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024年北京市小升初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024年北京市小升初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10:4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北京市小升初模拟试题(一)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积累与运用
情境一:学校组织开展以“百年巨变话丰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写下了三段介绍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首座火车站
①127年前,清政府在①kùn jìng中,兴建了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与此同时建成了北京城的第一座火车站——丰台火车站。此后的岁月中,丰台站经厉了被②zhàn jù、被破坏的灾难。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丰台火车站才重见天日。
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
②经过四年不③jiàn duàn的建设,2022年6月全新的丰台火车站终于落成。它的站房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北京南站的1.2倍,建筑面积比故宫还要大两倍。车站可做到顶上有高铁、地面有普速、地下与地铁衔接,这在空间设计④lǐng yù可谓从来也没有过的。全新的丰台站拨地而起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
京味元素的设计
③车站设计展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建筑技术有机结合。古典审美和京味儿文化装点着整座车站。站房外观设计选取“筑台建城”的立意。方正的建筑坐落在方形台基之上,整体呈中轴对称。从空中俯瞰,丰台站像一个“中”字造型,⑤jì tuō着“盛世丰台,步步升高”的美好寓意。
1.看拼音写词语。
①( )②( )③( )④( )⑤( )
2.把前两个文段中,含有错别字的两个词改正在括号里。
( ) ( )
3.下面词语中“称”的读音与“对称”相同的一项是( )
A.称兄道弟 B.称心如意 C.称王称霸 D.俯首称臣
4.与文段中“兴建””的“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们作即兴发言,要提前打腹稿,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B.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C.通过“奋斗的历程”综合性学习,我感受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
D.唐东杰布兴办了第一个藏戏班子,使藏戏一代代传承下去。
5.文段中的画线部分可以用( )来代替。
A.见微知著 B.前所未有 C.空前绝后 D.难以置信
6.丰台火车站的设计有“盛世丰台,步步升高”的寓意。下面习俗中也含有“步步高升”寓意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在立春时有吃春饼的饮食习俗。
B.北京的四合院中经常种植海棠树,摆放金鱼缸。
C.在重阳节时要进行登山赏秋和吃重阳糕的活动。
7.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发言稿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司空见( ) B.万不得( ) C.心( )气和
D.不可思( ) E.千方百( ) F.死( )其所
丰台火车站的设计考虑到了特殊旅客的实际情况,将室内的柱体、扶梯等边角都进行了圆柔化处理,( )地保护旅客出行安全。进入站房,不仅能看到楼上跑高铁、楼下跑普速,还能通过玻璃幕墙看到飞驰的列车进出站,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真是让人感到( )。
8.根据积累把经典诗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1)在“迢迢牵牛星,( )河汉女。( )擢素手,札扎弄机杼”这四句诗中,运用了叠字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舒缓。
A.盈盈 B.纤纤 C.皎皎 D.脉脉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的双眼前过去。”这段话把时间的流逝写得形象生动。
A.凝然 B.跨过 C.挪移 D.闪过
(3)《弈秋》通过“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 这样两种不同学习态及的对比,说明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A.全神贯注 B.专心致志 C.援弓缴而射之
9.对话英雄,传承基因。
①李征明在一封给妹妹的书信末尾,自豪地展示自己的勋章:
妹妹,我已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勋章,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吧!——李征明
②邱少云在奔赴朝鲜战场时,在一封家书中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到战场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邱少云
③打扫长津湖战役的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纸条,上面的文字,令人红了眼眶:
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宋阿毛
④彭自兴曾经给母亲写了一封诀别书:
我已光荣献出了我自己青春生命,母亲,您别要为我而悲痛,应该为我这种行动而感到骄傲。——彭自兴
五年级同学收集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写的家书和字条,他们把这些句句滚烫的话语做了摘抄整理。读着这些激情澎湃的内容,回顾参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同学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提笔与英雄对话。请你也围绕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一位英雄或所有的志愿军英雄说说心里话,准备和五年级同学一起交流。字数在100字左右。
我对( )说说心里话: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①那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走了几十里路,到荒野里去抓野兔子。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还挺晴朗,没想到刚过晌午,天一下子就阴下来了。大片大片的雪,从阴霾的天空打着旋儿砸落下来,覆盖了整个大地。这是一场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荒野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赶紧躲在一棵大树的下面,等待雪停。
②过了好大一会儿,风小多了,雪还下着。我和表弟从树下走出来,赶紧回家吧。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来时走过的那条小路已经被盖在雪下面了,找不到了。周围除了雪还是雪,只看见那些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我不安地叫起来:“怎么办?怎么办?!几十里的路呀,啥时候才能走到家,更何况我们迷路了呀!”
