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zhě) 猿啸(xiào) 萧萧(xiāo)
B.霜鬂(bìn) 不尽(jìn) 浊酒(zuó)
C.祠堂(cí) 作客(zuò) 艰难(nàn)
D.潦倒(liáo) 浊酒(zhuó) 杜甫(fǔ)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登高》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_______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⑵严武病逝,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_______异乡,心境凄苦异常。
⑶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_______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 作客 经过
B.问世 作客 通过
C.面世 做客 通过
D.问世 做客 经过
3.选出对《登高》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依次引出“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对仗工整,读来富有节奏感,共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了杜甫非凡的艺术功力。
B.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和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C.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悲秋”二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悲壮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的悲愁之绪。
D.颈联中的“万里”“百年”和上联中的“无边”“不尽”遥相呼应,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愁苦孤独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诗至此已给客居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融入离乡万里、人到暮年的感慨,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 ,才能写出血泪交融、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之中,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一样。柳宗元在政治上遭遇失败,生活上也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生活底层的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文学领域, 。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引发热议。在这部片子里,英国历史学家追随杜甫当年的脚步,重走杜甫走过的路,请英国戏剧家朗诵杜甫的诗作,与中外学者对话,和中国百姓交流,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寻找“杜甫”的影子。这位西方探访者将杜甫与西方最伟大的文学家并列,并发出感慨:“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远去,寻旅者却仍然可以在中国找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是啊,在中国提到杜甫,人们总是心领神会。他的律诗浑然天成,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他的笔下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慷慨豪迈,有 ① ,有
② ,有 ③ ……尽管一生颠沛流离,但他没有拘于一己之欢,他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他就像一棵扎根大地、枝繁叶茂的大树,(_________),从文学到人生再到家国。
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代代中国人从杜甫的诗心中汲取营养
B.中国人从杜甫的诗心中一代代汲取营养
C.杜甫的诗给一代代的中国人提供了营养
D.杜甫的诗一代代地给中国人提供了营养
6.仿照画框的部分,续写三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那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
5.【答案】A
6.[示例]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疾苦;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