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8-22《文学的繁荣》(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8-22《文学的繁荣》(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2 11:1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百家论坛读过哪些名著?
喜欢哪几本?为什么?历史必修Ⅲ第八单元第1课  文学的繁荣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18世纪的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以来呢?1、社会背景
第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乱,动乱不已。
第二,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一、浪漫主义文学2、主要特点:
第一,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第二,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3、代表及作品:雨果:《巴黎圣母院》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浪漫主要文学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1831年,雨果发表小说《巴黎圣母院》,揭露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罪恶,同时宣扬仁慈与爱情创造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爱斯梅哈尔达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丽善良正直,宁死不屈 。加西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备受奴役与摧残的底层人物。他奇丑无比,驼背、跛足、独眼 。他淳朴率直,正义勇敢,知恩图报,爱憎分明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雨果诗歌赏析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雪莱《西风颂》:浪漫主义代表作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娜》安徒生易卜生:《玩偶之家》马克·吐温二、现实主义文学(19C30S起)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巴尔扎克(1799——1850)巴尔扎克葛朗台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三个吝啬鬼的典型,他一生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只要看到金子,“连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临死前还交代女儿把钱财保管好,将来到阴间向他交账。他一年四季都穿一双呢袜,手套要用一年零八个月,领带永远是黑的;晚上一家人只点一支蜡烛,严冬只许在规定的时间生火,甚至妻子病了也怕出钱找医生……他把“他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上”。巴尔扎克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和金钱关系的罪恶。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托尔斯泰的主要创作活动,是在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行的,这正是俄国社会大变动时期。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一)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二)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2、特点
(1)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 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
(剧照)2、代表作1、背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后,在布尔什维克党文艺政策的正确指引下,苏联社会主义文学迅速发展四、20世纪苏联文学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保尔 · 柯察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段名言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2.特点: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三)亚、非、拉美文学泰戈尔《戈拉》鲁迅《呐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索卡因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1.背景: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化了18年的时间完成的代表作。作者勾画了哥伦比亚农村百年兴衰的图案。通过次作品,作者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流派,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