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观察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及辐射作用,理解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4.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的发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说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理解区域发展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第 19 届亚运会的召开在即,使我国的杭州进入世界的视野,杭州亚运会吉祥 物组合名为“江南忆 ”,取自白居易的诗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人们常用“上 有天堂,下有苏杭 ”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江南 忆 ”的脚步,一起来认识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一起跟随“江南忆 ”的脚步,来认识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 范围。 一、认识位置和范围 位置: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 多。 (2)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联系广大内陆地区。 (3)依托南北海上航运 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二、 自然特征
我们跟随“江南忆 ”的脚步来到了舟山群岛,正好赶上了东海开渔,长江三 角洲地区因为盛产稻米、淡水鱼也发达,又被称为“鱼米之乡 ”,跟当地的自然环 境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地形条件: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河湖条件: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也称为“长 三角 ”,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可见河流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探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河流为长江 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 的发展。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利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工业用水,有利于 工业的发展。河流沿岸自然风光优美,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弊:①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形成洪涝灾害;②河流污染后影响沿岸 生产生活。③河流穿城而过,影响城市交通。 【拓展】1.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结合视频和图文材料,认识岷江 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利:①形成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②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弊:水量不稳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供发展农业的灌溉 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最大的城市群】 在游览期间,“江南忆 ”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相比较其他地区要密 集很多。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 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有一个重要的城市——上海,它承担着很多城市职 能,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区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的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借助发达的高速 公路和高速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 城市一样,即所谓的“ 同城效应 ”。 我们来看一下张予墨一家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的一 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张予墨的父母的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座城市。 利:①收入较高;②更多的发展机会;③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 弊:①增加了交通费用,②浪费了时间。 这种生活方式依据的条件是什么呢? ①发达的交通运输;②区域经济的发展;③人们生活选择日趋多样化。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游玩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江三角洲除了有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外, 还有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城市和景点,那么我们现在一起去感受一下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