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本节课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为导向,发挥历史课堂的以史鉴今功能,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培养科学思维,鼓励创新精神。力争使学生以知识为基,增强基本技能,提升核心素养,进一步领会并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教材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开篇。从单元知识体系看,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本节内容则着重介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概貌,对于学生用唯物史观了解文明、国家、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具有示范性作用。从教材结构看,分为文化遗存、部落到国家、商周三部分,时间脉络清晰。从教学资源看,“历史纵横”涉及宗法制的基本概念,“学思之窗”中关于“启的继位”既有激趣性又有学科专业性,“课后拓展”中关于民本的治国思想与正文部分夏商周的政治发展则恰好体现了史论结合的学科特点,更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材资源可谓多元丰富。从核心素养培养看,本节内容包括历史遗存、文献资料、古史传说等,对于学生在特定时空框架下了解历史现象,区分历史事实、历史叙述,进而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具有引导意义,也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好奇心强,张扬个性,高中首课激趣为要。知识储备而言,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一曾有学习,但多是机械记忆,并未了解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宗法制在初中教材没有提及,教师应加强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并以唯物史观进行认知引领。通过有效提取史料信息来进行历史解释是高中学习的新课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以助推学科素养的养成。另外,当前的高中生出生并成长于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可以熟练的进行网络学习,新媒体操作能力强,信息来源多,信息敏感性强,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是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也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渠道。
四、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参考学情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对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资料搜集、辨析、对比,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初步树立时空观并利用识图方法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2.通过学习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知道生产力发展对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影响,初步理解唯物史观并运用其理解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
3.通过对夏、商、周历史沿革的梳理、对比,认识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并由三代兴衰理解人民是灿烂文明的创造者,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
4.通过阅读、提取史料信息,掌握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其进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通过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结合,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文创尝试,体会新媒体资源交互性所带来的学习快乐,增长学科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初中教材的已有知识为新旧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存介绍、夏商周的政治概貌与更替过程、夏是首个奴隶制国家的结论、周实行分封制、甲骨文的地位、代表性的青铜器成就等。鉴于此,学生需要以知识为基,提高运用迁移、理性分析和认知规律等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科素养。为了更好的达成高中课标要求,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在分析学情和教材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教者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历史遗存所体现的石器时代的发展特征;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与井田制。
难点: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以唯物史观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关系;理性认识早期政治的特征。
六、教学思路
基于课标、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教者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整合。教材第一子目和第二子目分别从文化遗存和古史相传介绍早期文明的发展特征,内容具有共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者将其整合为一个子目,即石器时代与古史相传,而第二子目中的夏朝则处于部落到国家的过渡阶段,是目前认可的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与商周构成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框架,因此教者将夏与第三子目商与西周整合为本节课的第二部分,即青铜文化与奴隶制国家,旨在以时序性和唯物史观指导学生发现、对比、认识早期文明的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
教学逻辑关系:生产工具(生产力) 私有制、阶级、国家(生产关系)
井田制(经济基础) 分封宗法制(上层建筑)
核心概念: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政治制度:禅让制与世袭制;内外服制与分封制、宗法制
土地制度:井田制
七、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根据学案预习学习内容,通读教材。
2.线上分享、以图证史:(1)学生利用“全历史APP”“国家博物馆APP”“陕西历史博物馆APP”等搜集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图文资料,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资料发到班级群线上分享、介绍,课后尝试进行文创。(2)搜集有关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中的史料信息并共享,体会其价值。
3.阅读教材,尝试自主归纳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有的放矢;合作学习智慧分享;线上博物馆资源整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鼓励学生尝试文创对于激趣学习与培养创新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树立新时代中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课堂导入…………………………………………
开门见山:教师以四大文明古国导入,并提出、解释两个概念:文明、国家。
提示:国家是文明发展的产物。
【设计意图】立足标题,概念入手,提纲契领。
…………………………………………课堂讲解…………………………………………
阶段特征:教师结合学案时间轴简介: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准,中华文明起源大致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先后形成,中国逐渐走进奴隶制国家阶段。
【设计意图】宏观掌握学习内容与线索,初涉唯物史观。
一、石器时代与古史相传
1.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学习任务一 探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
(1)结合教材第2、3页文化遗存分布图,思考“这些遗存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遗存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并逐渐扩大,以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为主。
【设计意图】掌握历史读图方法,在特定时空框架内合理进行历史解释。
(2)观看关于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微课视频,思考“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具有什么共性?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相比,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出现了贫富分化与不平等,你认为这是进步吗?为什么?”
