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一6-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一6-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2 12: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江阴山观高级中学
朱长伟澄西中学始建于1938年,1939年10月, 陈毅元帅亲临演讲,誉之为“江南第一所抗日中学”,并勉励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必须读书”,捐赠银圆二百枚助学,传为一段源远流长的教育佳话。 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转折之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探究:设计怎样的民主政治制度来确保全体中国人民不论党派、不论民族、不论地区都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一(6)班选民证澄西选民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市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间接选举)(间接选举)历史的收获: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组成。史料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立法权、
选举权、
宣战权、
罢免权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史料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根据材料思考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①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等如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选出,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一届人大1954年9月①制定宪法;②选举国家领导人。标志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之探究小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1954年
组成:全国人大(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大
地位: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问题1:在1954年之前,哪个机构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呢?哪个文献发挥临时宪法性质的作用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问题2:为什么《共同纲领》发挥临时宪法性质的作用?为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史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
---《共同纲领》第一章第一条问题3: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是性质一样的法律文献吗?史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
---《共同纲领》第一章第一条史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
---《1954年宪法》第一章第一条《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献;
《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献。
  史料4: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解放军、全国总工会、青年团、全国妇联、学联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代表662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史料6:“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共同纲领》第二章第十二条史料5: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会议还决定新中国的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①、代表具有广泛性;
②、制定了《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
③、《共同纲领》的规定。问题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就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初步形成,那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与西方的多党制如美国的两党制是一回事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区别?1954年后的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组成最广泛性的爱国统一战线。自主学习史料7、毛泽东在1957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问题5:毛泽东为什么认为是“几个党好”,好在哪里?互相监督有利于保证民主,防止专制。问题探究之探究小结: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初步形成:1949年9月
组成: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地方委员会
地位:中国基本的政党制度
史料8:两会提案①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建议,高考重新回归全国统考,根据考生分数和生源所在地按比例分配高等教育资源。
②全国政协委员朱世增委员在“关于外语教育不宜过早的提案”中表示 “关于吁请停止在幼儿园、小学进行‘双语教学’” 。
③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生官表示,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监督中,监督其如何花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④ 四川省人大代表乌鲁西尔针对目前少数民族住房困难问题,提交了“少数民族住房解困工程”的议案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宜宾市85%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海拔700至1500米的偏远高寒山区,受地理环境限制,以及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 ⑤赵丽花等11位云南省人大代表提议:云南省应从人口较少民族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人口较少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特殊照顾。如独龙族只有6000多人
⑥海南省人大代表吉锋新认为,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成立海南民族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民族人才.海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一方面黎、苗、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近20%,而且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又居住在偏远山区,虽每年有近4000名少数民族高中生毕业,但能继续就读高校的不过40%,教育相对滞后;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③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同共同敌人的斗争中,自觉结成了一个民族整体。
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各民族团结合作的条件,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更创造团结合作的基础。我国实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选择。历史概念解读:
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史料9:“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1949年《共同纲领》第五十一条1947年5月
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10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65年9月
西藏自治区1958年10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3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实施 31245问题探究之探究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步形成:1947年5月
组成:5个省级自治区
100多个自治县(旗)
地位:中国基本的民族制度
问题探究:设计怎样的民主政治制度来确保全体中国人民不论党派、不论民族、不论地区都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构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民族制度基本政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一根二基”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确保民主党派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确保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历史的考验:
1、新中国主要是“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④确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 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DB3.第一次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论十大关系》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CC历史的考验5:
史料10、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少数民族自治区,都是自治,二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A 设立的区域不同。
B 自治的程度不同。
C 社会制度不同。
D 解决的问题不同。C中国梦,民主梦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