地民居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教师活动:世界各地的居住形式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但是世界各地的民居却各具特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四目的内容,了解一下世界各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其建筑风格。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领略不同地域民居风格的各自魅力。
教师设问:同学们,各地民居不同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了各地文明之花的独特魅力,那么你能分析出这背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吗?看材料,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民居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材料七 (河姆渡)此种建筑通风防潮,也防蛇、虫、洪水、等的侵害;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
(半坡)黄河流域(北方)干旱、风沙大、 气候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抵挡风沙、保暖。
材料八 阿里阿纳·波里阿纳公寓式住宅,属于古纳埃斯 阿雷乌斯 尼基迪乌斯 梅乌斯所有。租期从接下来的7月1日开始。店铺、附带上面的房间。适合男士的二楼公寓。此中庭型楼房主屋。契约必须与前述人物的奴隶普里姆斯商约。
——《拉丁碑文集》收录的罗马时代写在公寓墙上的广告
材料九 多立克柱式的柱子刚劲、挺直,追求有生命的弹性和丰盈。爱奥尼柱线条柔和,追求整体的清秀柔美。这两种柱式的发展演变均源出于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那就是:人体是最美的东西。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记载一则希腊故事说,多立克柱式是仿男体的,爱奥尼柱式是仿女体的。这两种柱式,确实可以说是分别典型地概括了男性和女性的体态与性格。
——《世界建筑艺术发展史》
材料十 准营缮令: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唐会要·與服上》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形成答案。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监控学生的参与情况,适当引导。学生展示讨论后的结论,教师点评。
预设答案:世界各地民居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出多样性。
教师总结:从筑屋定居到村落、再到集镇、最后到城市,古代人类居住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增多,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缩影。
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等因素,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随着文明进步,世界各地民居也成为不同文化、文明的符号,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要秉持尊重、欣赏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共同建设和而不同的美丽世界,致力于为整个人类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树牢历史框架,提升学生对人类文明认识的高度,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理解文明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树立尊重人类不同文明的意识与态度。)
教学反思
本设计依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主要运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并通过补充相关史料,将古代村落、集镇、城市演变过程分解成几个典型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研究得出结论,并通过问题的回答,培养其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促进其树立唯物史观,培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
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设问方式较为单一,生动性与趣味性不高,略显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