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15: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诗观意象,“心诗”品新意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本课为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五首诗短小意丰,均体现了诗歌语言凝练、形式精致、内容丰富的特点。
《月夜》是在“五四运动”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在当时具有突破创新的意义。所以,联系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其中的意象“霜风、月光”的意蕴与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蕴有所变化。此处可引导学生回顾含该两种意象的古典诗词。
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以上诗句可见“霜”与“月”给人孤独、凄凉之感,而在新诗《月夜》中却有所不同。诗中“霜风”是“呼呼的”,“月光”是“明明的”,一动一静,一声一色,虽然是寒冷的冬夜(即“五四运动”前夕社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新青年作者写出了生命不息,明亮静好的不同意境。后面两句“大树”是“顶高的”,给人以高傲蔑视的姿态。然而并排立着的“我”,没有“靠着”大树,这暗示着诗人追求独立自由,自强自立的意志。在新诗还未被普遍认可的时代,沈尹默创作这首诗在中国新诗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萧红墓畔口占》《风雨吟》两首诗的时间相近,皆为抗日战争中后期;所处地点相近,一个在香港,一个在广东。
《风雨吟》全诗有三节,每节两句。其中“风”“雨”“海”“舟”等意象两两组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风——“卷”,雨——“奔”。两个动词可见环境恶劣。动荡之猛,气势之盛,翻天覆地,风云变幻。再结合诗人写诗的时间是1941年,处于抗日的中期。时年12月日本从深圳进攻香港,香港沦陷。不难看出这里表面写景,实则写动荡的历史时期。第二节运用两个比喻句,继第一节描绘动荡飘摇的社会形态,为第三节蓄势。“我有年轻舵手的心”,重在理解“舵手”和“年轻”。舵手,即掌舵的人,整条船上把握方向的人。作者身处风卷云涌的大海上,船上舵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敢于站出来引导人民方向的人,是要承担巨大的责任,而且将身处风口浪尖之上,随时有生命危险。作者有当舵手的心,但是,舵手是“年轻”的。卖油翁说熟能生巧,可作者是没有经验的年轻舵手。在风卷云涌、波涛骇浪的大海上,辨别不清方向,掌不稳生命之船。作者此刻是什么样的状态?此时的诗人不知人生方向而感到迷茫和担忧啊。诗人前面着重描写大环境的动荡,后面一句话表现自己的恐惧与不安。体现了诗人虽经验不足,但力图关心社会命运的积极思想。
《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口头述说的即兴诗作。一个“墓”字奠定了整首诗灰色沉重的基调。1938年戴望舒去到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他因宣传抗日而被捕入狱,且受伤生病。直到1944年作者才出狱。出狱后祖国破碎依旧,此时他的心情,可想而知。得知好友病逝,于是作者前往浅水湾悼念故友。回头来看第一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沉痛至极。六小时,足见两人的友谊的可贵。
第一句就充满着长途奔波的疲惫感,孤寂感。而第二句转为轻盈唯美的画面:“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作者来到墓前却说“头边”,仿佛萧红只是一位沉睡的美人。作者动作轻缓,小心翼翼,生怕惊醒到沉睡的萧红。最吸引眼球的还属鲜艳的“红山茶”。“山茶花”,花语是美丽、稳重。是用来赞美女性的。诗人悼念萧红,选用红山茶,表达了他对萧红的赞美之情。山茶花有白色、粉色、杂色等多种颜色。诗人选择艳丽的红色,多么强烈的颜色,它是生命的张力色。原本灰色的画面因为这一抹红色显得格外生动,充满希冀。仿佛要突破重围,奋战到底。从动作上看,我们似乎可以加一个词:“到你头边(轻轻地)放一束红山茶”。动作之轻缓,生怕扰了友人的美梦。而且,诗人不说“墓畔”而说“头边”,可见诗人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第一句话的长途跋涉之“重”,第二句在头边放一束红山茶的动作之“轻”。一重一轻,一长一短,作者的内心起伏一览无余。这是多么深重的情谊才会这般呀!
