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达标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升,这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0℃物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可以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定向运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无关
B.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汤姆孙
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
D.液体蒸发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引起的
4.下列哪个标志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A. B.
C. D.
5.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 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 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
6.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量PM2.5尘粒在空中飞舞,这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乙图是“液体扩散”实验的装置,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应该是密度较小的水
C.海绵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7.下面列举了四位科学家和他们对应的重要成果,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帕斯卡——设计、演示了裂桶实验
B.牛顿——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
D.汤姆生——发现了质子
8.端午浓情,小洋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洋戴香囊。棕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
A.煮粽子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9.以下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 B.寒冬中雪花漫天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炒菜时香味四溢
10.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
二、多选题
11.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0为分子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 )
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它们之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C.两个分子间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0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两个分子间距离由极小逐渐增大到r0的过程中,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12.下列有关分子微观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玻璃板拉出水面瞬间,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图乙,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图丙,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混合均匀,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图丁,两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三、填空题
13.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14.2016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指出要强化核安全文化,原子弹就是利用 原理制造的一种对人类威胁极大的核武器,核能是一种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5.压缩汽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此时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 ;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易拉断,这表明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 (选填“引力”或“斥力”)。
16.甲流感病毒的直径仅为,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 (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为了消除病毒,我们常常要使用酒精消毒,在使用酒精时发现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后,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原因是分子间有 ,消毒过程中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做 ,“甲流病毒、原子核、飞沫”按空间尺度比较,最小的是 。
17.大量的实验证明:一切物质都是由 组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你会闻到香味,这是因为 .
18.三月底,合肥新站高新区少荃湖公园南岸,彩色油菜花迎风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 。
四、作图题
19.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相当于氦原子核),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 )
五、实验题
20.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会看到 杯中的墨水扩散快.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靠得很近,相互之间存在 ,才使得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由于分子间距小于1 nm时才能显现分子引力,所以从分子动理论角度来看,气体温度降低,其分子运动速度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压缩其体积分子间隔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将气体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可使气体液化.
21.请你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器材:硫酸铜溶液、食盐块、胶头滴管、烧杯、水、红墨水。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六、综合题
22.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 现象;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玻璃板的重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 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4)图戊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
23.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返回舱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着陆,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由航天员们讲授的“天宫课堂”,更是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
(1)“天宫”内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天宫”外的气压;
(2)在外太空,重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王亚平老师给冰墩墩施加一个力,冰墩墩动起来,当冰墩墩离开王亚平老师的手后,我们看到冰墩墩将保持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此现象可以证明 (选填“亚里士多德”或“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
(3)在“天宫课堂”第一次授课中,王亚平把纸做的小花放在水球上,小花就“盛开”了,那是因为纸和水分子间存在着 力;
(4)我国空间站运行的圆形轨道半径约为6700km,以约7.5km/s的飞行速度绕地球运行,则空间站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 (选填“0.5”、“1.5”或“3”)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航天员乘组共绕飞地球约 (选填“300”、“3000”或“30000”)圈。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大气压的作用结果,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升,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无规则运动之中,故0℃物质的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详解】由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隙,所以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的进入对方,即扩散现象,所以扩散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正确;
扩散现象与分子的引力和斥力无关,故AB错误;
分子是无规则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故A错误;
B.卢瑟福是第一个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故B错误;
C.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所以分子不是微观世界界中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
D.液体蒸发的实质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由图可知,是禁止鸣笛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是限速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是禁止吸烟,因烟雾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导致别人吸二手烟,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是限重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相类似,是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
