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南京市小升初模拟试题-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蒸蒸日上zhēng B.截然不同jié C.翻箱倒柜dào D.朝夕相处zhā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不得以 B.心平气合 C.全神惯注 D.重见天日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纤擢素手(白皙) B.孔子不能决也(做决定)
C.及日中则如盘盂(到了) D.非然也(然后)
4.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也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B.妈妈给我买了《哈利·波特》,《三国演义》,《冒险小虎队》这三本书,我很喜欢。
C.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D.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5.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B.他大学毕业之后没有找工作,整天无济于事。
C.在北京冬奥会上,年轻的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以完美表现拔得头筹,为我国摘下第六金。
D.他能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一些规律,我真佩服他。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山风景区在活动过后,组织有关部门通报并检查了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情况。
B.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使我一生受益不尽。
C.为了避免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意识。
7.根据拼音写词语。
探索太空lǐng yù( ),是航天人的梦想;dǐ yù( )敌人来犯,是军人的天职;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zé rèn( )。迎接未来挑战,我们无需pái huái( ),不必kǒng jù( ),众志成城,共谱时代华章。
8.填字成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
①全神( )注 ②见微知( ) ③斩钉( )铁 ④追悔莫( )
(1)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词语是 (填序号)。
(2)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从生活细节中 ,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填序号)
9.根据要求在答题卡上填空。
(1)诗词景致。春有百花秋有月。韩愈用“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我感受草木萌发的早春气息;杜牧则用“ ,水村山郭酒旗风。”把我们带入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可春光易逝,正如词人王观说:“若到江南赶上春, 。”
(2)文笔有情。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了。”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 , 。”
(3)言之有理。《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 ?”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
(4)敬畏崇高。我们致敬董存瑞的 ,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 ,感动于革命者戴着脚镣狱中联欢的 ,叶挺《囚歌》表现出的 。(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5)名句言情。百善孝为先: ,子欲养而亲不待;勤俭持家是美德:常将有日思无日, ;读书长精神: ,事非经过不知难。
10.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发射成功。桂海潮,这位像名星一样的航天英雄,吸人眼球。他来自大山,从小非常特别勤奋刻苦,并在心里埋下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作为科学家和航天员,他的壮举飞天不仅给了无数追梦者一份奋勇拼搏的榜样力量,所以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上面这段话中的错误,可以这样修改:
①将“ ”字改为“ ”字;
②删去“ ”一词;
③将“ ”调至“ ”后面;
④将“ ”改为“ ”;
⑤将“ ”换成“ ”。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①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A】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B】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卸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扛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C】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他们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⑥高原之上有高峰 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 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 艰难踏上新征程 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 只要肯努力 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有删改)
1.给短文第⑥自然段空白处填上标点符号。
2.仔细阅读文章,完成填空。
①本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是从 、 、 这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的。
②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3.短文第③自然段中引用了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这里有一个事例,请仔细阅读并思考:将它填入文中【A】【B】【C】哪一处最合适?( )(填序号)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
阅读。
母亲的微信步数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岔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 )要做农活,( )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 )身体棒棒的,( )能支撑起这个家。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大姨、二姨和亲戚朋友们点赞。
③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城里立了足,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的了。我们轮番劝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菜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④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微信运动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⑤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微信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⑥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当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天哪!到底怎么了?一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昨天我就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⑦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微信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我们和甲方会面时,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⑧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推开门,看到的一幕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⑨我的眼泪忍不住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⑩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五味杂陈,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第②自然段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嗔怪: 。
五味杂陈: 。
3.阅读第⑤—⑩自然段,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母亲: 微信步数很少 笑着说没事 靠床晃手机
“我”:踏实→__________→ 松了一口气→____________五味杂陈
4.品读文章第⑧自然段划线句子,这句话主要通过对母亲的 和 描写刻画了她的形象,从中你体会出
5.“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五味杂陈”,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请在横线处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6.短文以“母亲的微信步数”为题精妙在哪?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书面表达
1.习作与表达。
好的故事是可以触动心灵、开启智慧的,好的故事还可以传递温暖与力量,足以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毕业在即,回首你的生命成长历程,一定有些“关键事件”,它们构成了你成长中不可复制的故事。请你以《那件事,让我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②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B
6.D
7. 领域 抵御
责任 徘徊 恐惧
8. 贯 著
截 及 ③ ②
9. 天街小雨润如酥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万和春住 轻烟 薄雾 蒸融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大如车盖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沧沧凉凉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舍生忘死 勇往直前 顽强乐观 视死如归 树欲静而风不止 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
10. 名 明 非常/特别 壮举
飞天 所以 而且 《》 “”
1.,,,。,,。 2.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赞同,勇于尝试才叫生活。 3.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证据增强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4.A
1.既 又 只有 才 2. 怪罪人家,对别人的言语或行为不满。在文中指母亲看到“我们”轮流回家看她,饱含心疼地责怪“我们”浪费钱和时间 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体会不出是哪种味道。在文中指“我”的心情不是滋味,不好3.微信步数居高不下 意外摔伤 心神不宁 心急如焚 4. 动作 语言 母亲为了不让“我”担心,一边养腿伤,一边晃手机增加微信运动步数。爱孩子,所以不想让孩子为她牵挂。 5.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 6.短文以母亲的“微信步数”为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线索,从”微信步数“中既可以看出一份浓浓的母爱(怕孩子担心,不敢打扰孩子的工作与生活,腿断了还继续晃手机来凑步数),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切的爱与关心。
1.例文:
那件事,让我长大了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很多的记忆早已随着日子的消逝而褪色。但有一件事,总是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
那是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我和爸爸妈妈在农路夜市吃饭,就在晚饭接近尾声的时候,一辆小推车停在了我们的饭点旁。借着昏暗的路灯,我看见推车老人被一件棉衣包裹着,但下身的裤子和一双露出脚趾头的布鞋,明显不足以挡得住这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寒风,手推车上有一个无神的少年,他眼神极为黯淡。弱智是我对他的第一眼评价,多可怜的人啊!就在我愣神间,老者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颤巍巍地说道:“行行好吧!给孩子一点吃的吧!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爸爸不但没有一点厌烦和瞧不起,而自还把那并没有动过筷子的蛋炒饭打包好给了老者,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甜蜜的笑容,之后感谢地说道:“真是好人,你们一定会有好报的!”说完,他转身走到推车前,艰难地弯下了挺直了许久的身子,拿起他们用了很久的脏兮兮的筷子一口一口地喂着那位早已神志不清的少年,少年吃着吃着,他停住了,转向老者说:“爸爸,你吃,你吃。”少年的语言虽含糊不清,但足以传递了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看到比情果,我的眼睛顿时温润了,内心蕴含了许久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向爸爸讨了50元钱,走到老者面前交给了他:“爷爷买双鞋子过冬吧!”老者感激地说:“谢谢你,孩子!”说着,他推着少年离开了……
看着老者离去的身影,我再次哭出了声,眼泪如掉线的珠子般流落下来。我想起了自己辛苦赚钱的爸爸,以前我经常和他架,每次都要离家出走,看到这一副令人感动的场景,我突然间觉得自己长大了,我应该爱爸爸……
那件事,让我长大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