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6-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6-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2 12: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课程标准: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中国何去何从?材料2:1978年5月《光明日报》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
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一)酝酿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主要内容:
(3)意义:1978年底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影响: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内容: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意义: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提出。材料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近来一些私营企业者患“百万恐惧症”,担心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百万资产之后,会使自己成为“阶级敌人”。这些私营企业主但凡涉及到资产问题,总是守口如瓶;有的已在悄悄地抽走资金,或找借口压缩生产规模,辞退雇工……
材料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国际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1989年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1)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国内:一些传统的思想,如姓社姓资论,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两难抉择。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2)邓小平为深化改革开放又作了怎样的努力?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一个铿锵的声音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时间:1992年10月内容: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党章》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实事求是;工作重心转移中共十二大(1982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1987年)社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四大(1992年)十五大(1997年)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个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国家统一:“一国两制”
3、社会主义建设外部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简而言之,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要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问题小 结邓小平
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解










进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