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
【课 时】一课时
【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简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2)理解“一边倒”的必要性;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外交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读新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新中国,用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外交成就,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外交是内政的延申,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国家利益影响。
(2)通过学习周恩来总理参加的各类外交活动,领略伟人宽容、睿智、敏锐洞察力,从而展现大国外交的风采,增强学生的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教学重点】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如何理解外交政策的变化以国家利益为核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形容周恩来小诗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诞辰 120 周年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外交官,围绕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学习本节课内容。 平常学生们更熟悉以总理身份出现的周恩来,以外交部部长的身份出现,学生们充满好奇。 提高学生的兴趣,带着好奇感和探索感走进本节课。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一、周恩来外交事业的开启——中国外交方针的支持者1、出示周恩来的话语让学生思考近代外交和新中国的外交;2、出示三则文字材料使学生初步认识三大政策;3、出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表格,让学生归纳并自主完成4、提出问题:有没有可能建立中美苏三角外交关系?根据所学知识,为什么?外交政策的制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二、周恩来外交事业的活动之一 ——冲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政策的见证者出示表格和文字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大使任职主要去向?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官数量的会增长?第三部分三、周恩来外交事业的活动之二——新中国外交成熟的奠基者1954——1957年中国外交官增长为什么会迎来小高峰?在此基础上出示中国外交思想转变的资料。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羔羊”对“大象”的恐惧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了消除“羔羊”的恐惧,“大象”做了什么努力?认识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及内容,并加深理解外交政策指定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展示2019年中国建交的第180个国家,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和价值。第四部分周恩来外交事业的活动之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推动者1、文字材料及参加日内瓦会议的图片,以此图片讲述美国记者鲍大可的描述。接着提问,这次会议的特点什么?会议主题?中国贡献及意义?2、、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能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3.图片展示万隆会议期间,各方面人士请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以及当时人对周恩来的描述,使学生走进伟人、感受伟人。第五部分走近伟人展示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资料现今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来越大,假如你是外交官,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出示外交官的言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读完史料。同时进行简要的归纳出旧中国外交:屈辱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和平,结合课本108-109页,理解三个具体的外交方针的含义、意义。通过3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边倒”是维护独立自主的手段、策略,最后归纳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由感性到理性。在精读细读课本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外交官的活动受国家关系影响以及同苏联建交的意义。学生分析后,教师进一步强调:外交理念的转变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再次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最终完善:1955年亚非国际(万隆)会议上。)及语言的修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2、①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②从大局出发,强调合作,符合各国利益,因此得到赞扬和拥护。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彰显“立德树人”目标。 同时合理运用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培养阅读、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批判质疑思维。展示图片、史料以及相关史料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结合史料以及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感,从而加深体会。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自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性的历史思维能力,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的新课程理念。
课堂小结 回顾周恩来教过初期的外交活动,概括一下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作业 练习题以及给周恩来写小传(100字左右)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周恩来的外交活动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以人物串联历史事件,以问题为导向,尽自己所能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本课。但在上课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自己有所不足,以人物为线索,最终落脚点在家国情怀,本人的语言情感启发没有完全到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和平自主的外交方针
国家利益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