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中
国
古
代
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背景
1.明朝的建立
(2)建立
(1)全面改革官制
2.强化皇权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3)影响
(1)考试内容的变化
3.科举考试的变化
(2)行文格式的变化
(3)影响
(1)农业
4.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3)商业
①在地方
②在中央
朝代 阶段 贡 献
隋朝 创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朝 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宋朝 改革 发展
明朝 演变
八股取士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视考生。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科
举
制
的
发
展
史
明 朝 西 欧
商人们沉浸在买田置地、光宗耀祖的“尊贵”与满足之中 1602年由私人集资筹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诞生
以乡谊血缘为纽带的晋商、徽商的马帮叮当铃声响遍大江南北 荷兰东印度公司按股份分红,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它选出董事会,董事会再选出经理会;经理会主持日常事务
“无物不税,无处不税”的叫喊声响斥着街头巷尾、市集摊位;“片板不得下海”的告令贴遍渔村 荷兰东印度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享受特权,公司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保护商贸并管理殖民地
国
与
世
中
界
背景
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 荡,民不聊生。
元顺帝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背景
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
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末
元
农
民
背景
②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背景
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导致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就是在农民起义过程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成就霸业的。
起
义
朱
元
璋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真容之谜
个人名片
姓名:
别名:
民族:
生卒:
学历:
职业:
座右铭:
朱元璋
朱重八
汉
1328-1398
无文凭,曾自学过
放牛、和尚、造反、皇帝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历代帝王相“以唐太宗为最伟,明太祖为最奇”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背景
背景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庭困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无庙可归的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建立
大都
临清
济南
汴梁
开封
颍州
阜阳
凤阳东北
应天
南京
杭州
潼关
蕲水
浠水
大同
上都
正蓝旗东
渤
海
海
东
黄
河
大
江
江
长
刘福通
徐寿辉
郭子兴
朱元璋
濠州
刘福通
1356年,朱元
璋攻占集庆,改名
应天府。1368年在
此称帝,建立明朝
1368年秋,明军
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是如何实现华丽变身的呢?
时势造英雄
建立大明国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明史·地理志》
建立霸业后的烦恼
战火摧残的社会经济急待恢复,
农民起义和斗争仍在继续,
尖锐的阶级矛盾有待缓和,
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
明政权中由于胜利臣骄将悍,争权夺利。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建立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如何巩固统治,加强皇权?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建立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
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结合课文和材料,找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设
三
司
在地 方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中央
布政使司
( )
按察使司
( )
都指挥使司( )
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由中央任命,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行中书省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地方
分
封
诸
在地 方
②朱元璋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1370年起,朱元璋将其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藩王有极高的地位,拥有护卫军。朱元璋封王建藩的目的,就是要子孙共同维护朱姓天下。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地 方
在地方
王
明初藩王分封图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在中央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中央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
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 zhì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藏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材料体现出哪两种权力的矛盾?
相 权
皇 权
威胁
胡
惟
庸
案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在中央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中央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皇明祖训》
a.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在中央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皇帝
中书省
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中央
废相
群相
独相
在中央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中央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阅读材料思考:废除丞相制度有何弊端?
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
秦始皇
宋太祖
明太祖
秦代到明代丞相制度的演变
相权被削弱,
君主权力加强。
在中央
②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在中央
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五军都督府和 兵部都听命于皇帝, 五军都督府调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二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五
军
督
都
府
①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锦衣卫印
锦衣腰牌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职能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宋
濂
请
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东
厂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
厂
腰
牌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在中央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影响
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影响
想一想,朱元璋强化皇权有什么利弊得失?
在中央
影响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影响
使政治制度走向专制、僵化,君主专制弊端更加明显;扼杀政府官员的创造力、主动性;厂卫特务机构造成社会恐怖;总之,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利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统一。
弊
①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②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考试内容的变化
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行文格式的变化
影响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影响
以下哪一位参加明朝科举考试,将脱颖而出?
甲:喜欢标新立异,观点独道,想象丰富,
构思精妙。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
丙:富有才情,尤其是写诗词歌赋。
丁:记忆力强,能够一字不漏按照
《四书集注》上的观点答题。
影响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时期 45(件) 28 62﹪
隋唐时期 45(件) 32 71 ﹪
宋元时期 67(件) 38 57 ﹪
明清时期 472(件) 19 4 ﹪
①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明朝殿试情景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影响
②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引进经济作物——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农业
棉
纺
织
业
①棉纺织业
明朝青地蕃莲印花布
明初棉纺织业已渐有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全国人民主要的衣着材料。棉布生产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取代价昂的丝织品和产量少的麻制品的趋势。
明朝水蓝印金杂花绫
“凡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 。
制
瓷
业
②制瓷业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手工业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明代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2012年拍卖会成交价为6.3亿元人民币。
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2013年拍卖成交价为1.1亿人民币
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大罐,2007年拍卖会拍卖成交价为2970万元人民币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明朝《皇都积胜图》局部(北京市 容)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商业
仇英 《南都繁会图》局部(南京市容)
②出现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商业
徽商,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兴盛于明中叶以后,历时四百多年,清末民初,渐趋衰落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晋
商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
乔家大院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商业
乔家大院共313个房间,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的说法。
徽
商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徽商代表人物
第三单元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