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哈姆莱特
(节选)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Hamlet
PART.1
课前热身
By William Shakespear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你了解戏剧吗?
一起完成挑战吧!
PART.1 课前热身
Hamlet
A.话剧
B.现代剧
C.皮影戏
D.古装剧
(1)以下哪个选项属于戏剧的表演形式?(多选)
A.戏剧冲突
B.剧本
C.念白
D.舞台说明
(2)“戏剧三要素”包括什么?
E.演员
F.台词
G.音乐
H.观众
A.老舍《茶馆》
B.契诃夫《樱桃园》
C.曹禺《钦差大臣》
D.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3)下列戏剧名称与剧本作者不匹配的一项是?
曹禺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钦差大臣》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
A.无事生非
B.第十二夜
C.仲夏夜之梦
D.威尼斯商人
(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 ?
《皆大欢喜》
A.罗密欧与朱丽叶
B.奥赛罗
C.李尔王
D.错误的喜剧
(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 剧
Hamlet
PART.2
基础知识
By William Shakespear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作者简介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
莎士比亚(1564-1616)
作品简介
《哈姆莱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
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莱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作品简介
pú fú
zhǐ
miè
nüè
dàn
kān
qí dǎo
qián
生字词
chàn
dàng
意旨
暴虐
匍匐
祈祷
难堪
怪诞
轻蔑
忏悔
延宕
虔敬
踌躇
嫁奁
lián
chóu chú
Hamlet
PART.3
整体感知
By William Shakespear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1)分角色朗读节选内容,
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
归纳对白层次与矛盾冲突。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人物
关系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开头至“我听见他来了;我们退下吧,陛下”
从“生存还是毁灭”至“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从“恋爱!他的精神错乱不像是为了恋爱!”至结束
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的独白和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被哈姆莱特识破,哈姆莱特故事用语言刺痛奥菲利娅。
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试探后的密谋,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
对白层次
课文节选中的第一场和第三场对白: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
(本质上是正义与邪恶的冲突)
矛盾冲突
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
第二场对白: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冲突。
(本质上是现实与内心的冲突)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2)优秀的戏剧总是不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
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
①哈姆莱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②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
③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
④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
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和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3)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Hamlet
PART.4
内容探究
By William Shakespear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1)在周围人看来,
哈姆莱特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
内容探究
国王认为哈姆莱特“神魂颠倒”“疯狂”“精神错乱”;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认为他“神经迷惘”“假作痴呆”;奥菲利娅说“让他清醒过来吧”,他已经“疯狂”;王后也认为哈姆莱特变得“疯狂”。
(1)在周围人看来,
哈姆莱特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
(2)
哈姆莱特是“真疯”还是“装疯”,为什么?
内容探究
哈姆莱特是装疯。他看似疯狂,实则清醒,装疯是他的一种生存艺术、斗争方式。表面上哈姆莱特是癫狂之状,事实上他对现实有着独到的判断与反思。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一段是哈姆莱特对生存、毁灭的认识。这一段充满哲理,并非疯言疯语。由此可见,哈姆莱特的“疯言疯语”都是“锋言锋语”。这些“锋言锋语”,实际上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
(3)阅读“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理解人物内心冲突。这段话反映了哈姆莱特针对哪些事情的思考?反映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反映了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对思想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思考。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死选择,或挺身而出或自杀了之。而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段独白是哈姆莱特思想转变期激烈的矛盾斗争的产物,反映了哈姆莱特优柔、忧郁的性格特征。
(4)阅读奥菲利娅的独白,理解人物形象。哈姆莱特过去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要借奥菲利娅之口极力称赞哈姆莱特?
作者借奥菲利娅之口极力称赞哈姆莱特,从侧面刻画哈姆莱特的高贵形象,既与其他反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也与当前“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形象鲜明对比。
哈姆莱特过去的形象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5)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说说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怎样的人。
(言之有理即可。)
快乐王子
父王在世之际,哈姆莱特地位至尊,人们对他总是笑脸相迎,所以他性格达观,心情舒畅。
人文主义者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忧郁王子
冷酷的现实给了哈姆莱特一连串的打击:英明有为的父王突然驾崩,久受崇敬的母后匆匆改嫁,理当由他继承的王位又被叔父篡夺,朋友成了敌人的密探等等。
延宕(犹豫)王子
黑格尔说:“他所犹豫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么做。”哈姆莱特陷入了深感任务的艰巨与自己的力量不足的困恼之中。他不断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却又难于找到。
Hamlet
PART.5
语言特点
By William Shakespear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结合全剧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台词语言有什么特点?
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这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语言特点
YUYANTEDIAN
(1)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
莎士比亚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
语言特点
YUYANTEDIAN
(2)以对比性语言,突出人物形象。
莎士比亚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这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言特点
YUYANTEDIAN
(3)善用内心独白,揭示人物内心。
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语言,有效突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语言特点
YUYANTEDIAN
(4)用形象化语言,尽显人物性格。
Hamlet
PART.6
拓展延伸
By William Shakespear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心里难以抉择的问题,请模仿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从积极的角度,写一段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和劝慰的话。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