故选B。
6.D
【详解】A.分子直径很小,大约只有10-10m,PM2.5尘粒不是分子,故A错误;
B.液体扩散实验中,为了避免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量筒底部应该放密度比水大的硫酸铜溶液,故B错误;
C.分子很小,分子间间隙也很小,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内部疏松多孔,不是分子间隙,故C错误;
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帕斯卡通过“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故A正确;
B.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B错误;
C.汤姆生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故C错误;
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小洋给奶奶剥粽子时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说明粽子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闻到了;奶奶给小洋戴香囊,闻到了药的香味,说明药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寒冬中雪花漫天、扫地时尘土飞扬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C不符合题意;
D.炒菜时香味四溢,是炒菜时的含香味的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B.我国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 和春天柳絮漫天飞舞都是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受力而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端午节,粽叶飘香是由于粽叶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跑到了周围空气中,进入到了人的鼻子,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11.CD
【详解】A.由图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要大于斥力,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两个分子间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0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引力增加的大,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两个分子间距离由极小逐渐增大到r0的过程中,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但引力减小的快,斥力减小的慢,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D正确。
故选CD。
12.BCD
【详解】A.图甲中玻璃板拉出水面瞬间,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错误;
B.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图乙中酒精与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故B正确;
C.图丙中抽去玻璃板,两瓶气体混合均匀,是因为分子在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导致的,故C正确;
D.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图丁中两表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故D正确。
故选BCD。
13. 引力 斥力
【详解】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块表面干净的光滑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证明了物体的分子间有引力;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14. 核裂变 不可再生
【分析】原子弹是利用铀和钚等较容易裂变的重原子核在核裂变瞬间可以发出巨大能量的原理而发生爆炸的,原子弹利用的是不可控的链式反应.
核能是矿物能源,不是可再生资源.
【详解】原子弹是利用较容易裂变的重原子核在核裂变瞬间可以发出巨大能量的原理而发生爆炸的,是一种对人类威胁极大的核武器;
核能是矿物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5. 斥力 引力
【详解】[1]压缩汽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2]用力拉铁丝,铁丝不容易被拉断,分子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此时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
16. 不是 间隙 无规则运动 原子核
【详解】[1]飞沫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属于宏观物质,所以飞沫的传播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扩散。
[2]在使用酒精时发现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后,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酒精和水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会相互进入对方分子的间隙中。
[3]消毒过程中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扩散现象,说明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有:原子核<甲流病毒<飞沫,故最小的是原子核。
17. 分子 引 斥 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详解】由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可知,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间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引力和斥力永远同时存在;
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会闻到香味,是因为香水分子在空气中扩散,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所致.
18.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彩色油菜花迎风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9.
【详解】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的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据此可画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点睛: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推翻了原子“枣糕模型”,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明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及结论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0. 热水 引力 变小 变小
【详解】解答: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冷水温度低,分子运动慢,所以热水杯中墨水扩散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慢,这个实验表明扩散是快慢与温度有关.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是因为它们分子靠得很近,相互之间存在引力;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度越小,压缩气体的体积,分子间隔会变小,从而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将气体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可使气体液化.
【点睛】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分子运动越快,分子间有引力也有斥力,分子之间有间隔.
21.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1]需要选用的器材为:烧杯、水、胶头滴管、红墨水。
(2)[2]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烧杯中倒入适量水;②取胶头滴管吸入红墨水;③在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④观察现象。
22. 扩散 大于 小于 引力
【详解】(1)[1]图甲: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
(2)[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3]图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4]图戊: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3. 大于 匀速直线运动 亚里士多德 引力 1.5 3000
【详解】(1)[1]“天宫”内气压和地表气压差不多,而“天宫”外是真空,没有气压,因此“天宫”内气压大于“天宫”外气压。
(2)[2][3]冰墩墩动起来后离开王亚平老师的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此现象证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而亚里士多德说: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此现象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
(3)[4]因为水球表面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小花在水球上,会由于纸和水分子间的引力而“盛开”。
(4)[5]由题意可知,我国空间站运行的圆形轨道半径约为
r=6700km=6.7×106m
则空间站绕地球一周的周长
s=2r=2×3.14×6.7×106m≈4.21×107m
空间站的飞行速度
v=7.5km/s=7.5×103m/s
则空间站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
所以,空间站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1.5h。
[6]从2021年10月16日到2022年4月16日,空间站绕地运行时间为6个月,即
t′=6×30×24h=4320h
空间站绕地一周所用时间约为1.5h,则4320h绕地约
(圈)
所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航天员乘组共绕飞地球约3000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