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19:22: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2. 体悟文章主旨,学习人物品质。
3.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
1.孙权一劝(上级与下级)
【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疏通文义】
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注释】①初:当初。②谓:对……说。③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④今:现在。⑤涂:同“途”。当涂:当道,当权。⑥掌事:掌管军中的事务。⑦可:可以。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释】①以:用。②辞:推托。③务:事务。④多务:事务多。
【翻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加以推托。或“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朋友圈】
用“文言文”把“蒙辞以军中多务”变成吕蒙的一句话吗?
蒙曰:……
蒙曰:“军中多务,无暇,如何能学!”
(沟通受阻,吕蒙很不给面子啊!)
2.孙权二劝(上级与下级)
孙权会怎么做呢?可能“打”,也可能“逃”。
⑴打
权怒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叫臣学,臣不得不学!不学,杀!”
⑵逃
权叹曰:“罢了,罢了……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此人非帅才,随他去吧!”
⑶孙权的做法
【课文】
权曰:“孤⑺岂欲卿治经⑻为博士⑼邪⑽!但⑾当涉猎⑿,见往事⒀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疏通文义】
⑴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注释】①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欲:想要。④治:研究。⑤经,儒家经典。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简称《诗》《书》《礼》《易》《春秋》⑥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⑦为:做。⑧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⑨博士:古今异义词。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名。或“学位的最高一级”。⑩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
【翻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注释】①但:只,仅。②但:古今异义词。古义,只,仅。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③当:应当。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猎:阅读。⑥见:了解;⑦往事:指历史。⑧耳:表示限制,语气词,可译为“罢了”。⑨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翻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
【注释】①言:说。②孰:谁。③若:比得上。
【翻译】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⑷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注释】①常:经常,常常。②自:自己。③以为:认为。④益:益处,好处。
【翻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
⑸蒙乃始就学。
【注释】①乃:于是,就。②始:开始。③就:从事。
【翻译】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
【朋友圈】
⑴表扬孙权会说话、会沟通。
①要想让对方做啥事儿,一定要充分 挖掘对方的需要,让对方看到这么干对自己有好处。
②孙权没有给吕蒙扣上什么“不会安排时间”“不勤奋刻苦”等大帽子,而是摆了事实。事实永远比语言更有力量。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际交流中千万不要轻易作道德评价,这样做很容易伤人。
③为吕蒙量身定制了——学习目标。
⑵学借鉴:既不“逃”也不“打”的孙权,这次沟通中值得学习的方面有哪些?
①不愤怒,被拒绝后依然尊重对方,而且还不放弃。
②充分挖掘了对方的学习需求。
③给对确定了合适的学习目标。
④让对方看到读书的好处。
⑤不轻易进行道德评价,用自己的经历作为理由说服对方。
3.鲁肃与吕蒙(同事之间)
【课文】
及⒁鲁肃过⒂寻阳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⒄才略⒅,非复⒆吴下⒇阿蒙(2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2)刮目相待(23),大兄(24)何见事(25)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疏通文义】
⑴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注释】①及:到了…的时候。②过:到。③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在句子翻译中可以不翻译。④与:和。⑤论议:讨论评议。⑥大:非常,十分。⑦惊:惊奇。⑧今者:现在。⑨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⑩非:不。复:再。非复:不再是。
【翻译】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天下的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⑵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注释】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三:泛指多次。这里的“三日”表示很短的时间。“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即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刮目:擦擦眼睛。⑤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⑥何:为什么。⑦见:认清。⑧见事:认清事物。⑨之:助词,无意义。⑩乎:啊。表感叹语气。
【翻译】吕蒙说:“与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⑶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遂:于是,就。②拜:拜见。③结友:结为朋友。
【翻译】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朋友圈】
【资料一】
鲁肃、吕蒙结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帮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三国志》)
译: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
①鲁肃对吕蒙最初的态度是怎样的?(瞧不起吕蒙)
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
蒙思:“士可杀不可辱,肃既轻吾,此辱大也,后必辱之!”
