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2 19: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时
Contents
教材内容
01
学情分析
02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3
教法、学法
04
教学过程
05
板书设计
06
目录
PART.01
教 材 内 容
教材编排
《长方体的表面积》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首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知识的开始, 本课主要内容是长方体、正 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教材先通过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 6 个面展开,帮助学生认识表 面积的概念,然后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PART.02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从学生情况来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并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 年级学生, 五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形象思维为主,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 特征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PART.03
教 学 目 标
2
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展示实物, 学生动手操作、思考、合作探究等方法, 探求、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通过实物操作展示, 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或正方体各个表面, 认识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 积,并学会计算表面积。
通过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各边的边长,计算出其表面积。
PART.04
教法、学法
教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 我采 用直观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地解放学生 的大脑、双手、嘴巴和眼睛”,所以我将在教学中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问题由学生提出, 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帮学生解决。
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享汇报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和学法





PART.05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手工课上,同学们做长方体包装盒,如图。
观察这个长方体包装盒,你知道了什么?
2、探究新知
做一个这样的包装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单位:cm)
我把纸盒展开,可以先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相加。
2、探究新知






5
7
5
3
3
7
3
5
3
长方体 6 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2、探究新知
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
想一想,填一填。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
左、右两面的面积和
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表面积
7×3×2 = 42(cm2)
5×3×2 = 30(cm2)
7×5×2 = 70(cm2)
42+30+70=142(cm2)
2、探究新知
想一想,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宽×高+长×高)×2
长×宽×2+宽×高×2+长×高×2
2、探究新知
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说一说。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先计算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PART.06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宽×高+长×高)×2
长×宽×2+宽×高×2+长×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