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祝福》选自小说集《彷徨》,是其中最著名的小说,写于1924年。
祝 福说课流程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教材 说教材 《祝福》是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连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鲁迅的《祝福》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精品,当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鲁迅小说中与阿Q、孔乙己齐名的人物之一。研读好这篇文章,对将来小说的阅读,小说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说的写作都有深广意义。 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理清小说情节。
2.学习和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是肖像描写。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 用,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社会根源的认识。 说学法(一)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小说较感兴趣,但阅读过程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情节而忽略人物形象。知道分析人物从描写方面入手,但往往忽略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困难在于通过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说学法(二)学法
1.预习:注意对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前确立预习目标,提供预习方法。
2.圈点勾画法: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3.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4.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智慧的碰撞,从而顺利地拿到打开鉴赏小说之门的金钥匙。 说教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2.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理解作品主题。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电影《祝福》结局片段。
提问:这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那是谁剥夺了她的春天呢?
说教学过程
二、学习新课
(一)检查预习情况。
1.以第一人称讲述祥林嫂的经历。
2.列出本文情节提纲。 说教学过程(二)理解作品主题
死因调查——谁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
犯罪嫌疑人:
鲁四老爷 四婶 柳妈
卫老婆子 祥林嫂自己 小组合作探究,找出“罪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出祥林嫂的真正死因。总结归纳死因: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权) 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活动设计:
学生在仔细体味课文的基础上,分组合作探究,从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表探讨结果。 说教学过程一、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示例: 肖像描写
设计问题如下: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本文有几处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二)概括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总结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说教学过程二、环境描写——爆竹声声话祝福 让学生寻找文章中关于“祝福”的环境描写,抓住环境的特点,如“爆竹声”“大雪”,并分析在这三次环境描写中祥林嫂性格的变化。 说教学过程
三、课后作业
(一)拓展延伸,与《孔乙己》进行对比阅读,找出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说教学过程(二) 以祥林嫂的名字为例,鉴赏人物姓名。
《祝福》人物的命名有着特别的含义,或寄寓美(祥林嫂、贺老六)的毁灭于其中,或寄寓讽刺(鲁四老爷、柳妈)于其里,作者的怜悯与憎恶,无奈与悲愤隐于人物姓名的深处 。 说教学过程祥林嫂:
(1)没有自己的名字,随从丈夫叫了祥林嫂说明她没有人生自主权也说明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严重性。
(2)祥林嫂“不祥”,命运多舛,数遭闵凶,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悲悯与同情。 板书设计情节提纲板书设计祥林嫂的真正死因:
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个人小结 我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基于本学科的特点,及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而设计的。在本课中,主要通过学生表演、提问、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并注意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轴”的“三主式”“育人为本”的理念的发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