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1五上·荆州期中)关于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2.(2023五上·陵城期中)光照到物体上我们就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 )。
A.被物体吸收 B.被物体反射 C.沿直线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照到物体上我们就能看到物体,因为光被物体反射。
3.(2021五上·龙湾期末)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折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该应用的是凹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和聚集作用。
4.(2023五上·陵城期中)下列做法中,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的是( )。
A.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做建筑外墙
B.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做建筑外墙
C.使用玻璃幕墙做建筑外墙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光污染使居室内光线太强烈,照得明晃晃,人们得不到休息,尤其对老人、儿童的休息最为不利;因此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可以减少反光。
5.(2023五上·陵城期中)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的实验时,应该( )太阳观察。
A.对着 B.背着 C.对着或背着
【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背着太阳观察。彩虹的形成是阳光透过水雾的折射产生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而使不同颜色的光分离。因此只能在光线射来的另一侧看到,也就是背着太阳观察。
6.(2023五上·陵城期中)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置一会,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干,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再取出来,此时金属块的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凉的金属块时,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7.(2023五上·陵城期中)夏天开空调时,空调( ),房间能更快的凉快起来。
A.风扇叶向上开 B.风扇叶向下开 C.风扇叶放在中间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夏天开空调,最好将出风口调为向上,这 样就能让冷气流更快地覆盖整个房间,提升制冷效 果。
8.(2023五上·陵城期中)电烤箱给食物加热是( )的方式。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热量,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烤箱是利用热辐射给食物加热。
二、判断题
9.(2023五上·陵城期中)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面应该朝向同一个方向。(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面应该对着同一个方向。这种说法错误。两个镜面应该对着不同方向。
10.(2023五上·陵城期中)我国传统的皮影成实际上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我国传统的皮影成实际上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1.(2023五上·陵城期中)在探究雾的形成实验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冒“白气”的温水效果最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在探究雾的形成实验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冒热气的温水效果最佳。
12.(2023五上·陵城期中)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13.(2023五上·陵城期中)飞机在天上飞着的时候,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对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重心上,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飞机在天上飞着的时候,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这种说法错误。在地球内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14.(2023五上·崂山期末)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三、填空题
15.(2023五上·陵城期中)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 。
【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根据对光源的认识,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16.(2023五上·陵城期中)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 。
【答案】霜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的表现形式很多,它们的状态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在温度低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17.(2023五上·微山期中)热在液体中主要是以 的方式传递,在固体中是以 的方式传递。
【答案】对流;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气体和液体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热,固体中主要以传导的方式传热,而真空中则以辐射的方式传热。
18.(2023五上·崂山期末)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
【答案】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太阳的热不是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传导地球的,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热辐射。
19.(2021五上·微山期中)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 。
【答案】地球引力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
四、科学与生活
20.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形成的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发生色散而成。
21.(2023五上·陵城期中)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可画图)
【答案】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
五、探究题
22.(2023五上·陵城期中)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是模拟雨形成的实验。
(1)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的目的是 。
(2)大烧杯上面放置冰袋后,冰烧杯内壁会有 出现,冰袋的作用 。
(3)根据这一现象得知: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雪的形成和雨的形成相比需要更 的温度。
【答案】(1)让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2)小水珠;让烧杯底部的温度更低
(3)雨;低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
(1)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的外焰为烧瓶中的水加热,加热一会儿后,水受热生成大量的水蒸气。
(2)大烧杯上面放置冰袋后,冰烧杯内壁会有小水珠出现,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在模拟雨形成的实验中,在烧杯的底部放一个冰袋,冰袋的作用是让烧杯底部的温度更低,放冰袋时,要让烧杯各部位均匀受冷。
(3)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所以雪的形成和雨的形成相比需要更低的温度。
23.(2023五上·陵城期中)如图,铁环上挂四个相同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
(1)蜡环最先掉落的是 (填数字),最后掉落的是 (填数字)。
(2)通过实验发现,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热的这种传递方式我们称为 。
【答案】(1)1;3
(2)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如图1,铁环上挂四个相同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1离酒精灯最近,3离酒精灯最远,所以蜡环最先掉落的是1,最后掉落的是3。
(2)通过实验我发现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热的这种传递方式我们称为热传导。
1 / 1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1五上·荆州期中)关于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2023五上·陵城期中)光照到物体上我们就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光( )。
A.被物体吸收 B.被物体反射 C.沿直线传播
3.(2021五上·龙湾期末)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折射
4.(2023五上·陵城期中)下列做法中,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的是( )。
A.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做建筑外墙
