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学案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学案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3 08:05:52

文档简介

第01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点梳理】
考点一: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考点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考点三: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考点四: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点五:集合的应用 考点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点七:全程量词和存在量词 考点八:集合和逻辑用语的综合
【知识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用符号∈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 非负整数集 (或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或N+) Z Q R
2.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x 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3)相等:若A B,且B A,则A=B.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若一个集合有n(n∈N)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非空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表示 运算 文字语言 集合语言 图形语言 记法
并集 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x|x∈A,或x∈B} A∪B
交集 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x|x∈A,且x∈B} A∩B
补集 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 {x|x∈U,且x A} UA
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且q p
p是q的充要条件 p 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6.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
名称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命题
结构 将含有变量x的语句用p(x),q(x),r(x),…表示,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M表示
对M中任意一个x,p(x)成立 存在M中的元素x,p(x)成立
简记 x∈M,p(x) x∈M,p(x)
否定 x∈M,p(x) x∈M,p(x)
【题型归纳】
题型一: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1.(2023上·西藏林芝·高一校考期中)给出下列6个关系:①,②,③,④,⑤,⑥.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4 B.2 C.3 D.5
【答案】C
【分析】根据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合与各自的范围判断各命题,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为无理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所以,所以①正确;
为无理数,不属于整数,所以,所以②错误;
0不是正整数,所以,所以③正确;
是正整数,属于自然数,所以,所以④错误;
是无理数,所以,所以⑤正确;
是正数,所以,所以⑥错误;
综上,共由3个正确命题,
故选:C.
2.(2024上·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与表示同一个集合
B.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或
C.方程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
D.集合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答案】B
【分析】根据集合的相关概念以及表示方法,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判断选择.
【详解】对于A,1不能表示一个集合,故错误;
对于B,因为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故正确;
对于C,因为集合的元素具有互异性,而中有相同的元素,故错误;
对于D,因为集合中有无数个元素,无法用列举法表示,故错误.
故选:B.
3.(2024上·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四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集合元素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选项A:两个集合中元素对应的坐标不同,A错误;
选项B: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两个集合是同一集合,B正确;
选项C:两个集合研究的对象不同,一个是点集,一个是数集,C错误;
选项D:是以0为元素的集合,是数字0,D错误.
故选:B
题型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4.(2023上·广东惠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若集合,集合,且,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集合相等的概念以及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根据题意,故,
所以,
则,即,
当时,与集合的互异性矛盾,故舍去;
当,时,,符合题意,
所以.
故选:B.
5.(2022上·四川宜宾·高一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校考期中)已知,若集合,则的值为( )
A. B.1 C. D.2
【答案】B
【分析】根据两集合相等,对应元素相等,然后列出方程求出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有,解得或
当时,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故选:B.
6.(2021上·江苏常州·高一常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或 D.或
【答案】B
【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及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即可求出的值.
【详解】,且,或
⑴、当即或,
①、当时,,,此时,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
②、当时,,,此时,符合题意;
⑵、当即时,此时,不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
综上所述:实数的值为1.
故选:B
题型三: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7.(2023上·四川泸州·高一校考期中)如图,已知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
A.3 B.4 C.7 D.8
【答案】D
【分析】先求出集合B,然后确定图中阴影部分指的集合,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所以,
图中阴影部分指的是在集合A中,不在集合B中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又,所以图中阴影部分指的集合是,有三个元素,
所以它有个子集,
故选:D.
8.(2023上·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分别确定集合,即可求出参数的集合.
【详解】因为,且,
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又,所以或,解得或,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故选:D
9.(2023上·山西太原·高一山西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分、讨论可得答案.
【详解】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又,
所以,或,解得,或,
所以实数组成的集合为.
故选:D.
题型四:集合的基本运算
10.(2024上·广东珠海·高一珠海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集合的交并补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知,
故选:A.
