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9-22 08: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主要内容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物种的概念下列组合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判断的依据是什麽? 物种的概念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如: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物种,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结婚,都能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再如:所有的马是一个物种,所有的驴也是一个物种。但马和驴不是一个物种,因为马与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没有生殖能力。驴马骡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的个体不能自由
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虎狮虎兽狮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东北虎华南虎隔离:不同种群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隔离和物种的形成又有何关系呢?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在一个山谷中,生活着一个鼠种群。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爆发,在山谷中形成了一条汹涌的大河。将整个鼠种群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它们为什么会大不相同?还能算是同一个物种吗?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阅读教材P120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2.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无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什麽影响?3.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加拉帕格斯群岛不同种地雀形成图解原始地雀分布于不同岛屿上(地理隔离)各地雀种群出现不同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同种群间无基因交流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同变化各岛屿环境不同,自然选择导致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有所差异长此以往,不同种群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最终产生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物种的形成方式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原种变

1变

2变异
类型1变异
类型2新种1新种2物种的形成方式物种的形成都需要地理隔离吗?
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
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技能训练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1、在假设甲和假说乙中,湖泊I和湖泊II中的两种鱼的祖先各是哪种鱼?1、假说甲: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假说乙:湖I中的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II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发生混杂在一起。
2、关于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种群的形成,假说甲和假说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假说甲没有考虑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也没有考虑洪水的作用。
3、DNA分析表明,湖泊I中红褐色鱼与湖泊II中的红褐色鱼亲缘关系最近,这一证据支持哪个假说?
3、这一证据支持假说乙。
4、什么证据可以帮助你确定湖泊I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是一个物种?
4、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基础题
1.(1)√;(2)√;(3)√。
2.生活在峡谷北侧的种群发生了突变,由于突变的随机性,同样的突变没有发生在峡谷南侧的种群中。由于这两个种群被河流隔开,彼此没有交配的机会,也就是没有基因的交流,所以两个种群发生明显的分化,有可能演变成两个物种。拓展题
提示:雄虎和雌狮杂交生出的后代是虎狮兽,雄狮和雌虎杂交生出的后代是狮虎兽。目前还没有虎狮兽和狮虎兽交配并生出可育后代的证据。
对人们让虎和狮杂交生出更具观赏价值后代的做法,学生可自由发表看法。
补充资料:1981年,世界首例狮虎兽诞生于法国,2001年病死。2002年8月22日,我国首例虎狮兽在南京红山动物园降生,仅7 d就夭折了。2002年9月2日,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动物乐园降生了3只虎狮兽,仅1只成活。2003年3月27日,在湖南长沙世界之窗降生了1只虎狮兽。国内还有从国外引进狮虎兽进行饲养、供游人观赏的事例。对于让虎和狮杂交的做法,有专家认为这在科学研究上价值不大,但是在商业上具有一定价值。有专家认为,对待野生珍稀动物,人类最应当做的是进行保护,让它们自然繁殖,而不是人为改变其自然繁殖体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同进化资料1:达尔文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矩,花矩的顶端贮存着花蜜,可以为传粉的昆虫提供食物。他认为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否则这种花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传粉,这一物种也就不可能存在。5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共同进化资料2: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中。
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而且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圈的进化出现
臭氧层有氧
环境产生氧气需氧
生物陆生
生物共同进化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现象。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基因多样性——物种的个体数量多,个体 之间的差异大,构成基因库的基因种类多。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已经被人类记录的物种约有200万种左右。估计现在全世界生存着约500~1000万种生物,许多还没有被人类所发现。
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物种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生物的进化历程1、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35亿年前的古细菌化石。
2、在距今35~15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 主要是海洋中的种数不多的蓝藻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3、在距约今15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出现了有性生殖,生物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生物的进化历程4、在距今约5.7~5.0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中有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物种爆发迅速形成,这就是著名的寒武纪大爆发。大量的动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使生态系统更加复杂,也促进了植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历程5、大约在距今4亿年前,一些海洋植物开始适应陆地生活,形成原始的陆生植物,主要是蕨类植物。随后才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原始的两栖类。
6、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的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先后扮演生产者的主角,鸟类、哺乳类等成为地球占优势的动物类群,逐渐形成复杂多样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仔细观察左图,讨论以下问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厌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在寒武纪出现的,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是植物,否则动物登陆后就会饿死。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当时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生物都生活在海洋中。
5、恐龙是什么时候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恐龙是在中生代后期绝灭的。物种绝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复杂的。恐龙的绝灭有利于哺乳动物的繁盛。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还存在争论:
1、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2、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基因突变并不是都是中性的,有些基因突变反映在个体的性状上,与环境相适应的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否认自然选择的作用。
关于物种的形成是否是渐变也还存在着争。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基础题
1.(1)√;(2)×;(3)×。
2.C。
3.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拓展题
1.提示:假如那样,生物界纷繁复杂的现象就很难用统一的观点和理论来解释,作为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的进化观点将难以建立,生物学就不可能形成现在这样一个科学的框架体系,学习生物学将缺少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和统领。
2.提示: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化指的是生物界的历史演变;如果把进化看做由各种生物表演的一部历史剧,那么,上演这部历史剧的舞台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物种进化的表演受舞台背景的制约,舞台背景也要与上演的内容相协调。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
2.×。
3.×。
4.√。
选择题
1.A。
2.C。画概念图
二、知识迁移
1.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因为未出现生殖隔离。
2.参见第1节对细菌抗药性的解释。
三、技能应用
提示:中间体色可能与环境色彩较接近,这样的个体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多,相应的基因型频率较高。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中间体色个体较多。四、思维拓展
1.不一定。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例如,海洋中的生物登陆后,形成许多新物种,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但是不能说这些新物种比海洋藻类的适应能力强。
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往往更多,这与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的杂交育种等措施有关。
3.提示:假如达尔文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可能会摒弃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