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3 14: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内容,上承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下接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反应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与变革。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知识水平方面学生在初中对这一部分知识已有初步了解,较为熟悉本课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但是,对于历史对象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对实物史料及文字史料的信息提取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春秋、战国形势图了解列国纷争局面;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学习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通过孔子、老子及战国时期各派代表核心思想的学习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对中华思想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变化的学习,理解华夏认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意义;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与社会变革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
1.时间界定:
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2.时代特征:“变”
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经济之“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铁犁牛耕
材料二: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
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犁牛耕推广使用,生产力提高;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工商业:社会分工细密,工商业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城市。
经济之变: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土地开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
疑问?
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空前提高的情况下,西周延续下来的各种制度能否适应当下的生产力得以继续延续?新兴地主阶级有何诉求?
二、政治之“变”
材料一: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射(周)王中肩。 ——《左传 宣公五年》
材料二: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贪饕(tao)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材料三: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材料解析:
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逐渐瓦解,礼崩乐坏。
(一)纷争局面
1.春秋(公元前770-476年)
五霸:齐、晋、楚、吴、越先后建立霸主地位
争霸战争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战国(公元前475-221年)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
兼并战争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疑问?
在经济大发展,政治失序的社会背景下,列强要想在战争中取胜该如何抉择?
变法运动
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商君列传》
代表: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措施 影响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废除了井田制,用法律形势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为秦富国强兵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政治 废分封,行县制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打击了旧的血缘贵族的特权势力, 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军功爵制 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社会 实行什伍连坐法; 强制推行小家庭制 稳定了社会秩序,但是轻教化,重刑罚,容易形成暴政。
政治之变:分封宗法遭到破坏,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疑问?
旧的秩序遭到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完全确立,是该恢复旧秩序还是创立新秩序?时人都有怎样的观点?
思想文化之“变”
春秋时期:孔子、老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内容 作用
思想核心 “仁”,关爱他人,反动苛政和任意刑杀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治国理念 “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发展私学 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有利于学术下移
文化贡献 整理六经 有利于文化传承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核心思想:“道”,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朴素辩证法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1.战国时期学派代表及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代表阶级
儒家 孟子 性善论,“仁政”
荀子 性恶论、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相生相克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下层平民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 新兴地主阶级
2.百家争鸣的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4)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民族关系之“变”——华夏认同
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
材料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转·闵公元年》
材料二:(赵武灵王)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史记·赵世家》
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