蒙思:“肃既轻吾,割袍断义,终不往来也。”
如果吕蒙这么做了,那三国时代后面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
(原文)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
译: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
①鲁肃是什么态度呢?(敷衍的态度。不屑讨论的态度。)
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
蒙怒曰:“汝敷吾,不可交也!”
蒙怨曰:“汝轻吾,何必为汝劳,作罢,作罢!”
吕蒙如果这样想了,那三国的历史也就改写了。
(原文)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译:东吴与西边的刘备虽然联合抵御曹操,号称是一家,而且关羽是虎将,我们的计策怎难不预先制定。于是为鲁肃谋画了五条计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鲁迅于是越过坐席靠近他,抚摸吕蒙的背部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到了这高的地步。”于是拜别蒙母,和吕蒙结友而道别。
吕蒙是靠什么征服了鲁肃这个高傲的家伙呢?
①有真才实学,而且还能够以自己的才能帮助朋友。)
②要得到,必先付出,这很重要。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具体分析对方的需求,并尽量满足。
③面对鲁肃的不尊重,吕蒙不愤怒,不抵触,不“打”也不“逃”,而是静下心来,想办法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变鲁肃,吕蒙的确是交际的智者。
4.吕蒙与孙权(下级和上级的交流)
【材料】
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夹濡须水口立坞。
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蒙:
(译:吕蒙听说曹操想要向东征兵,就劝孙权在濡须水口建防御工事。诸将谏道:“在岸上杀贼(曹军),打完就洗脚上船。我们紧邻水滨,舟行方便,城堡用来干什么呢?”)
众人都反对,孙权又不说话,也不表态。如果你是吕蒙会怎么办?
②假设吕蒙的一“打”一“逃”的态度对话。
蒙怒曰:“汝等短视小儿,见识浅薄,不可与之论天下大事!”
蒙惧曰:“众皆谓不可。众议定有因,吾必多虑也,止也!”
(原文)
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权曰:“善!”遂作濡须坞。
译:吕蒙说道:“兵器有锋利的,也有钝的。战争也没有一直胜利的。如果我们和曹军突然邂逅,而曹军的步兵和骑兵骤然间发起攻击,我们还未靠近水滨,还能够上船吗?”孙权听了吕蒙的建议,说道:“好!”于是建造了一座城堡。曹操不能击败孙权,于是就撤兵了。
吕蒙讲得很有道理,他让孙权明白了在陆地上建军事基地是有必要的。用自己的才学征服了孙权。不“打”不“逃”,下级吕蒙就成功说服了上级孙权。
第五部分:孙权与曹操(英雄与英雄的对话)
曹操与孙权,这两个大人物,大英雄是如何沟通与交流的呢?
濡须之战
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
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馀。
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曰:
(《资治通鉴》)
假设曹操的一打一逃。
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怒曰:“鼠辈顽固,打而不死,必取之!三军听令,整装待发,速速拿下孙贼!”
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惧曰:“孙权江西营破,以七万对吾四十万,与吾抗衡三十余日,此人奸猾,不可小觑,吾须小心为为是。”
(原文)
曹操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有豚犬耳!”
权为笺与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假设曹操的一打一逃。
操怒曰:“竖子辱孤也,其罪大不可赦!今日,孤必领兵杀将过去,片甲不留!”
操惧曰:“竖子话糙理在,其兵不可小视,其地不可久留,孤斥之而他算也。”
(原文)
操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
乃彻军还。
曹操要彻底占用孙权,必须跨越长江天险,但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最难战胜的天堑,枯水期还好,如果水涨起来了,曹操的确很难打过去。所以说,孙权的信说的其实是实话。曹操判断孙权说的话,不是凭情绪,而是凭事实,他没有被情绪控制,而是尊重事实,所以他才在朝堂上坦诚地对诸将说“孙权不欺孤”,并且明智地撤了军。这就是英雄和英雄的交流,坦荡,坦诚,坦率,明亮而充满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