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16:42: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初识雁群,了解大雁习性。 2.聆听雁语,学习抒情笔法。 3.寄雁传情,感受作者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学习抒情笔法。 2.探究主旨,感受作者情怀。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学习抒情笔法。
教学过程
愿所有美好与“雁 ”同归——《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课堂情境任务:拍摄《与“雁 ”同归》纪录片】 【课前准备】导学案 【助读材料】《沙乡年鉴》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屏幕显示)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开幕式上,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成为 世界级“ 网红 ”。象群北上南归,一路游走。人象和谐的画面,更是温暖了全世 界。以此为主题的短片《“象 ”往云南》,记录下了这一路的点点滴滴,象群仿佛 完成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行为艺术,引发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今天,我们的科学兴趣小组也接到了这样一个任务,就是根据利奥波德的《大 雁归来》这篇课文,来制作拍摄《与“雁 ”同归》纪录片,更直观立体地感受自 然科学的魅力。
二、情境活动 任务一 初识雁群——观雁识“野性 ” 活动任务一: (屏幕显示) 作者利奥波德在文章的结尾说,大雁归来为我们带来“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 野性的诗歌 ”。现在让我们走进雁群,你想用镜头记录下大雁的哪些“野性 ”? 并观察作者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晰的介绍这些“野性 ”的。 方法提示: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如归来的时间,归来的行为,归来的特点 等。 【预设】 (屏幕显示) 1.观雁识“野性 ”: (1)大雁归来的时间:3 月,报春。 (2)11 月份南飞的大雁的特点: 目空一切,一声不响。 (3)大雁飞行的路线:笔直。 (4)3 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 喧嚣。 (5)大雁特喜欢的食物:玉米粒。 (6)孤雁的鸣叫:频繁,忧郁。 (7)雁队的数字:六只或六的倍数。 (8)四月的夜间: 集会鸣叫。 (9)集会减少的时间:5 月。 (10)大雁具有的观念:联合观念。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评价:同学们像作者一样观察细致,我们在拍摄《与“雁 ”同归》纪录片时,也可以按 照时间顺序来向观众呈现大雁的生活习性,这样既科学,又条理。 【小结】 本文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作者对雁群的生活习性观察细致入微,说明 条理清晰。 任务二 聆听雁语——寻野赏“诗歌 ” 活动任务一: (屏幕显示) 迁徙中的大雁,是带着野性的飞翔,也是诗意的回归。接下来我们就捕捉这 些精彩镜头,给纪录片加入带有野性的“诗歌 ”。 方法提示:品读课文,圈画文中描写大雁特别有“情味 ”的语言,析一析,
品一品,读一读。小组交流展示。 【预设】 预设展览语句一: (屏幕显示) (4 段)“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 ……向着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 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着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6 段)“……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 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那接 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 分析语句: ①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词精妙。大雁归来在作者看来像一首抒情诗。 它们在向久别的朋友“低语 ”,向水洼和池塘“ 问好 ”,向大自然喧嚷着发出“邀请 ”。听它 们“有趣的辩论 ”“响亮的争论“ ,作者仿佛融入了雁群,更是听懂了雁语。没有了黑洞洞 的枪口,让大雁们感到世界是如此美好,这份轻松与欢快,即是大雁的心情,也是作者看到 大雁归来的心情。 ②形象:大雁时而“低语 ”,时而“响亮 ”的叫声;和那“如凋零的枫叶般摇晃着从空 中落下 ”的优雅姿态。细致的观察配合生动的描写,让读者闭上眼仿佛能听到大雁归来的歌 声,睁开眼能看到大雁归来的画面。写出了大雁的聪明、可爱、热情。更让我们感受到大雁 那充满野性、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性格。语言生动,情趣盎然。 ③情感:读出作者对大雁的那份欣赏、喜爱之情。可以诗歌的形式,注意表情微笑,语 气柔和,语调轻松欢快。 【小结】 文中多处写到大雁的叫声,大雁无疑是优秀的歌唱家,能奏出最和谐的大合唱,散发出 诱人的魅力,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调、火一般的情怀在记录着大雁的“歌声 ”。 预设展览语句二: (1 段)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 3 月暖流的雾 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分析语句:“冲破 ”一词用得好,写出了速度、力度与“ 回归 ”的勇气。开篇作者就深 情的歌颂了作为春天的使者的大雁,溢于言表的喜爱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2 段)“……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 200 英里的赌 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 分析语句:作者把这个简单的意思用复杂的句式表达了出来,像诗歌中的“起兴 ”一样, 先言他物,再写到大雁身上来,不仅在对比烘托之中写出了大雁迁徙的铁一般的规律,还让
