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化学肥料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B 鉴别钾肥和铵态氮肥 观察颜色
C 除去CuO粉末中的C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D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分离CaO与CaCO3固体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B 鉴别NH4NO3和NaCl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D 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u粉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B 鉴别化肥NH4Cl和(NH4)2SO4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C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进行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A.A B.B C.C D.D
4.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之最 B.化学与生活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①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醋浸泡除去 ②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
C.物质的实验室保存 D.化学与工农业
①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防止吸水、变质 ①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 ②施用尿素,使农作物茎叶繁茂,叶色浓绿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实验室中的食盐水和糖水 品尝味道
B 区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氢铵 加热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如果发现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应该施用下列化肥
A.Ca3(PO4)2
B.NH4H2PO4
C.K2CO3
D.KNO3
7.下列关于化肥和农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
B.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C.尿素()是一种氮肥
D.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8.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鉴别方法 B.实验现象
①NH4NO3和(NH4)2SO4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②检验铜、铁、银的活动性:三种金属分别放入FeCl2溶液 ①肥皂水滴入硬水中,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 ②生锈的铁钉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铁锈会消失,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C. 反应原理不同 D.化学式排序
①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膜 ②用炭火烘干石灰浆抹过的墙壁,墙壁反而更潮湿 ①溶液pH由大到小:HCl、NaCl、Na2CO3 ②硫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Na2S、Na2SO3、Na2SO4
A.A B.B C.C D.D
9.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磷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铵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
C.磷酸二氢铵中氮、氢、磷、氧的元素质量比为1︰6︰1︰4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稳定性的液体一定属于溶液
B.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C.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D.生活中使用洗发剂后需用护发剂的化学原理是酸碱中和
11.某农民发现作物出现倒伏现象,决定追施钾肥,他应该选择的是
A.K2SO4 B.CO(NH2)2 C.NH4Cl D.Ca3(PO4)2
12.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B. C. D.
13.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充分混合,温度基本不变的是
A.氯化钠和水 B.氢氧化钠和水 C.生石灰和水 D.氯化铵和氢氧化钡
14.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这离不开各种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A. B.CO(NH2)2 C. D.Ca(H2PO4)2
1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B.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
C.合金:生铁、黄铜、氧化铁
D.氨态氮肥: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
三、综合应用题
16.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资源的问题。
(1)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分子中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比依次为 。(最简整数比)。
(2)将秸秆还田,可作为农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市上_____(填字母)。
A.KNO3 B.CO(NH2)2 C.NH4NO3 D.NH4H2PO4
(3)硝酸铵也是一种化学肥料。高温或猛烈撞击均会使硝酸铵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发生爆炸。已知硝酸铵爆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2N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4)下列对天然秸秆的使用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就地焚烧;②编织装饰物;③沤制化肥;④制备沼气
17.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参观火力发电厂,了解到废气中的 SO2、NO2、CO、CO2会影响环境,设计如下流程处理废气。
①用生锈铁屑处理废气中的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
③固体 2 中有 (写两种物质)。
(2)A~D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 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①B 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
③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 ;该溶液 pH=4,加热至 90s 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 pH变化图像 。
④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养分,属于 肥。
18.硝酸钙晶体[Ca(NO3)2·4H2O,M=236]常用于电子、仪表及冶金工业[已知Ca(NO3)2溶液呈中性]。一种利用CaO制备Ca(NO3)2·4H2O的流程如下:
(1)“制浆池”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反应池”中逸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其化学式为 。
【提出问题】“反应池”混合物中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3)猜想一:
猜想二:含有Ca(NO3)2和NH4NO3;
猜想三:含有Ca(NO3)2和Ca(OH)2.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在两支试管中各取少量上层清液进行实验。
试管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滴加NaOH溶液 Ⅰ: 猜想二不合理
②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Ⅱ: 猜想一不合理,猜想三正确
(4)试管①的实验现象是 。
(5)试管②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在试管②中“通入CO2气体”同样能得相同结论。
(6)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7)“酸化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AD
2.BD
3.BC
4.BD
5.AB
6.D
7.A
8.B
9.C
10.D
11.A
12.C
13.A
14.C
15.B
16.(1)40:5:36
(2)AD
(3)H2O
(4)②③④
17.(1) 相同体积下,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含量少,吸收效果差 硫酸钙、碳酸钙
(2) 复分解反应 加BaCl2溶液,滤出的沉淀中加盐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存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复合
18.(1)化合
(2)NH3
(3)只含Ca(NO3)2
(4)无明显现象
(5)溶液变红
(6)同意,CO2能与Ca(OH)2反应,不与硝酸钙反应
(7)Ca(OH)2+2HNO3=Ca(NO3)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