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时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时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18:2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2 周总理,你在哪里
【基础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征途( )    辛勤( )
辽阔( ) 伐木( )
松涛( ) 世代( )
2选词填空。
(1)  (露营 宿营 野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2)你不见  (海军 海防 边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3)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  (停息 休息 停留)!
(4)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  (呼喊 呼唤 呼叫)。
【素养作业】
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回答问题。
3“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
4全诗是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
5“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
6诗中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遍布整个世界,最终回到了哪里 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7在周恩来总理125周年诞辰之际,各地开展了纪念活动。学校要求大家写几句最想对周恩来总理说的话,你想对周总理说什么
【拓展作业】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生 别 死 离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那赤色的旗儿飞扬,
却不用血来染他,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
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
永别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
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
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
血儿滴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
还要努力为死,
便永别了又算什么
1922年3月
【注】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先驱黄爱被湖南军阀赵恒惕逮捕,惨死在长沙浏阳门外。周恩来在德国听闻噩耗,无比悲愤,提笔写下了这首壮丽诗篇。
8这首诗歌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着从中找出一例,并体会其作用。
9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这是一首壮志撼山岳、豪气贯长虹的伟大诗篇,像这样笑谈生死、催人奋进的诗篇还有很多,请试着写出其中的两句。
参考答案
【基础作业】
1.zhēnɡ qín kuò fá tāo shì
2.(1)宿营
(2)海防
(3)停息
(4)呼唤
【素养作业】
3.祖国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中南海,政治局。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山谷、大地、松涛、海浪等的回答说明周总理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5.破折号起到了声音延长的作用。
6.回到了祖国的心脏——北京。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工作的地方,他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活在全国人民的心坎上。
7.示例:敬爱的周总理,您好!您的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这盛世,如您所愿。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以您为榜样,将来像您一样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
【拓展作业】
8.诗人将“壮烈的死”和“苟且的生”加以对比,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剥削阶级的生存哲学,热情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生死观。
9.这首诗歌不仅歌颂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精神,而且表达了诗人相信革命必将胜利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坚定决心。
10.示例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