③表弟好像并不着急,他每走到一棵树下,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了。
④我们继续往前走。又有一棵树,表弟又走到树下,爬了上去向远处张望。可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世界,怎么会告诉你回家的路在哪里呢?
⑤就这样一路走着,弟弟爬上树张望,又爬下来,好像不厌其烦。可我心里却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雪还在下着,雪片在空中凌乱地飞舞,大片大片地四处乱撞。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来的时候没觉得路这么远,怎么周围的村庄也一个都看不见了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⑥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这回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精神一振,弟弟从树上滚下来,我们一起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
⑦表弟一次次地爬上树,看清楚那个黑点的方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⑧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在的位置,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我摇着弟弟的肩膀兴奋地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我们有救了!”我们都精神了。表弟又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向远处观望。他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肯定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肯定是村庄的炊烟。果然,走了不多一会儿,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我们高兴至极,真是重见天日了。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任凭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好大的雪呀,它似乎在舞蹈,伴着一曲最欢乐的歌翩翩起舞。
⑨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顺着老乡指的方向,抄近路回到了家。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荒野之上。
⑩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我们的生命中总会遇到风雪,只要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就会像那小小的井口一样,再大的雪也封不住。
1.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内容解释词语,第⑧自然段中“重见天日”指的是
3.文中有三处画横线的语句都是描写雪大的。作者这样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4.文中的弟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理由。
5.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中的“风雪”指的是什么呢?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抗日英雄杨靖宇
①1940年2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的大森林进发。但此次行动不幸被叛徒告密,他们在离濛江不远的地方被数千名日寇包围了。
②杨靖宇挥动着两支匣子枪,左右开弓,边向敌人射击,边命令同志们向林子里撤。到了晚上会齐时,队伍只剩下七个人了。一天没吃东西了,大家围在火堆旁忍受饥饿。杨靖宇看了看仅有的一块包米干,默默地对警卫员说:“就这点干粮,捣碎熬点汤给大家喝吧!”警卫员用鬼子的半边钢盔盛水,将包米干捣碎放在里边,在火堆上熬好后,七个人一人喝了几口汤。随后,杨靖宇对大家说:“暖和过来了吧,同志们。趁天黑我们翻过这座山就好了。”但敌人层层包围着,密密匝匝如铁桶一般,转了一夜仍无法过岭。同志们饿着肚子,在冰天雪地里与数千名敌人周旋。到了第五天的中午时分,敌人采取“拉网”“篦梳”战术,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到晚上,又有四位同志负伤了。
③杨靖宇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果断地说:“情况非常危急,大家必须分开走!”同志们紧紧拥在一起说:“死,就死在一块儿;活,也活在一块儿”“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杨靖宇让四位负伤的同志往回走,到可靠的老乡家暂避养伤;自己则带着另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在这生死关头,杨靖宇毅然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杨靖宇和留下的两位同志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煎熬,与数千名日寇又奋战了三天三夜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了重伤。杨靖宇把受伤的同志隐蔽到一个树洞里,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
④23日凌晨,杨靖宇边打边走,来到了濛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的一个坐探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了。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回答