提示:旧石器时代特征是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磨制石器、原始农业、手工业,南稻北粟的农业生产格局已显现出来,陶器、玉器等手工业品则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历史遗存各具特色又有共性,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其中,磨制石器的使用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这是原始农业、手工业产生的前提。父系氏族阶段,生产力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从而产生贫富分化、私有制,并向阶级社会迈进,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各地遗存的考古发掘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以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都城规划、祭坛神庙等也说明早期国家正在逐渐形成。
【设计意图】将初中已有知识和教材内容以视频呈现,活跃课堂;指导学生以唯物史观认识生产工具进步的重要意义和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推动运用。
2.古史相传
文化遗存生动印证着早期文明的发展,古史相传则娓娓传颂着华夏文明的演进。
三皇五帝:神话色彩、禅让制
“万邦”时代: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国家初始形态
参考史料:《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礼记》《易传》《礼记》《春秋国语》
【设计意图】教师简介三皇五帝与部落的概况,指导学生认识到古史相传也是历史传承与研究的渠道之一,并提供参考史料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青铜文化与奴隶制国家
教师引领学生根据学案总体捋顺夏商周三朝政治特征:夏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创了王位世袭制。商在中央有各类事务官,在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则成为西周政治的基本特色。
1.夏朝:国家特征、世袭制。
史料补充:宋《禹贡山川地理图》、二里头遗址人祭、绿松石龙形器复原图、第5页“历史纵横”
【设计意图】理解概念;领会夏商立法的历史地位。
2.商朝:国家机构完善和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幾;外服:商王间接的方国和部族。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说“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
设疑过渡: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度有限,他如何强化王权呢?
学习任务二 分析商朝政治特点与甲骨文的价值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二 学生课前线上搜集的甲骨文资料及印证的相关历史例证。(出处包含材料提供者姓名)
材料三 教材第5页“学思之窗”
请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一体现商朝政治具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甲骨文的发掘与研究具有什么价值?
(3)迁移运用: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说法?基于第二问的分析成果,你认为如何能够进一步论证启的继位方式?
提示:商朝神权色彩浓厚,商王以此强化王权。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作为一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也有利于研究汉字演变史。教材中何尊及铭文具有类似价值。禅让制发展到世袭制并非一帆风顺,两则史料体现历史叙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受评价者立场与时代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考古文物或其他文献进行印证。
线上链接: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商代甲骨卜辞“周祭谱”中的商王世系与《史记 殷本纪》记载的商王世系互为印证。
【设计意图】线上史料资源共享,论从史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认识史料来源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引入“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原则;培养专业兴趣,增强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过渡:武王伐纣。
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学习任务三 讨论分析西周政治特点
(1)分封制:由图1,分封对象可以分成几类?什么人是分封的主体?请说出你的依据。图2说明该制度具有什么特征?综上,你认为分封制有什么作用?(2)宗法制:阅读教材第7页“历史纵横”并读图3,分析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什么关系?
图1:人教版历史地图册
《中外历史纲要》
(上)第1课地图1-4
“周初分封形势”
图2 图3
提示:分封对象:王室、功臣、先代贵族等。由地图看,同姓亲族数量多,且多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经济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是分封主体,说明该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的。逐级分封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体现了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征。
课堂拓展:适当补充礼乐制的内容,理解其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设计意图】看图讲史,调控课堂氛围;夯实时空观和读图方法,活学活用;概念理解、历史解释,构建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理解周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合作讨论,智慧共享。
线上同步限时检测:教师通过PAD发送试题,学生限时反馈。
检测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多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B)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检测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利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设计意图】数据反馈、教学诊断、误区矫正;理性认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心理认同对此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远影响,升华家国情怀。
教师指出:商和西周的政治发展推动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繁荣。
4.奴隶制经济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案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捋顺知识线索。
线上链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欣赏代表性青铜器文物,如利簋等,感受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青铜文明,认知青铜文化的历史价值。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繁荣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史料重点理解井田制的性质。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 滕文公上》(教材第7页“史料阅读”)
材料二 《诗经·小雅·北山》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的主要形态是井田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提示:井田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设计意图】渗透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通过云观看、数字展馆等新媒体技术近距离、多视角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提高民族自豪感,认知青铜文化的历史价值。
子目总结、以史鉴今:夏商周三朝见证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发展、鼎盛。结合教材第5页“历史阅读”、第7页“问题探究”的史料和三朝衰亡的主要史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提示: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阶级斗争是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等。
【设计意图】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以唯物史观解释历史发展规律,理解民本观念及其对安邦社稷的意义。
情感升华: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设计意图】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
