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记念刘和珍君》(一)
1.了解相关文化常识,理清文章结构
2.赏析文中的重要语句
【任务1】了解PPT中出示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相关文化常识等内容。
【目标一】了解相关文化常识,理清文章结构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
识作者
知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北、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
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即是当年倒在“三一八”惨案中反动派枪下的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篇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形成。袁世凯逝世后,北洋各部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北洋政府直到1928年张学良同意加入国民政府之后才正式结束。鲁迅写该文时,为奉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失败,奉系军阀推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为名义上的执政,政府实权被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操纵。
段祺瑞执政府
段祺瑞(1865-1936):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曾经几度把持北洋军阀的中央政权,1926年4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
临时执政: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由冯玉祥、张作霖等各派军阀协商产生,职权本集总统与国务总理于一身。
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出身贫民,好学上进。就读的南昌女师校规森严,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
刘和珍
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
杂文
杂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称它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又称它为“匕首”“投枪”。杂文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晓常识
【任务2】初读课文,概括七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交代写作的缘由
二、交代写作的目的
交代文章写作缘由
(第一、二部分)
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与遇难经过
(第三、四、五部分)
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第六、七部分)
纪念刘和珍君
三、回忆和刘和珍的交往
四、追述请愿经过
五、叙述死难现场
六、总结经验教训
七、概括死难意义
【任务3】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态度很温和”,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怎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所谓“暴徒”“受人利用”的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
(1)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②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同学们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能使人想见惨案的全景,能够更深刻、形象地揭露段祺瑞反动政府屠杀学生的凶残和暴虐,唤醒麻木的“庸人”,激励“苟活者”行动起来,也更进一步激发“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的斗志。
③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通过“记念刘和珍”,作者纪念了整个惨案,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2)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
不可以。
写刘和珍遇害的情况,是为了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祺瑞执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
【目标二】赏析文中的重要语句
【情境】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鲁迅以笔为枪、以语言为刀刃,赋予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以锋利的光芒,照亮人性黑暗面的每一个角落。
【任务】圈画《记念刘和珍君》中精彩的议论和抒情语句,作批注。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滴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正的革命志士,能勇敢面对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他们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而哀痛,为能够打破这黑暗、使民族摆脱苦难而奋斗牺牲感到幸福。这是对刘和珍等“真的猛士”的崇高礼赞。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喻现实的苦难),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
(2)“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这两句话从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揭露杀人者的凶残。第一层,“我”以最坏的恶意来想象某些中国人的坏;第二层,即使如此,“我”也没想到杀人者竟如此凶残;第三层,即使料到了也不能相信他们会残杀一个和蔼、善良的女学生。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尽管在这“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微茫”的希望,也能逐渐觉悟起来,摆脱麻木;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无花的蔷薇之二》
(4)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非人间”形容当时如同地狱一般的黑暗现实。“浓黑的悲凉”突出了极度悲凉的心情。“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上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了,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它们”指反动派和那些“所谓学者文人”。“后死者”是作者的自称。
一是更深入地体会了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一定要用血来还。
(5)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以“大量的木材”比喻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斗争中流了大量的血,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以“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比喻大量流血牺牲而换来的人类历史的前进只是一小步。同时,作者沉痛地指出“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依靠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行的。鲁迅不赞成请愿,尤其不赞成徒手请愿。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样,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
“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空谈》
《记念刘和珍君》(二)
1.鉴赏人物形象
2.理解和评价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
①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②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③成为学生自治会职员;③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⑤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⑥“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⑦中弹后又被棍打而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殒身不恤。
【任务】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
【目标一】鉴赏人物形象
事迹:
形象:
(2)文中鲁迅先生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有什么用意?
与“广有羽翼的校长”以及反动政府镇压革命青年的凶残、血腥手段形成对比,不仅突出刘和珍的和蔼、善良、乐观,也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卑劣。
(3)惨象不忍提及,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三个女子遇难的过程?
详写三个女子的遇难过程,一方面展现了三个女子的沉勇友爱和无畏精神,另一方面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印证了前文说的“虐杀”。“斜穿心肺”“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中弹后的刘和珍又被在“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等细节,充分证明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屠杀。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祺瑞执政府对死难者横加种种罪名的丑陋嘴脸。
【目标二】理解和评价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
【情境】文学教育家孙绍振:《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之一,文章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
【任务1】读文章,有几次出现作者关于“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请找出并体会其蕴含的情感。
提示:“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有三次,每一次出现的位置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有变化,要联系具体语境,结合针对的对象和表达的感情作答。
①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刘和珍来说的。鲁迅所编辑的刊物因其战斗性往往被查封和扼杀,以至于“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对这样一位热切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与作者有着师生之谊的忘年知音,对这样一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不仅是因为程君的请求,更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早”该“写一点东西”来纪念她,以表悲痛之情。
②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紧接着“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出现的。“这样的世上”是指反动统治者与其走狗文人把持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这世上既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又有许多麻木的庸人;他们不但不能像猛士一样“奋然而前行”,反而做了反动统治者的帮凶来“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里的“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指控诉暴行、揭穿流言、唤醒民众的必要,是作者对本文写作目的之一的表述,也表达了作者对“似人非人”世界的强烈痛恨。
③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庸人”而言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难道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不能!这里“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是作者对本文写作目的之一的强调,表达了者对习惯于“忘却”的庸人们的不满和提醒他们不要忘记鲜血的强烈希望之情。
【任务2】小组讨论:作者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要说的话”,但却屡屡表示“无话可说”。本文八个部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言”与“不言”这一矛盾。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并体味语言矛盾中强烈的情感。
不矛盾。“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尚能保持冷静状态下的鲁迅。却又时时为心中热烈的情感的火焰所燃烧,呈现无语的状态。在无语的表述中,充斥着对反动当局凶残暴虐的控诉,对走狗文人阴险无耻的愤怒,两次谈及都使他无话可说,这样的无语正是强烈情感使然,是情到深时的无言,鲁迅太愤怒了、太痛苦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一句处于全文结尾,是作者在分析请愿的意义,提出“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后提出。真正无语了,全文止步于此。“说不出话”较“无话可说”所表达的情感则更为浓烈,强烈、丰富的情感已无法以言语的形式来表达,而只能寄以“呜呼”的长啸来倾诉。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揭露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痛斥走狗文人造谣污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行径,高度赞扬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高尚品质和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呼唤民众牢记血债,激励猛士要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