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东南亚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 东南亚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4 08: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 东南亚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拉丁美洲 C.非洲 D.西亚
2.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特点的地区是(  )
A.马来群岛 B.中南半岛 C.日本群岛 D.印度半岛
3.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
A.大西洋、北冰洋 B.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
4.下面对东南亚旅游胜地景观图片的标注,其中有一个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
A.缅甸仰光大金塔 B.越南下龙湾
C.柬埔寨吴哥窟D.马来西亚婆罗浮屠
5.东南亚由哪两部分组成(  )
A.中南半岛 菲律宾群岛 B.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
C.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D.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6.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热量水分充足
7.水稻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原因是(  )
①气候湿热,适于水稻的生长
②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需求量大
③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河网密布,地势低平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沟壑纵横,崎岖不平
9.通过东南亚铁路线出口到中国的物资最有可能是(  )
A.稻米、天然橡胶 B.椰枣、椰子
C.稻米、花生 D.椰枣、棕榈油
10.某代表团元旦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中最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棉花、小麦 B.蔬菜、牛奶 C.橡胶、椰子 D.小麦、棕油
11.中南半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原因是(  )
①水流湍急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一艘满载农作物的货轮从东南亚出发,该货物最有可能是(  )
A.小麦 B.大豆 C.天然橡胶 D.乳制品
13.马六甲海峡是西亚、非洲石油运输到东亚的重要通道,它连接了(  )
A.印度洋与太平洋 B.太平洋与大西洋
C.大西洋与印度洋 D.太平洋与北冰洋
14.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的是(  )
A. B.
C. D.
15.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  )
A.沙漠风光,浩瀚无垠 B.峡湾幽深,冰川广布
C.街头足球,桑巴热舞 D.热带海滨,风光旖旎
16.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
A.四周高,中间低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势平坦 D.高原为主
17.2023年1月27日,携程发布《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跨境机票订单增长超4倍,东南亚成大赢家。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其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其北部与中国相接,路途耗时短
②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差异较大
③东南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④华人华侨较多,有文化认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东南亚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9.泰国的首都曼谷,水上市场繁荣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
A.终年高温 B.降水多,河网密布
C.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 D.水产品丰富
20.东南亚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原因不包括(  )
A.华人华侨集中 B.便于航运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大量劳动力“下南洋”谋生.他们中的多数人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被称为   .
22.   是中国在海外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23.将旅游名胜的序号填在国家后面的横线上。
①花园城市②水上市场③大金塔④下龙湾
新加坡    ;曼谷    ;仰光    ;越南    。
24.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本区居民绝大多数为   种人,由于地处   带,受湿热气候条件影响,人们习惯以   为主食.
25.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是分布在    的    气候和    的    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    ,降水    的特征,有利于    和    作物的生长。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6.读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为    洲,B为    洲,C为    洋,D为    洋.
(2)图中E海峡的名称是    海峡,它位于    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    洋与    洋之间的海上通道.
(3)东南亚的位置特征为    
A.“五海三地之地”B.“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无法说清楚
(4)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原因是这里的气候    土壤    ,对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2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的国际铁路,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更为密切。
材料二:中南半岛及中老铁路示意图(甲)和万象气候资料图(乙)。
(1)中南半岛地处印度洋与    洋之间;根据河流的流向推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该地区的河流    (有/无)结冰期。
(2)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合作称为    ;“一带一路”倡议给老挝带来了新机遇,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对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有哪些积极意义?   (至少写出两项)。
(3)由图乙判断,东南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中南半岛的水土流失严重,请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10ABBDC DBCAC 11--20DCADD BCDB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华人
22.东南亚
23.①;②;③;④。
24.中南;马来;黄色;热;水稻.
25.中南半岛;热带季风;马来群岛;热带雨林;高温;丰富;水稻;热带经济。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6.((1)亚;大洋;太平;印度;
(2)马六甲;马来;太平;印度;
(3)B;
(4)湿热;肥沃.
27.(1)太平;北高南低;无;(2)“南南合作”;促进中南半岛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善中南半岛交通条件(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利于人口流动,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文化交流);增加就业岗位;带动旅游业发展等;(3)热带季风气候;水稻;自然原因:雨季时间较长,雨量大(雨季降水集中);地形陡峭,坡度大。人为原因:大面积砍伐森林,过度破坏植被;大规模发展种植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