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有机合成材料 课时练习
一、多选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有效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Si).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氯甲硅烷(SiHCl3)不属于有机物
B.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2、HCl
C.“精馏”是蒸馏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成分的密度不同
D.从粗硅到SiHCl3(粗)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HCl=SiHCl3+H2
2.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市民外出需佩戴口罩。以下为生产口罩的部分材料,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过滤纸 B.塑料呼吸阀 C.无纺布 D.铝制鼻条
3.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加香。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薄荷醇属于有机化合物
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9%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溶液、乙醇和硫酸都能导电
B.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可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会改变
D.测定稀硫酸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滴在用水润湿的pH试纸上
5.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将本组待鉴别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黄铜(铜锌合金)、黄金 在空气中灼烧,观察颜色的变化
B N2、O2、CO2、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 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
D 化肥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 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物品要使用热塑性塑料制造的是( )
A.食品包装塑料袋
B.压力锅握柄
C.电木插座
D.电视机外壳
7.有机物可按其组成的特征分类,例如CH4属于烷烃类,CH3OH属于醇类,CH3COOH属于羧酸类。下列各组物质中类别相同的是
A.CH4、C2H5OH B.CH3OH、C2H5OH
C.CH3COOH、C2H2 D.CH3CHO、CH3COOH
8.屠呦呦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而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A.C15H22O5属于有机物 B.C15H22O5由42个原子构成的
C.C15H22O5的化学式量为298g D.C15H22O5中C、H、O元素质量之比为15:22:5
9.“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市垃圾分类实行的是“四分类”标准。塑料饮料瓶属于
A. B. C. D.
10.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B.目前已经广泛用塑料来代替钢和其它合金制造管道、齿轮和汽车零部件等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钠溶液
D.自制指示剂:取牵牛花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体积比为 1:1 的乙醇与水浸泡
11.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延续了我国千年“丝绸之路”精神,以下关于古代丝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天然纤维 B.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从种桑养蚕中获得
12.以下是生活常见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华”现象发生
B.施用肥料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C.将废旧电池深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3.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浸泡食物可以防腐,所以可以用来腌制食品
B.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隔绝氧气的同时还必须隔绝水
C.废旧塑料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可用直接焚烧方法处理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14.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以下活动对空气质量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C.禁止燃放烟花 D.直接焚烧废弃塑料垃圾
15.下列归纳和总结都正确的是
A.对有机物的认识 B.食品安全
①有机物只含C、H两种元素 ②有机物不能转化为无机物 ①补充维生素A可以防止夜盲症 ②霉变的大米即使洗净烧熟也不能食用
C.化学与农业 D.对事件的紧急处理
①氮肥都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①误食重金属盐,服用大量鲜果汁解毒 ②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A.A B.B C.C D.D
三、综合应用题
16.手机中的化学
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如图是某品牌的一款手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玻璃钢具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替代金属和塑料的理想材料。请写出玻璃钢作为替代材料的优点(写两条即可): 。
(2)手机所用电池具有质量轻,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某种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 ,放电时的能量转化为 → 。
(3)如图2是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结合图像分析手机电池冬天不耐用的原因是 。
(4)最早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锂的方法制取锂,图3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并污染土壤和水体。某手机电路板中含有Sn、Fe、Cu、Au、Ag等金属,如图是某工厂回收其中部分金属的流程图。(其中Sn、Au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
①过程Ⅰ、Ⅱ、Ⅳ均涉及的操作是 。完成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 。操作Ⅴ的名称是 。
②写出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过程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滤液4中的溶质是 。
⑤若步骤Ⅳ实验过程中加入铁粉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所代表粒子的符号为 。
(6)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以氧化铜为起点,相邻之间可以反应就可以连接,当连接了五个点才可以开锁:
请写出解锁路径:CuO- - - - 。
17.(一)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构造如图所示。
(1)根据右图判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易溶于水的氯化铵固体中混有难溶物二氧化锰,提纯氯化铵固体的实验步骤是:溶解、 、结晶。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溶液B与溶液F中所含溶质相同 B.过程Ⅱ中发生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锌的质量多 D.A~F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两种
(二)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 、O、S、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
(4)A为气体,是常用的灭火剂,则A的化学式为 。
(5)A与B组成元素相同,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
(6)C与D两种物质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D的化学式为 。
(7)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为A与D反应的生成物,则F的俗称为 ;取E与F反应后的溶液,滴加C物质,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所有可能,除酚酞外)。
18.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又一次考验我们的应急救援和保障机制。
(1)为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运来了下列物资,其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
A.纯净水 B.加厚棉被 C.铁锅铁铲 D.塑料凳子
(2)为了安置在地震中房屋倒塌的人民群众,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芯板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3)为了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防疫人员对地震灾区进行消毒,常用二氧化氯(ClO2)做消毒剂,ClO2是一种红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Na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对饮用水可用净水丸进行快速杀菌消毒,药丸分内外两层,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的水中,外层的优氯净(C3O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起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容的亚硫酸钠(Na2SO3)将水中的余氯(次氯酸等)除去。回答下列问题:
①C3O3N3Cl2Na由 种元素组成。
②净化水除了上述方法外,请你另举一例: 。
③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为:Na2SO3+HClO=Na2SO4+X,X的化学式为 。
④使用净水丸时,是否先破碎后使用? 。(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
1.AB
2.BC
3.AD
4.BC
5.AC
6.A
7.B
8.A
9.A
10.C
11.C
12.C
13.D
14.D
15.B
16. AC 硬度大、密度小 化学能 电能 冬天温度低,温度越低,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越短 过滤 烧杯、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 蒸发结晶 、、 硫酸亚铁 Fe2+ HCl Ca(OH)2 Na2CO3 BaCl2
17.(1)铜帽、锌筒/锌筒、铜帽
(2)过滤
(3)BCD
(4)CO2
(5)
(6)NaOH
(7) 纯碱/苏打 ①Na2SO4 ②Na2SO4、H2SO4
18.(1)D
(2)A
(3) H2O +5
(4) 五/5 煮沸 HCl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