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选自什么著作? 《朝花夕拾》所以本文是什么文体?散 文 憎恶 絮说 搁在 福橘 正月 辟头 大抵 烦琐 掷 骇hài xù gē 课前热身:给生字注音wùzhēng jú pīdǐsuǒzhì 掳 灸 疮疤 诘问 惧惮 马缨花 陆玑 霹雳 震悚chuāng jiǔlǔ pī lì sǒng jié dànyīngjī 粗拙 脐 干戚 诗画舫 郝 懿行 孤孀 zhuōshuāngqíqīfǎnghǎoyì絮说——
正月——
诘问——
渴慕——
疏懒——
孤孀——絮絮叨叨地说一月非常思慕懒散而不惯受拘束责问寡妇
解题:1. 阿长是什么人?2.鲁迅还在哪篇作品中提
到“长妈妈”? 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也称“长妈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整 体 感 知读课文,思考: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2、重点写了哪件事? 为“我”买《山海经》讲长毛的故事烦琐的规矩和道理摆成“大”字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切切察察的毛病略略详有详有略详详名字的来历略新的敬意空前的敬意不耐烦先
抑
后
扬不大佩服写作手法我的感情变化为“我”买《山海经》讲长毛的故事烦琐的规矩和道理摆成“大”字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切切察察的毛病名字的来历事 由上面可见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对阿长的感情变化。走进课文第二段:文章1、2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社会地位?出身低下,不被人重视 阿长“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她的本意是好的还是坏的? 本意是好的,是要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 阿长摆“大”字睡相,而且经主家提醒仍不放在心上,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粗俗、不拘小节 速读6—11段,思考:阿长相信孩子的“金口”,说明了她什么性格特点?相信命运 读十二段,阿长教给我什么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吗?人死:老掉了掉饭粒:拣起吃下晒裤竹竿:不可钻过(避讳)(珍惜劳动果实)(讲究形象) 从阿长给“我”讲的长毛的故事中,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愚昧无知 19段写了自己和一个远房亲戚的交往,似乎和本文没有很大联系,能否不写? 不能。这一段交代了自己接近书籍的过程。 读20-22段,抢答问题。(1)哪句话写出了“我”求
知欲强?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2)面对“我”对知识的渴
求,别人持什么态度?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记述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全书18篇,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山海经》是什么书? ?(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
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是怎样想的? 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有隔阂、轻视)(5)这种想法表现了“我”
的什么心理?② 她一向不善于关心“我”,
不理解“我”渴望的心情。① 阿长不识字。 读23-27段,抢答问题。(1)阿长是趁什么机会帮
“我”买书的?她买
到书心情怎样?(2)可见她对“我”怎样? 热心、把“我”的愿望放在心上(3)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如获至宝、震惊、感动) 这又使我… … 从此完全消灭了。(4)26段“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17段听了长毛故事后料不到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两个“伟大神力”蕴涵的感情一样吗?26段的“神力”:17段的“神力”:感激阿长的热
心,有称颂意味有调侃(嘲笑)
的意味。(5)怎样理解26段中“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① 这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热心。② 别人不能做,有画儿的山海经很难找,阿长为我操心费事,况且她还不识字,居然买来了。(6)鲁迅为什么不写阿长
买《山海经》的经过? 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十段中流露出作者
怎样的感情?同情阿长的不幸 三十一段中流露出作
者怎样的感情?怀念、感激。为她的在天之灵祝福。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刻画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其中属于“抑”的是哪几件事?讲长毛的故事烦琐的规矩和道理摆成“大”字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切切察察的毛病回顾 作者写这些“抑”的内容,不惜用一些贬义色彩词语,在这些内容里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拓展 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 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 她的管教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儿时的眼光——憎恶、讨厌。 写作时的眼光——含蓄的,饱
含同情与怀念。成人的眼光 描写 少时的心态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作者怎样刻画阿长? 1、欲扬先抑的手法
2、详略得当地选材
3、人物描写的多样性写法研讨写人记事的文章采用恰当的写法可以做到生动传神、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由论坛 发挥想象和联想,将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补充出来。tips: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