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嚎叫着蜂拥而上。杨靖宇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解剖了他的遗体,在他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
⑤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1.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小标题补充完整。
2.文章第③自然段中,杨靖宇让大家分开走,他带着两名战士继续往前走,争取能与友邻部队联系上。原因是: 。
3.读了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感受到 。
4.读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小明想到了小英雄雨来和他的事迹,你想到了谁?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三、书面表达
1.习作。
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点点滴滴,你有过感动、欣喜、盼望、惧怕、沮丧、难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要求:
(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感情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2)自拟题目。
(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 困境 占据 间断 领域 寄托 2. 经历 拔地而起 3.B 4.D 5.B 6.C
7. 惯 已 平 议 计 得 E D
8. C B C A B C
9. 志愿军英雄 致敬志愿军英雄!你们为了保卫国土,寸土不让,牺牲了自己生命,你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用热血谱写了英雄史诗,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我们伟大的人民军, 你无私奉献,你坚强不息,你忠诚善良,你尽职尽责,你就是最可爱的人。
1.本文叙述了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去荒野抓野兔却迷了路,在绝望时,终于通过一口水晶找到一个村庄,最终脱困的故事。 2.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在文中指“我们”终于看到了村庄。 3. 交代背景,衬托了“我们”当时的危急环境。
渲染气氛,表现“我们”在雪中的迷茫与无助。
暗示心理,表现“我们”找到村庄后愉悦的心情。
4.弟弟是一个坚韧勇敢、意志顽强的人。 5.指的是人生路上的坎坷。这句话说明人生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坎坷,只要心中怀有希望,就会冲出困境,找到方向。
1.叛徒告密,日寇包围    沉着战斗,壮烈牺牲 2.敌人的兵力大都集中在前面,他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可能让给了同志 3.杨靖宇的视死如归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4.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烈火焚身一动不动
1.例文:
师生情
人们往往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蜡烛,我却总觉得我们的班主任韩老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
记得那是初秋的一天早晨,天刚刚亮,我感到一阵阵的难受,头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了,只好穿衣起床,头重脚轻、无精打采地来到学校。
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老师像往常一样夹着书本平稳地走进教室,用她那慈祥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目光在我的脸上停了一会,就开始上课了。
不多时,我的胃里一阵阵翻滚,直往上涌,真想吐,脸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老师发现了我的异样,关切的问:“晓迪,你不舒服?”为了不影响同学们上课,我尽力装出没事的样子,使劲摇摇头。老师用疑惑的目光望了望我,又接着讲课。
猛然,我觉着有许多东西涌上了喉咙,我再也压抑不住了,“哇”地吐了一地。顿时,一股难闻的气味把周围的同学熏得纷纷捂住了鼻子。韩老师急忙把书放下,疾步走到我跟前,一手轻轻地为我拍着后背,一手抚摸着我的额头,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待我稍稍感到舒服些了,韩老师又到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递给我。我喝了几口开水,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韩老师关心地说:“晓迪,你到卫生室去看一看,顺便回家休息一下,落下的功课我会抽空给你补上的。”老师又担心地问:“自己能走吗?”能走。”我听完韩老师的话,透过模糊的视线,看见的是韩老师正在注视我的那双焦虑的眼睛。韩老师用自己的手绢为我擦干脸,然后让一个同学扶着我回去看病。她一直跟着我们,把我们送出门口。我走过楼道拐弯,回头望了望,只见老师双手拿着杯子,关切地望着我,我默默地望着老师,有气无力地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自己的,你回去吧,全班的同学在等着你呢。”
我病好回到学校,听同学们说,那天我走后,老师怕影响同学们学习,忍着酸臭把我吐得扫了出去,继续给同学们上课。我听了,一股暖流传遍全身:韩老师一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你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我怎能不感激你呢
从此后,白天在课堂上,我坐直身躯全神贯注听课;晚上,我灯下伏案疾笔苦拼。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珍惜老师的劳动,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献上优异的成绩,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