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生物选修1专题4.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同步训练
1.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实验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必须保持无关变量相同,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实验操作过程中除了自变量不同之外,无关变量应相同,所以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必须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故B正确;温度应是自变量,应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实验,故C错误;洗涤效果不仅与布料的大小、水的用量有关,还与洗衣粉的用量有关,并不是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故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酶制剂的应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2.如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研究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
B.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答案:C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分析曲线可知,本研究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A正确;随温度升高,曲线下降,说明本研究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B正确;.加酶洗衣粉曲线在t1时最低,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1,但普通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为t2,C错误;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因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而失活,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设计实验解决一些简单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3.下列为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其他的量均为无关变量,A正确;对照实验中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应加入等量的洗衣粉,B错误;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比30℃适宜,但不能确定其为最适温度,C错误;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高于普通洗衣粉,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设计实验解决一些简单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
A.酶对高温不敏感,但对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解析:解答:酶对高温、强酸、强碱都非常敏感,A错误;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能减少N、P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B错误;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C正确;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宜的温度和PH等环境条件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不需要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酶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5.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有利于环境保护
B.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不能反复使用
D.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答案:D
知识点: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能减少N、P等元素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等很多因素影响,也必然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B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没有被固定,不能反复使用,C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主要是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能迅速、彻底清除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下列衣料中不能用此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③⑤⑥
答案:A
知识点: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解析:解答:该洗衣粉中添加的是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因此,不能用于主要由蛋白质成分的衣物。毛织品和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此加酶洗衣粉洗涤。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加酶洗衣粉不含表面活性剂和水软化剂,不会污染环境
答案:C
知识点: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就是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A错误;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B错误;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和能忍受表面活性剂,但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仍然会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普通洗衣粉缺少酶,含有较高的氮和磷,会污染环境,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其中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A错误;该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B正确;pH会影响酶的活性,pH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地好于普通洗衣粉,C错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能洗涤毛料、羊毛等成分的衣物,并且洗衣粉用量也会影响洗涤的效果,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就是添加了固定化酶的洗衣粉
B.微生物培养基的各种组分均来源于动物原料
C.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并持续通氧制果醋
D.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就是添加了酶,没有固定化,因此不能反复利用;A错误.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它们不都是来源于动物原料;B错误.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30-35℃的环境中并持续通氧制果醋;C正确.腐乳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竞争关系;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包括纤维索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等
B.与斐林试剂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不需要灭菌,不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激素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答案:C
知识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蛋白酶等,故A正确;与斐林试剂相比,用尿糖试纸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故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灭菌,同时在培养基中还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故C错;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故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实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能使果汁变得澄清,但不能提高出汁率
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解析:解答:①果胶酶能使果汁变得澄清,从而提高出汁率,①错误;②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同细胞产生的酶不一定相同,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②错误;③果胶酶的作用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③正确;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产生果胶酶,④正确;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⑤错误;⑥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⑥正确;⑦果胶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其组成单位只能是氨基酸,⑦错误,所以,③④⑥正确,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的活性测定、以及酶的概念和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2. 加酶洗衣粉中含有的常见酶类为( )
A.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B.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纤维素酶
C.脂肪酶、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D.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肽酶
答案:A
知识点: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酶的特性,明确酶具有专一性;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13. 在洗涤剂中不能直接去除衣物污垢,但能增强洗涤效果的成分是( )
A.脂肪酶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表面活性物质
答案:C
知识点: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主要是使纤维素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得渗入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接触,最终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B正确;故选:C。
分析:考查加酶洗衣粉的成分及其作用,重在理解和识记。
14. 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对这个实验的评价.