11.(2023上·山东青岛·高一青岛二中校考期中)设集合,,全集,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再根据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由已知的:,则,
因为,且,
如图:
则,即,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12.(2021·全国·高一期中)已知集合,设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分析】当时,,此时符合题意;当时,,求出再与集合进行交集运算,根运算的结果列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当时,,解得:,此时,
,符合题意;
当时,,解得,
因为集合,,
所以或,
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时,,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题型五:集合的应用
13.(2023上·内蒙古·高一校联考期中)某校春季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20名同学参赛,该学校秋季又举办了一次趣味运动会,这个班有25名同学参赛.已知该班级这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有12人.则这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参赛的同学有 人.
【答案】
【分析】直接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的定义得到答案.
【详解】这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参赛的同学有人.
故答案为:.
14.(2023上·山西朔州·高一校考期中)深圳科学高中先后举办了多个学科的课余活动.已知高一(1)班有50名同学,其中30名同学参加了数学活动,26名同学参加了物理活动,16名同学同时参加了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活动,则这个班既没有参加数学活动,也没有参加物理活动的同学人数是 .
【答案】10
【分析】先分别求出只参加数学活动和只参加物理活动的人数,然后画出韦恩图,利用韦恩图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只参加数学活动的学生数为人,
只参加物理活动的学生数为,如图所示的韦恩图,
则由图可知既没有参加数学活动,也没有参加物理活动的同学人数为
人,
故答案为:10
15.(2023上·山西朔州·高一校考期中)某社团有100名社员,他们至少参加了A,B,C三项活动中的一项.得知参加A活动的有51人,参加B活动的有60人,参加C活动的有50人,数据如图,则图中 ; ; .

【答案】 9 8 10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则,解得,
故答案为:9,8,10
题型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6.(2024上·四川雅安·高一校考期末)设甲:,乙:,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答案】A
【分析】由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当时,,
当时,有、,可使,但不符合甲,
故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故选:A.
17.(2024上·辽宁辽阳·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函数,则“”是“的最小值大于5”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分析】由基本不等式求的最小值,再由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结果.
【详解】因为,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
若,则,即的最小值大于5,反之亦成立.
则“”是“的最小值大于5”的充要条件.
故选:A
18.(2024上·辽宁葫芦岛·高一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期末)是函数且在是减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令,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判断在上单调递减,若要满足且在单调递减,则单调递增,进而得到不等式组,求出的范围,利用逻辑推理判断选项.
【详解】令,,
则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若要满足且在单调递减,
则单调递增,
则,解得,
故,
则是函数且在单调递减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题型七:全程量词和存在量词
19.(2024上·云南昆明·高一统考期末)设命题p:,则的否定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方法求得结果.
【详解】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方法:修改量词,否定结论,
故的否定为:,
故选:C.
20.(2024上·吉林·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命题, 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分析得,,分和讨论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
即,,
当时,恒成立,
当时,则有,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21.(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校考期中)已知命题p为“,”.若p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将问题转化为命题“,”为真命题,令,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详解】解:因为命题p“,”为假命题,
所以命题“,”为真命题,
令,其对称轴为,
当,即时,,解得,此时;
当,即时,,解得,此时无解;
当,即时,,即,此时,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题型八:集合和逻辑用语的综合
22.(2024上·上海·高一校考期末)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解不等式可得集合,由交集结果可求得的取值范围为;
(2)根据必要非充分条件可知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解不等式可得的取值范围为;
【详解】(1)解不等式可得,显然
若,可得或,
解得或,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可得集合是集合的真子集;
可得,解得,
因为不等式两端等号不会同时成立,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3.(2024上·辽宁葫芦岛·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集合,集合,集合,且.
(1)求实数a的值组成的集合;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先求出集合,然后根据得到,由此分析集合并求解出的值,则结果可知;
(2)先求解出,然后将问题转化为“是C的真子集”,由此列出关于的不等式,则结果可求.
【详解】(1)因为,
由,知,则或或,
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所以的取值集合为.
(2)由题意得,,故,
又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是的真子集,于是,
解得:,经检验符合条件,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4.(2024上·四川绵阳·高一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期末)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或
【分析】(1)解不等式得出A,代入得出B,进而根据并集的运算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已知可推得 A,分以及,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可得,或,
所以,或.
当时,,
所以或.
(2)由“”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 .
又或,.
当,有,即,显然满足;
当时,有,即.
要使 A,
则有或,
解得或.
