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灯笼》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大致思路。 2.通读全文,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的情感 变化。 3.通过重点语段的品析,体会作者对家国天下所寄寓的情感。 4.学习作者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写作方法。 5.理解“灯笼 ”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灯笼文化、作者吴伯箫、散文等文体知识。 2. 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领悟作者在叙事过 程中蕴含的情感变化。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文学常识积累。 1. 灯笼文化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它象征着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灯笼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象征着阖家 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每逢重大节日、 良辰 喜庆之时,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 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2.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 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 家和 家。作者出生并成长于山 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 ”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
活动;1925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930 年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 《灯笼》是其中之一;1938 年 4 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 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 200 多 篇。代表作品:《 》《 》《 》《菜园小记》《 》《 》《我 还没见过长城》《 》《吴伯箫散文选》等。 3.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在中国古代 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在中国现 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散文的特 点是“ ” ,"形散" 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 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4. 背景本文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 ”事件的炮火击破了无 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 ”政策,这让吴伯 箫十分愤懑。这一时期,他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旋律。对中国人民奋起斗争抱着迫切 的期待。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1. 标注段落(共 12 段)。 2. 圈画重要字词,查字典,标注读音,将难写的字词写 3 遍。 神龛( ) 争讼( ) 斡( )旋 怅惘( ) 点缀( ) 羡慕( ) 幽 悄( ) 星阑( ) 燎( )原 铿() 然 熙( )熙然 马前卒( )霍 骠( )姚 【学习任务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标出段落序号,理出文章的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学习任务四】美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写道: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请同学们 找一找,“我 ”和灯笼都结了哪些缘呢?重点研读文章第二部分,圈画和灯笼有关的关键词
语,尝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示例:第 3 段:没月亮的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2. 文中作者围绕灯笼写了诸多事件,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段落,并以 “ 的灯笼 着 。 ”的句式表达。 示例:第 3 段:接祖父的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学习任务五】品读课文,分析写作特色。 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品读课文,继续探究本文的其他写作特 色。 示例:1.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 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示例:第 3 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 “那种照照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 思慕着的。 ”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 ”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 ”“吹角连营 ”“将军在挑灯看剑 ”以 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暂言: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 笼下的马前卒。 ”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 2.语言清新典雅、含蓄蕴藉。 语言简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如“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 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囔囔的观众,花生 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等,都包含了许多三四字的短句。 【学习任务六】精读课文, 问题探究。 1. 文中作者围绕灯笼写了诸多事件,“灯笼 ”在课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示例:一是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都与“灯笼 ”相关联;二是寄托作者对故 乡和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2. 文章第 11 段谈历史,抒壮志“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为什么第 12 段又说“唉, 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 重点研读文章第 11、12 段,结合背景链接,尝试理解这两句似乎矛盾的话语背后蕴含的情感。 示例: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希望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抵御日寇,保家卫国, 抒发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由小到大,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吴伯箫散文选集》 2.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记一辆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