正确的是( )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答案:A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A、据①分析未设置空白对照实验,A正确; B、无关变量是必备的,B错误; C、本实验自变量为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C错误 D、因变量为污渍根据消失程度能描述,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对照实验的原则。
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7℃
B.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化学本质相同
C.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催化脂肪酸和甘油水解
D.人体小肠中的纤维素酶和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最适pH不同
答案:B
知识点: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解析:解答:A、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主要是中温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在50°C左右,A错误;B、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C、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催化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C错误;D、人体小肠中没有纤维素酶,D错误故选。
分析:考查影响酶的活性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识记:酶的活性主要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在最适温度或pH值时,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pH过高或过低有可能使酶永久性的失活,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
16. 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普通的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N和P对河流的污染
B.加酶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强洗涤效果
C.在“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实验中,无关变量温度只要保证一致就不影响实验结果
D.加酶洗衣粉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否则可能影响洗涤效果
答案:C
知识点: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解析:解答:A、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相对较多,含磷的污水排放到水体中,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污染水体,而加酶洗衣粉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A正确;B、加酶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主要是使纤维素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得渗入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接触,最终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B正确;C、无关变量除了要相同,还要适宜,例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不同温度必将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C错误;D、加酶洗衣粉应放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否则可能影响洗涤效果,D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了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剂的制备方法;明确温度、PH等影响酶活性;能够区分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等,难度适中。
17. 加酶洗衣粉既能提高洗涤效果又能缩短洗涤时间而得到普及,洗衣粉中不包括的酶制剂是( )
A.蛋白酶 B.纤维素酶 C.淀粉酶 D.脂肪酶
答案:B
知识点: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解析:解答:加酶洗衣粉是利用酶的生物活性,分解蛋白质、油脂、淀粉等物质,含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故选:B。
分析:本题考察酶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活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8. 下面给出的措施中,不能达到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果汁产量目的是( )
A.适当增加果胶酶的用量
B.把果胶酶和果泥的混合物放到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C.对果胶酶固定化后再使用
D.用搅拌器对果泥进行充分的搅拌
答案:C
知识点:脂肪酶、蛋白酶的洗涤效果
解析:解答:A、适当增加果胶酶的用量可增大反应速度,提高果汁产量,A正确;B、果胶酶和果泥的混合物放到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可提供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果汁产量,B正确;C、对果胶酶固定化后再使用能使酶重复利用,但不能提高果汁产量,C错误;D、用搅拌器对果泥进行充分的搅拌了增加酶和底物的接触,提高果汁产量,D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果胶和果胶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19. 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变量控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实验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答案:B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应适宜且统一,A错误;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等都是无关变量,应统一,B正确;C、温度是自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不同,C错误;D、本实验中水量和布料也是无关变量,各组应保持相同,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0.下列关于果胶和果胶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汁制作过程中去除果胶有利于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
B.果胶酶具有专一性,能够分解果胶,不能分解纤维素
C.果胶酶并不特指某种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均能够产生果胶酶
答案:D
知识点:果胶酶的活性测定
解析:解答:A、在果汁生存中,果胶不仅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汁制作过程中去除果胶有利于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A正确;B、酶都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果胶酶具有专一性,能够分解果胶,不能分解纤维素,B正确;C、果胶酶并不特指某种酶,是能够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C正确;D、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均能够产生果胶酶,D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果胶酶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果胶和果胶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2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可以水解掉衣物中的蛋白质等有机污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粉中的酶制剂里含有的酶主要是 (列举两类),构成这些酶的基本单位是 。
(2)由上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
(3)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记录。
盆编号 洗涤物(等量) 洗涤温度 洗衣粉(等量) 水量 洗净所需时间
1 油污布 45 ℃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45 ℃ 普通 2 L 7 min
3 油污布 5 ℃ 加酶 2 L 9 min
4 油污布 5 ℃ 普通 2 L 8 min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最可能的原因是 。
(4)下列衣料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有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 。
答案:(1) 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氨基酸