综上所述,或.
【强化精练】
一:单选题
25.(2024上·云南昆明·高一昆明一中校考期末)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结合集合交集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集合,
又因为,可得.
故选:B.
26.(2024上·四川雅安·高一校考期末)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所以命题“”的否定为,.
故选:B
27.(2024上·云南昆明·高一昆明一中校考期末)已知:,:方程有实数根,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方程有实数根,则满足,解得,
所以是方程有实数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即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28.(2024上·河北张家口·高一统考期末)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在上单调递增时a的范围,结合选项找出该范围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得答案.
【详解】在上单调递增等价于函数满足:
①在上单调递增,②,
即,解得,
结合选项可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D.
29.(2023上·全国·高一期末)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集合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式求解,注意集合B中元素的互异性.
【详解】由题意得,所以由,得,解得且,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30.(2024上·上海·高一上海市行知中学校考期末)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由不等式,可得,即,所以A符合题意;
由,可得或,所以选项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选项C和D都为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选:A.
31.(2024上·河南·高一南阳中学校联考期末)“”是“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分析】先根据不等式恒成立得出.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时,对任意的恒成立;
当时,要使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
则应有,解得.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显然“”包含的范围包含于“”包含的范围,
所以,“”是“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32.(2024上·上海青浦·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非空集合且,设,,则对于的关系,下列问题正确的是( )
A. B. C. D.的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C
【分析】由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从两个方面推理论证即可求解.
【详解】,有,从而有,进一步,即,所以,
,有,从而有,进一步有,即,所以,
综上所述,有.
故选:C.
33.(2023上·四川达州·高一校考期中)若“,”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先求得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然后根据真假性以及对进行分类讨论来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依题意,“,”是假命题,
所以“”是真命题,
当时,不等式化为恒成立;
当时,化为,
当时,取得最大值为,
所以.
当时,化为,
当时,取得最小值为,
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A
【点睛】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要点有两点,一个是之间的转换,另一个是否定结论,而不是否定条件.求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分离参数法来进行求解.
34.(2024上·上海·高一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期末)已知函数,为高斯函数,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例如,.记,,则集合,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集合,然后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从而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综上:,所以,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高斯函数对分情况讨论具体的取值求出集合,从而求解.
二、多选题
35.(2024上·甘肃·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若集合是全集的两个子集,且,则
C.命题“”的否定是“”
D.命题“”的否定是“”
【答案】AC
【分析】根据集合间的关系可判断选项A,B;根据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形式可判断选项C,D.
【详解】对于选项A:因为,所以,故A正确;
对于选项B:B错误,可举特例说明,如,
则,
所以,故B错误;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AC.
36.(2024上·云南昭通·高一校考期末)设全集为R,在下列条件中,满足的充要条件的有( )
A. B.
C. D.
【答案】CD
【分析】根据集合的运算性质及集合间的关系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时,,不满足题意,故A错误;
若,显然只有时成立,不满足题意,故B错误;
若,则,同时若时,,满足题意,故C正确;
当时,则,同时,则满足题意,故D正确,
故选:CD.
37.(2023上·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已知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下列是命题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CD
【分析】求出命题为真时的范围,再根据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由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可得或,即,
由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定义知只有C,D选项符合.
故选:CD.
38.(2023上·山东济宁·高一统考期中)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所有平行四边形都是菱形”是全称量词命题
B.已知集合,均为实数集的子集,且,则
C.,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D.“”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ACD
【分析】根据全称量词命题定义可判断A;作出韦恩图结合集合的运算可判断B;根据命题为真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判断C;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可判断D.
【详解】对于A,因为命题中含有量词“所有”,故该命题为全称量词命题,故符合题意;
对于B,如图设全集,集合,集合如图所示,根据运算得,故B不符合题意;

对于C,,有成立,则,
解得,故C符合题意;
对于D,满足的数一定满足,所以充分性满足,
而满足的数不一定满足,所以必要性不满足,
即“”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三、解答题
39.(2024上·河北张家口·高一统考期末)设不等式的解集为,
(1)求集合A;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指数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2)分和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1),即,
,解得,即,
所以.