B.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做建筑外墙
C.使用玻璃幕墙做建筑外墙
5.(2023五上·陵城期中)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的实验时,应该( )太阳观察。
A.对着 B.背着 C.对着或背着
6.(2023五上·陵城期中)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置一会,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干,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7.(2023五上·陵城期中)夏天开空调时,空调( ),房间能更快的凉快起来。
A.风扇叶向上开 B.风扇叶向下开 C.风扇叶放在中间
8.(2023五上·陵城期中)电烤箱给食物加热是( )的方式。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二、判断题
9.(2023五上·陵城期中)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面应该朝向同一个方向。( )
10.(2023五上·陵城期中)我国传统的皮影成实际上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11.(2023五上·陵城期中)在探究雾的形成实验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冒“白气”的温水效果最佳。( )
12.(2023五上·陵城期中)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
13.(2023五上·陵城期中)飞机在天上飞着的时候,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 )
14.(2023五上·崂山期末)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三、填空题
15.(2023五上·陵城期中)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 。
16.(2023五上·陵城期中)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 。
17.(2023五上·微山期中)热在液体中主要是以 的方式传递,在固体中是以 的方式传递。
18.(2023五上·崂山期末)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
19.(2021五上·微山期中)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是 。
四、科学与生活
20.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21.(2023五上·陵城期中)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可画图)
五、探究题
22.(2023五上·陵城期中)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是模拟雨形成的实验。
(1)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的目的是 。
(2)大烧杯上面放置冰袋后,冰烧杯内壁会有 出现,冰袋的作用 。
(3)根据这一现象得知: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雪的形成和雨的形成相比需要更 的温度。
23.(2023五上·陵城期中)如图,铁环上挂四个相同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
(1)蜡环最先掉落的是 (填数字),最后掉落的是 (填数字)。
(2)通过实验发现,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热的这种传递方式我们称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本身可以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是反射的太阳的光。
2.【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照到物体上我们就能看到物体,因为光被物体反射。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该应用的是凹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作用和聚集作用。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光污染使居室内光线太强烈,照得明晃晃,人们得不到休息,尤其对老人、儿童的休息最为不利;因此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可以减少反光。
5.【答案】B
【知识点】棱镜;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背着太阳观察。彩虹的形成是阳光透过水雾的折射产生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而使不同颜色的光分离。因此只能在光线射来的另一侧看到,也就是背着太阳观察。
6.【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再取出来,此时金属块的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凉的金属块时,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7.【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夏天开空调,最好将出风口调为向上,这 样就能让冷气流更快地覆盖整个房间,提升制冷效 果。
8.【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热量,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烤箱是利用热辐射给食物加热。
9.【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 在组装潜望镜时,两个镜面应该对着同一个方向。这种说法错误。两个镜面应该对着不同方向。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我国传统的皮影成实际上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雾;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在探究雾的形成实验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冒热气的温水效果最佳。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头顶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对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重心上,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飞机在天上飞着的时候,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这种说法错误。在地球内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根据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温度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分析数据。
15.【答案】光源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根据对光源的认识,有些物体自身发光,如太阳、正在发光的台灯等。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16.【答案】霜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水在自然界的表现形式很多,它们的状态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在温度低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17.【答案】对流;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气体和液体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传热,固体中主要以传导的方式传热,而真空中则以辐射的方式传热。
18.【答案】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太阳的热不是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传导地球的,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热辐射。
19.【答案】地球引力
【知识点】重力
【解析】【分析】 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
20.【答案】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形成的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发生色散而成。
21.【答案】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
22.【答案】(1)让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2)小水珠;让烧杯底部的温度更低
(3)雨;低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雨来自云。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雨。
(1)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的外焰为烧瓶中的水加热,加热一会儿后,水受热生成大量的水蒸气。
(2)大烧杯上面放置冰袋后,冰烧杯内壁会有小水珠出现,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在模拟雨形成的实验中,在烧杯的底部放一个冰袋,冰袋的作用是让烧杯底部的温度更低,放冰袋时,要让烧杯各部位均匀受冷。
(3)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所以雪的形成和雨的形成相比需要更低的温度。
23.【答案】(1)1;3
(2)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
(1)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如图1,铁环上挂四个相同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图中位置加热,1离酒精灯最近,3离酒精灯最远,所以蜡环最先掉落的是1,最后掉落的是3。
(2)通过实验我发现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热的这种传递方式我们称为热传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