(2)温度、碱性蛋白酶的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 0.6
(3)①对照、单一变量 ②酶失活
(4)②④
(5)用温水洗涤、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等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洗衣粉中的酶制剂里含有的酶主要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2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碱性蛋白酶的含量,因变量是去污力,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碱性蛋白酶的含量对去污力的影响。50℃时碱性蛋白酶含量为0.6%以后去污力不再变化,说明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0.6%。
(3)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及洗衣粉中是否加酶,因变量是洗涤效果,用洗净所需的时间表示;表中1与2(或3与4)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是否加酶对洗涤效果的影响;1与3(或2与4)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是温度对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②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则与第2组效果相当,可能是45℃的温度导致洗衣粉中的酶失活,因此洗涤效果与普通洗衣粉相当。
(4)上述衣料中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都含有蛋白质,接触到蛋白酶后会被催化分解,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温水洗涤、适当增加洗衣粉的用量均可以缩短洗净衣服所需的时间,均可提高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分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设计实验解决一些简单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22.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
组别 加入物质(等量) 洗衣粉(等量) 水温 褪污时间
1 油污布 普通 40 ℃
2 油污布 加酶 40 ℃
3 油污布 普通 5 ℃
4 油污布 加酶 5 ℃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加酶洗衣粉所含有的酶制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4)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
答案:(1)脂肪酶
(2)油污布的污染程度应基本相同、水质应相同、搅拌油污布的相关操作应相同(答出一点即可)
(3)玻璃棒搅拌油污布(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加酶洗衣粉中所含的脂肪酶分解油污布上的脂肪,使其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使污物容易从布料上脱落
(5)1和2 2和4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1)油脂中主要是脂质,根据酶的专一性应是添加脂肪酶。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加酶和温度外其余的都是无关变量如油污布的污染程度应基本相同、水质应相同、搅拌油污布的相关操作应相同。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油污布来实现。
(4)加酶洗衣粉去污的原理就是酶具有专一性,脂肪酶能分解油污布上的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使污物更容易从布料上脱落下来。
(5)要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的实验中应在合适的温度下是否加酶是自变量,组合是1和2。要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中应是都含有脂肪酶但实验温度应不同,故是2和4.
分析:本题考查酶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3.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①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②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③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_。
②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 ℃,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
(2)①45 ℃ ②酶的结构已遭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③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
(3)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是否经过加热,而洗衣粉中声称含有酶,故是为了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因为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
(2)①由图可知在45 ℃ 时催化效率最高,说明该温度是最适温度。
②后者不能恢复活性是因为在高温时酶的结构已经遭到破坏酶失去了活性。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率越高。
(3)丝质和羊毛衣料中主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如果用该酶洗涤的话会将蛋白质分解,破坏了衣料。
分析: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4.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 、 和
等四类。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 。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 。
注意事项
①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②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③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组别 洗涤物(等量) 洗涤温度 洗衣粉(等量) 水量 洗净所需时间
1 油污布 45℃ 加酶 2 L 4 min
2 油污布 45℃ 普通 2 L 7 min
3 油污布 5℃ 加酶 2 L 9 min
4 油污布 5℃ 普通 2 L 8 min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 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答案:(1)(碱性)脂肪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2)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的适宜温度范围
(4)①单一变量、对照(答对一项即可) ②洗衣粉中的酶变性或失效(答案合理即可)
(5)②④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1)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四类。
(2)碱性蛋白酶能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多肽。
(3)包装袋上注意事项③要求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的原因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的适宜温度范围。
(4)①从表格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来看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与2号对照说明酶已经失去了活性。
(5)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故毛织品、蚕丝织品等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衣料不能用含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
分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组别 10℃ 20℃ 30℃ 40℃ 50℃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答案:⑴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
⑵专一性
⑶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火
知识点: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解析:解答:⑴从表中数据可知,加入酶或者在相同酶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都能缩短去污的时间;血渍的成分含有蛋白质,油渍的成分有蛋白质和脂肪,因此甲组中加入蛋白酶,乙组中加入蛋白酶和脂肪酶。⑵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甲、乙两组的洗涤效果有差异。⑶若将甲、乙、丙三组处于80℃环境中,由于温度过高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火,没有催化作用,因此洗涤效果相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