(2)因为,
①当时,即,解得,满足题意;
②当时,需满足,解得 .
综上,满足的m的取值范围为.
40.(2024上·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末)已知集合,,集合为函数的定义域,全集为实数集R.
(1)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分析】(1)解不等式,得到,利用并集和补集的概念进行求解;
(2)根据交集结果得到包含关系,由定义域得到,分三种情况,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并根据包含关系得到不等式,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解得,故,
,故,解得,故,
所以,
或;
(2),故,
令,
当,即时,的解集为,满足;
当,即时,不等式解集为,
要想,则,解得,
结合,可得;
当,即时,不等式解集为,
要想,则,解得,
结合,可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1.(2024上·吉林·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或,
(2)
【分析】(1)解出指数不等式,再利用补集和交集含义即可;、
(2)由题意得到 ,再分和讨论即可.
【详解】(1)由题意得,
当时,集合,
或,
.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
①时,,解得,符合题意,
②时,满足或,解得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42.(2024上·辽宁大连·高一大连二十四中校考期末)已知,全集,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B.
(1)当时,求;
(2)若是成立的必要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指、对数函数求集合A,B,结合集合间的运算求解;
(2)由题意可得:可知,结合子集关系列式求解.
【详解】(1)由得,则,
解得,即;
由得,解得,即;
当时,则,
可得,所以.
(2)由是成立的必要条件,可知,
则,解得,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43.(2023上·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设不等式的解集为集合.
(1)求集合;
(2)设全集为R,集合,若是成立的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由题意得和是方程的两根,代入求得,化简所求不等式,求解即可;
(2)将是成立的必要条件转化为子集关系,结合子集的定义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1)因为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和是方程的两根,
所以,解得,
所以不等式为不等式,
解得,即集合.
(2)因为是成立的必要条件,所以.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4.(2023上·浙江·高一校联考期中)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分式不等式解法化简集合A,代入得集合B,根据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2)根据必要不充分条件得真子集关系,分类讨论,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1),
时,,
所以;
(2)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是的真子集,
①当时,,解得,成立;
②当,即时,,解得.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45.(2023上·福建福州·高一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设,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分别解不等式求出集合A,B,然后由并集运算可得;
(2)根据集合包含关系,对m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1),解得,
当时,得,
所以.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A B,
解方程得或,
当时,,不满足题意;
当,即时,,
因为A B,所以,解得;
当,即时,,显然不满足题意.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第01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点梳理】
考点一: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考点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考点三: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考点四: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点五:集合的应用 考点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点七:全程量词和存在量词 考点八:集合和逻辑用语的综合
【知识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用符号∈或 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 非负整数集 (或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或N+) Z Q R
2.集合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B,但存在元素x∈B,且x A,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3)相等:若A B,且B A,则A=B.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若一个集合有n(n∈N)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非空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表示 运算 文字语言 集合语言 图形语言 记法
并集 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x|x∈A,或x∈B} A∪B
交集 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x|x∈A,且x∈B} A∩B
补集 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 {x|x∈U,且x A} UA
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且q p
p是q的充要条件 p 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6.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
名称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命题
结构 将含有变量x的语句用p(x),q(x),r(x),…表示,变量x的取值范围用M表示
对M中任意一个x,p(x)成立 存在M中的元素x,p(x)成立
简记 x∈M,p(x) x∈M,p(x)
否定 x∈M,p(x) x∈M,p(x)
【题型归纳】
题型一: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1.(2023上·西藏林芝·高一校考期中)给出下列6个关系:①,②,③,④,⑤,⑥.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4 B.2 C.3 D.5
2.(2024上·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与表示同一个集合
B.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或
C.方程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
D.集合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3.(2024上·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列四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为( )
A., B.,
C., D.,
题型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4.(2023上·广东惠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若集合,集合,且,则( )
A. B. C. D.
5.(2022上·四川宜宾·高一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校考期中)已知,若集合,则的值为( )
A. B.1 C. D.2
6.(2021上·江苏常州·高一常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或 D.或
题型三: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7.(2023上·四川泸州·高一校考期中)如图,已知全集,集合,,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
A.3 B.4 C.7 D.8
8.(2023上·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集合为( )
