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探究滑轮的作用
第1课时 动滑轮和定滑轮
1.识别定滑轮、动滑轮。
2.重点: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
【学习目标】
【知识导图】
【预习检查】
1.如图所示,说出滑轮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2.若想用同一个滑轮、细线等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利用滑轮把木块提起来,应该怎样设计 请你在图中画出绕线方法。
【情境导入】
生活中的滑轮
【合作探究】
一、滑轮
轮
框
轴
这种周边有槽、绕轴心转
动的圆轮叫作滑轮。
观察
两种滑轮使用方案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探究一: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F3
F1
F2
G
G
G
试比较F1、F2、F3的大小
F1 = F2 = F3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______,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_____。
力
方向
探究二:使用定滑轮时的理论分析
G
F
G
F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F
G
O
L2
L1
L1
L2
=
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F = G
结论:定滑轮可以看作一个等臂杠杆。
探究三: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探究四:使用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
G
F
G
F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有:F1=2F2,
G
F
O
G
F
L2 = R
L1 = 2R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例题分析
1.高高的旗杆顶端有个能绕着固定轴心转动的小轮子,站在地面的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国旗会徐徐上升,关于这个小轮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小轮子我们称为定滑轮
B.这种小轮子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
C.使用这种小轮子的目的是为了省距离
D.使用这种小轮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C
例题分析
2、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答案】B
课堂小结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
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
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课堂练习
1、(多选)使用最简单的滑轮组将物体提升1m,拉力需要拉动绳的自由端移动( )
A.1m B.2m
C.3m D.以上情况都可能
答案:BC
2、下图所示的机械中,一定不省力的是( )
答案:A
3、小明同学按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分别得到三组数据:F1、F2、F3。下面的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答案:D
4、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 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40 N,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移动物体,在不计滑轮重力和滑轮间摩擦的情况下,水平拉力F是( )
A.200 N B.100 N C.80 N D.20 N
答案:D
5、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1 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N,则重物G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
A.G为4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 N
B.G为9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0 N
C.G为10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
D.G为9N,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
答案: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