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神圣
纯洁
颂歌
X
X
X
XX
请你试一试
欢
乐
颂
级进朴素的旋律,
x x x x 规整的节奏,
具有德国民族的风格。
自由
平等
博爱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
男中音独唱
男女生四重唱
混声合唱
欢 乐 颂
谢谢聆听
之
4
1--|3-11--|1--1
1--|3--|1--15--1
7-17-17--16y1
1--13--11--15---‖
欢乐领
一选自《第九交响曲》
〔德〕席勒词
1=D
〔德〕贝多芬曲
33
45543211233.22-
33
45543211232.11-
22312343123432125gT3345
n.
543211232.11-2.11-
s明米
Baid百科
欢乐领
选自《第九交响曲》
1=D是
〔德〕席
勒词
〔德〕
贝多芬曲
3
4
3
54321123
3.
22
欢乐女神
圣洁美丽,灿烂光
芒
照
大地。
334
554
3
21
2
1
3
2.
11
我们心
中
充满热情,来到你的
圣
殿里!
非2231
23431
23432
1
2
5v3
3
345
你的力量
能使人们消除一切
分
歧,在
你光辉
1
.
543
21123
211-2
11-
照耀下面
人人团结成兄弟。
成
兄弟。
(((27(((((((7(
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作曲家
54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图
■
听辨重唱、齐唱、合唱并完成下列表格。
形式
形式
项目
齐唱
合唱
项目
重唱
合唱
有两个或
有两个或两
声部
声部
两个以上
个以上的声
的声部
人数
两个或两个
每个声部有
以上的人
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人
人数
易混淆处常常人数较多
易混淆处每个声部的人数
1=D
是
3
45
54
3
2
11
23
3.
2
2
13
1
1
33
4
5
5
4
3
2
11
2
3
2.
11
13
1
15
231234312343212533
77.7.·61
345
1---
3
21
2
3
2.
1
1
2.
11-
5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欢乐颂》
教学目标:
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在唱唱听听中体验对比,感知旋律、节奏、力度要素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欢乐颂》。
聆听,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形式,及重唱时依次进入的人声。
3.用热情、庄重的情绪、和谐统一的声音表现《欢乐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教学重点:
聆听对比,感知音乐要素对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运用歌唱体验,理解交响乐《欢乐颂》片段的合唱魅力。
教学难点:
1.通过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欢乐颂》,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听辨重唱时依次进入的人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口风琴、非洲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感受颂歌,了解级进跳进的旋律进行。
找歌唱状态和正确的发声,聆听维也纳合唱团的演唱视频。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神圣、纯洁、上升等)
感受和声。
师敲鼓声X XX X X时,体验节奏与单音的二部声效。
唱音阶以及二声部
(二)不同层面体验《欢乐颂》不断叠加的多声部效果。
1.师敲鼓,学生拍腿。
听到鼓声敲起来,看着老师手势唱旋律。
问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哼唱的美妙旋律,你熟悉吗?是谁创作的?
2. 找主题音乐的特点。
级进朴素的旋律,XXXX规整统一的节奏,具有德国民族朴实、严谨、守规则的风格。
3.歌词的由来。
他就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贝多芬非常的崇拜席勒,很喜欢他的诗歌,尤其是《欢乐颂》。传说19岁时,贝多芬就起意用音乐来表现这首颂歌,因为《欢乐颂》写出了他心中的最高理想和一生的追求。
吟诵歌词
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美丽小城波恩,作为一个非凡的音乐天才,他同样生活在一个音乐世家当中,他的祖父曾是宫廷乐队的乐长,而父亲则是一名合唱队的歌手,贝多芬幼时具有很高的音乐才能,而贪酒如命的父亲为了使儿子成为像莫扎特样的神童摇钱树,从他很小的时候便采用了暴力强迫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童年的贝多芬从没感受过家庭的温馨和甜蜜。22对那年,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先后拜了交响乐之父海顿等大师学习音乐,他努力学习他们的创作技能,且不断创新。他是一位饱经生活磨难和生理摧残的音乐巨人。26岁那年,他的双耳失聪了,面对耳聋的自己,他痛不欲生,但凭着他非法的才能、坚强的意志和革命的热情,最终给人类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音乐财富,并实现了他一生的追求。
细听重唱部分。
7.完整赏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视频。
(四)结束
贝多芬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音乐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怀着对贝多芬的崇敬、歌颂之情再次高唱《欢乐颂》,用歌声来悼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