八、板书设计
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打制、晚期母系)
古史相传
新石器时代(磨制、晚期父系)
私有制、阶级及分化
青铜文化与奴隶制国家:夏(首国、世袭)
商(完善、内外服)
周(宗法分封制、井田制)
九、教学评价设计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按水平层次划分进行评价。
水平1 : 知道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及依据,借助地图了解历史遗存的分布概貌;知道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脉络与主要政治制度;知道井田制的土地性质。
水平2: 将历史遗存置于时空框架下,能利用历史地图说出其分布特点,理解中华文明的特点;可以辨别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与特征;能够准确理解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宗法制、井田制的基本概念。
水平3: 能够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简要对比历史遗存,把握共性,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能够归纳、分析生产力发展对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的影响;能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夏商周在政治制度发展进程中的特征,可以运用相关史料进行合理的论述、评价。
水平4:能够在特定时空框架下,通过全球视角以唯物史观论证、解释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与演进,具有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够合理利用图文材料分析、对比夏商周政治发展,认识早期政治的特点,及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在学习甲骨文和铭文时,可以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把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理解历史文物的价值。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教与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初涉新教材,教者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摸索过程。由最初按子目顺序按部就班解析到以教材单元的视角整合教学资源,由多个问题连续提出到以学习任务的形式组合问题,由传统的师生互动到新媒体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经历多次研磨与课堂操作,教者形成如下感悟:
第一,教学设计要多维考虑。如,立足课标突出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参研究教材内容、参考初中教材了解学情、习题前置把握命题方向。基于教材的通史体例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时空观念作为学科思维来培养,并以此宏观把脉络、微观析概念。参考先行省份的有益探索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只有教师研究到位,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才能张弛有度,学生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
第二,素养培养要潜移默化。如,学习任务指向核心素养、同类问题重规律讲迁移。有思考、有启发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本课内容涉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等唯物史观,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较好得理解这些基本原理,那么日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分析相关的历史问题,由学会到会学、会用就是能力与素养提升的过程,这种成就感也尤为可贵。
第三,多媒体丰富课堂启发思维。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资源交互,丰富课堂,也会为历史教学打开一个新的视角,博物馆APP云观看、VR等使历史文物可以鲜活的呈现眼前,这种虚拟的真实感无疑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智慧共享方面会发挥特殊作用,强大的数据反馈功能也使教学诊断更加及时、高效。但是教学手段的选择应考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支撑平台,不可喧宾夺主。
附: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知识梳理】
石器时代与古史相传
1.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阶段 时间 空间 文化遗存 生产 社会生活 生产关系
旧石器时代 约170万年 约70万-20万年 云南 北京 元谋人 北京人 渔猎采集 群居、 用火 晚期:母系氏族社会、共劳共享
新石器时代 约1万年 7000-5000年 黄河中游、 下游 长江下游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彩陶、粟 水稻、养蚕缫丝 定居 母系氏族社会
约5000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黑陶 玉器 玉器 祭坛、 神庙 晚期: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不平等,形成部落和部落联盟,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权贵阶层,进行战争争夺。
2.古史相传
(1)三皇五帝:神话色彩、禅让制
(2)“万邦”时代: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国家初始形态
二、青铜文化与奴隶制国家
阶段 时间 空间 政治 文化 经济
夏 公元前2070 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 最高统治者:夏王 王位继承:世袭制 制度:中央:设行政、军事、司法、宗教机构与职官 地方:聚族而居,通过部族间接统治。 灭亡:公元前1600 原因:夏桀暴虐无道,百姓反抗;商汤讨桀 《夏小正》 奴隶制经济发展、繁荣。 生产力: 农业:使用木、石、骨、蚌,青铜农具极少。 手工业:商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生产关系:商周实行井田制。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不能随意买卖,周天子名义占有全国土地和臣民。
商 公元前1600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国家机构完善 最高统治者:商王 中央: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内外服制 势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及陇西,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引起公愤。 灭亡:公元前1046,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干支纪日法(世界延续至今的最长纪日法) 甲骨文
西周 公元前1046 陕西西安 (镐京) 分封制:等级结构: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 特点:政权与族权结合 “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召公、周公共同执政 灭亡:公元前771,西北犬戎攻破镐京。 金文或 铭文
【课堂笔记】
【史料拓展】
关于中华文明特点的史料
材料 现代考古表明,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的存在,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像满天星斗一样。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上古的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本质,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也必须调整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根本要义。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无论是与印度佛教文明的接触,还是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引进,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关于关于甲骨文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商周政治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的内容涉及晚商时期的自然生态、政治制度、经济生产、外交征伐,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证实的信史时代。甲骨文中多有象形、会意文字,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它还记录了当时自然灾害、天文现象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摘自宋镇豪《甲骨文研究的继往开来》
材料二 王者(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有庶子代之)亦如此。
——摘自《礼记·丧服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