人们感受到一种极富诗意的语言表达技巧。写出了大雁的迁徙是勇往直前的、没有变更的、 没有退缩的。一旦起飞,便一往无前,坚定执着。应读出赞美与敬佩之情。 【方法点拨】 (屏幕显示) (1)拟人写法的运用; 作者始终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他看大雁仿佛在看人——具有高贵灵魂 与品格的人。 (2)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形象性: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知识性: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抒情性:本文字里行间充满爱鸟之情。 【小结】 作者仔细的观察、抒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 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些写作方法,也正是需要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和借鉴的。 过渡:《大雁归来》看似写的是大雁,潜在的写作对象其实是“ 自然状态下的生命 ”。读 《大雁归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带我们去了解大雁的习性,更是表达自 己的情感、立场和价值取向。 任务三 寄雁传情——悟情明“有益 ” 活动任务一: (屏幕显示) 一部好的纪录片,往往具有教育、警示的作用。镜头最后我们要学习大雁的 哪些智慧? 【资料助读】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曾写道: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远离过多的现代 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 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 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也就是说,很多东西,我们人类 已经失去了很久,却能在大雁的身上找到。人和山川、河流、森林、草地等万物 和谐共处的时候,我们的大地才是完整的,这样的完整的大地才是产生梦想的大 地。人不仅要处理好跟人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还要用道德的观念,对待山、 水、草和一切生物,这就是大地伦理学。 ——利奧波德《沙乡年鉴》 【预设】 预设展览语句一:
(屏幕显示) (7 段)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 郁……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语句分析:作者将伤心地孤雁拟人化,忧郁的声调,频繁的叫声,让我们听出了大雁失 去同伴后的伤心,作者说这是所有的孤雁的共性,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的重情,连人类也自 愧不如! (12 段)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 有很长时间了。自更新世以来,每年三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 到伏尔加河,从……到……,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语句分析:这里写的是大雁的迁徙是极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表现在年代久远,年年如是, 这种规律表现在地域辽阔,处处如是。“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 ”写出了一种伟大的生命 特征。这里将人类的行为与大雁对比,而人类却是不可预期的。 (2 段)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 它们的猎枪。 语句分析:大雁是聪明机敏、了解人类的,也是需要被保护的。“大雁归来 ”不仅是作 者对大雁的热切呼唤,更是对很多美好期待的呼唤。除了大雁,他还希望动物们平安的归来; 美丽环境的归来;人类环保意识的归来;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的归来…… 【小结】 镜头的最后我们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 然的诗意。大雁为我们填补了生活中的“缺失 ”,为我们敲响了大自然的“警钟 ”。这便是大 雁从 3 月的天空中撒下来的一首“有益 ”的诗歌! (屏幕显示) 齐读:让我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标题,读出心中更多更美好的期待: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愿所有的美好与“雁 ”同归…… 【资料助读】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礼记》 若要所有的美好与“雁 ”同归,我们则必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拍摄了《与“雁 ”同归》纪录片,唱响了一曲田园牧歌,引人向往,发人深
省。 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 阁楼 ”里,生活简化得只剩下自 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公园。一切纯朴的、本真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 感谢利奥波德,他让我们明白了:热爱自然,是人类的共同情感。 四、作业布置 (屏幕显示) 资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 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 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增缴,其智也。 古人还认为野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五常,即儒家 提倡的仁、义、礼、智、信。 任务:阅读上面的资料,结合本课所学,你想对人们说点什么呢?请把你心中所想写下 来,作为我们《与“雁 ”同归》纪录片的幕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