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理数的加减法(3)

文档属性

名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9-21 10: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章第三节导学案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数学 执笔人 审核人
课题 1.3有理数的加减法(3)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
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法则,会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3、应用有理数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3的相反数是      ;在-5,中,相反数最小的数是      。
2、计算:(1)-4+1=   ;(2)(+8)+(-3)=   
    (3)(-3.4)+(-5.6)=    。
3、比10℃低2℃的温度是    ;比-1℃低2℃的温度是    。
二.交流、探索
(一)自我感知
1、你能用算式表达上面第3题的两个运算关系吗?试试看。
(1)            ;(2)            。
2、计算:(3)10+(-2)=     ;(4)(-1)+(-2)=    
3、观察比较以上两题中的(1)(3)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和(4)呢,是否也符合你的发现?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二)尝试作图与交流
例1:计算:
(1)11-(+7)         (2)(-1.2)-(+2.1)
(3)(-15)-(-8)      (4)
例2:国际空间站测得站外温度的变化范围是-157℃~121℃,站外的最大温差是多少?
(做完后对照课本22页例题4的步骤,并总结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运算步骤)
第一步,改变两个符号,把减法转化为     ;第二步按照有理数
的     法则进行计算。
  友情提示:在运算过程中,要同时改变的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一个是减数性质符号,由“正”变为“负”或由“负”变为“正”。同时,我们要注意,被减数的符号是不发生改变的。
(三)拓展提高
例3:计算
(1)0-(-8)-(-2)-(+5)
(2)
(四)反馈训练
1、计算
(1)13-28         (2)2.5-(-0.7)
(3)      (4)0-
(5)(-8)-(+4)-(-7)-(+9)
2、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155m,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      m.
3、(选做题)若,且a>0,b<0,a-b=    。
三、学习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你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把你的困惑与同位交流一下。
四、自我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数相减,被减数一定大于减数;B、零减去一个数仍是这个数;
C、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差为0;  D、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2、计算: (1)
(2)
3、计算(1)3-[(-3)-12]   (2)(3-4)-(6-10)
4、已知a的相反数为最小的正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b-a的值。
延伸拓展
2、已知,,且,则m-n的值等于     。
A、-12   B、42   C、-12或-42   D、-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