然而事实上,两人在萧红病逝前两年才在香港认识。两个文人,也可以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一见如故,经常交流文稿,时间虽短,但友情很深。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等待时的焦虑和迫切,加之长夜漫漫,此刻的戴望舒忍受着煎熬。而最后一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用第二人称,又一次将萧红“复活”,朋友就在面前,面带微笑望向远处的大海,一派悠然自得之感。所有忧虑和煎熬都被大海吞没,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艰难的人生应从容对之。整首诗,既是作者的自言自语,又是在对友倾诉烦恼忧愁。诗句简短而意味深长。
《断章》和《统一》都是哲理诗。
《断章》名为“断章”,是因为这四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据作者自云,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
诗歌意境优美,但又给人深思。诗人选取两组意象。第一组中,由“看”和“风景”构成联系: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第二组,由“装饰”建立关联: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
短短的四句诗,“看”与“被看”之间,主客流转,相互牵连,富有意趣。诗人用非常简单的意象把所要表达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如此平常的现象却容纳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诗人发现了其中辩证的色彩,巧妙地做到了诗情与哲理的高度契合。
《统一》中,作者阐述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诗人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其中第三句“繁多是个谎言”,诗人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五首短短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含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带给读者愉悦的审美和多样的思考。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结合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与哲思。
3.通过学习,学会举一反三,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打破常规意象的含义束缚,感受新诗的语言美。
2.通过学习,学会举一反三,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赏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讲授《月夜》,学生自学《萧红墓畔口占》;第二课时讲授《断章》,学生自学《统一》;《风雨吟》作为课后作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
2. 为《月夜》作一幅简笔画,且写一段绘画思路。
3. 《萧红墓畔口占》中,戴望舒与萧红之间的关系。
导入
PPT出示: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得出结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古典诗歌传统源远流长,我国号称诗的国度也绝非虚名。但这种传统在20世纪初因新文化运动和新诗的崛起而有所变化。五四运动一批新青年开创白话新诗来抒发情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被称为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首散文诗——《月夜》。
开始新课之前,老师有一个疑问:你们品读理解诗歌的方法是什么?
干货牢记:p9“阅读提示”(学生圈点勾画)
1.联系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情感。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其营造出的氛围,品读诗人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牢记这两点,我们进入正课的学习,赏读五首诗歌。
活动一:观诗作画,最佳解说员
1.如果将这首诗变成一幅画,请学生分享并解说绘画思路,师生共评。
2.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作出适当引导和评价。
出示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资料:
沈尹默,注释1(教材P7)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正是“五四运动”前夕。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预设:
意象:霜风、月光,请同学回顾包含这两种意象的古典诗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古典诗歌中,“霜风”和“月光”都是给我们冷清,萧条、孤独的感觉,但本首新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朗读,边读边体会。
(学生朗读并思考分析,教师点拨补充。)
3.请同学们课后再次完善你的绘画作品,使它更贴合作者所表达的意图。
4.温故:回顾赏读一首诗歌的方法。(板书)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赏读《萧红墓畔口占》,等下请小组代表分享。
活动二:品诗悟情,最挚沦落人
1.自学小贴士:(根据实际情况出示)
(1)解读题目。
(2)识人论世:明确历史背景及人物关系。
(3)体会情感:诗人想通过这首小诗表达什么情感呢?
2. 学生分享小组学习成果。
学生对照下面的评价标准,自评和互评,并进行修改调整。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1.联系诗人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 ☆☆☆☆☆
2.诗歌意象解析准确。 ☆☆☆☆☆ ☆☆☆☆☆
3.准确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 ☆☆☆☆☆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这节我们所学的内容。请用以下句式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的沈尹默, 的戴望舒。
此外,还有两首诗,这两首诗与今天所学的两首有所不同,但这几首诗也存在着相同点。请同学们查阅资料,预习《断章》《统一》。
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正视前方,用一句话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我看见温柔可人的语文老师……)
教师:温柔可人的语文老师正看着充满热情和朝气的同学们。你们“看着”老师,同时你们也被语文老师“看着”。奇妙吧!其实这个“奇妙”早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一位诗人卞之琳感受到。就如爱因斯坦一样,不仅仅发现了苹果掉下来了,而且他还探索出一种哲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断章》,看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奥妙。
活动一:创思,想想哲理
1. 美美的读:诗歌《断章》。
2. 读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请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3.小结:所以在课本旁批中这样写到:“看”与“被看”主客流转,富有意趣。同学们,现在你发现其中的哲理了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品读另外一首外国哲理诗《统一》,看看哪组同学更准确的把握诗人的意图。
活动二:品读,统一思想
1.小组讨论赏读《统一》。
2.小组代表分享,教师补充。
学生对照下面的评价标准,自评和互评,并进行修改调整。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1.联系诗人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 ☆☆☆☆☆
2.诗歌意象解析准确。 ☆☆☆☆☆ ☆☆☆☆☆
3.准确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 ☆☆☆☆☆
预设:(1)教材旁批:怎么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2)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统一》中哪几个句子的形式相似?诗人这样写想说明什么道理?
预设:“所有……是……”“所有……无非……”“整片……是……”不仅在诗句含义上构成对应,在句式上也较为统一,呈现出一种整齐美。
活动三:发现,寻寻共性
1.这些诗,比较于旧体诗歌,如绝句、律诗,“新”在哪些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旧体诗与这五首新诗进行比较。
提示:从韵律节奏、主题思想、意象、形式等多个方面思考。
小组内归纳,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补充。
预设:
形式新——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押韵比较自由;
语言新——以白话写诗,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还将古典诗词的意象进行陌生化处理。
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
2.小结:
PPT出示: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这既是它们的共性,同时也是区别于旧体诗的地方,这类诗称为新诗。关注新诗意象,打破旧体诗意象的禁锢,用心体会其新的意蕴。每一首诗,都有独特的味道。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赏读《风雨吟》,可查阅背景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鉴赏文章。字数不限。
(提示:可结合背景分析意象,关注教材旁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