A. B. C. D.
9.(2023上·山西太原·高一山西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组成的集合为( )
A. B.
C. D.
题型四:集合的基本运算
10.(2024上·广东珠海·高一珠海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11.(2023上·山东青岛·高一青岛二中校考期中)设集合,,全集,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12.(2021·全国·高一期中)已知集合,设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五:集合的应用
13.(2023上·内蒙古·高一校联考期中)某校春季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20名同学参赛,该学校秋季又举办了一次趣味运动会,这个班有25名同学参赛.已知该班级这两次运动会都参赛的有12人.则这两次运动会中,这个班参赛的同学有 人.
14.(2023上·山西朔州·高一校考期中)深圳科学高中先后举办了多个学科的课余活动.已知高一(1)班有50名同学,其中30名同学参加了数学活动,26名同学参加了物理活动,16名同学同时参加了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活动,则这个班既没有参加数学活动,也没有参加物理活动的同学人数是 .
15.(2023上·山西朔州·高一校考期中)某社团有100名社员,他们至少参加了A,B,C三项活动中的一项.得知参加A活动的有51人,参加B活动的有60人,参加C活动的有50人,数据如图,则图中 ; ; .

题型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6.(2024上·四川雅安·高一校考期末)设甲:,乙:,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17.(2024上·辽宁辽阳·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函数,则“”是“的最小值大于5”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8.(2024上·辽宁葫芦岛·高一葫芦岛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期末)是函数且在是减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题型七:全程量词和存在量词
19.(2024上·云南昆明·高一统考期末)设命题p:,则的否定为( )
A. B.
C. D.
20.(2024上·吉林·高一统考期末)已知命题, 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1.(2023上·广东深圳·高一校考期中)已知命题p为“,”.若p为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题型八:集合和逻辑用语的综合
22.(2024上·上海·高一校考期末)已知集合.
(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3.(2024上·辽宁葫芦岛·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集合,集合,集合,且.
(1)求实数a的值组成的集合;
(2)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4.(2024上·四川绵阳·高一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期末)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强化精练】
一:单选题
25.(2024上·云南昆明·高一昆明一中校考期末)设集合,,则( )
A. B. C. D.
26.(2024上·四川雅安·高一校考期末)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27.(2024上·云南昆明·高一昆明一中校考期末)已知:,:方程有实数根,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8.(2024上·河北张家口·高一统考期末)函数在上单调递增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B. C. D.
29.(2023上·全国·高一期末)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0.(2024上·上海·高一上海市行知中学校考期末)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A. B.
C., D.,
31.(2024上·河南·高一南阳中学校联考期末)“”是“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2.(2024上·上海青浦·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非空集合且,设,,则对于的关系,下列问题正确的是( )
A. B. C. D.的关系无法确定
33.(2023上·四川达州·高一校考期中)若“,”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4.(2024上·上海·高一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期末)已知函数,为高斯函数,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例如,.记,,则集合,的关系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35.(2024上·甘肃·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若集合是全集的两个子集,且,则
C.命题“”的否定是“”
D.命题“”的否定是“”
36.(2024上·云南昭通·高一校考期末)设全集为R,在下列条件中,满足的充要条件的有( )
A. B.
C. D.
37.(2023上·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已知命题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下列是命题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38.(2023上·山东济宁·高一统考期中)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所有平行四边形都是菱形”是全称量词命题
B.已知集合,均为实数集的子集,且,则
C.,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D.“”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三、解答题
39.(2024上·河北张家口·高一统考期末)设不等式的解集为,
(1)求集合A;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0.(2024上·陕西西安·高一长安一中校考期末)已知集合,,集合为函数的定义域,全集为实数集R.
(1)求,;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1.(2024上·吉林·高一统考期末)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2.(2024上·辽宁大连·高一大连二十四中校考期末)已知,全集,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B.
(1)当时,求;
(2)若是成立的必要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
43.(2023上·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设不等式的解集为集合.
(1)求集合;
(2)设全集为R,集合,若是成立的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4.(2023上·浙江·高一校联考期中)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5.(2023上·福建福州·高一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设,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