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范进中举
【基础作业】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②文中人物滑j ī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③然而在笑中却隐含着深刻的内涵,范进一贫如洗,却坚持考科举,多年的心愿一朝达成,却“喜极而疯”,真是绝妙的讽刺。④书中的人物皆可笑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些不kān入目的外表,而是在那个腐朽的制度下失去了自由的灵魂。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滑j ī 不kān 入目
(2)语段中第 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修改意见: 。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第④句属于 复句。
2选词填空。
(1)屠户横披了衣服, (A.挺 B.鼓 C.腆)着肚子去了。
(2)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 (A.跌
B.歇 C.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
(3)屠户把银子 (A.拿 B.捏 C.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A.伸 B.舒 C.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道:“……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A.收 B.缩 C.放)了回去,往腰里 (A.揣 B.塞 C.放)……
3请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
②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
③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
4学了《范进中举》后,有人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完成下联。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
【素养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范进中举之后
①自范进中举之后,有许多人都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实在没有什么送的破落户,便投身到他家为仆,这下范进家奴仆、ㄚ鬟都有了,钱财更不消说。上次张乡绅奉送了东门大街上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现在又来催着搬家。搬进新房后,一连三天,唱戏、摆酒、请客,好不热闹。到第四天,范进的母亲走进房内,看见儿媳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煅裙,正督率着家人、丫鬟等涮洗碗盏杯箸。老太太心疼这些精细贵重的餐具,连忙嘱咐:“你们要仔细些,这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不要弄坏了。”儿媳妇答:“老太太,这哪里是别人的,全都是您老人家的了。”老太太一听,把个细瓷碗盏和银镶的杯盘一件一件地看了个遍,不禁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这一声大笑非同小可,老太太顿时往后便跌倒,一口痰忽往上涌,便不省人事。此时家里的人都慌作一团,忙请老爷进来。范进跑步进来连喊母亲不应,将老太太抬放床上,随即请来郎中,郎中说此病不可治了。又连请了几个郎中,都是如此说,这下范进更加发慌了,夫妻二人一边哭一边准备后事。时近黄昏,老太太奄奄一息,溘然而逝。
②范老太太的丧事一如富豪人家样要办七七四十九天,每七天还要专门祭奠一次,叫作“理七”,并请大寺众僧人来念经,追荐老太太升天,全城乡绅及有身份的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吊唁。张老爷和周老爷也在那里担当起了招待的事务。这正所谓一人中举,全家沾光,一荣俱荣。老太太的丧事办得是如此的体面红火,就连范进的媳妇、胡屠户的女儿,原是一个长着一双红镶边眼睛,一窝黄头发,连鞋也没有一双,夏天抱着一双麻窝子,歪腿烂脚的,如今也做了夫人,穿着讲究,好不体面。
③光阴易逝,范举人家的丧事已办完,出门去各家谢了孝。一天,张乡绅来访,二人于一个小书房里叙话。张乡绅谈到范老伯母的丧事误了会试之事,想必是等祖坟安葬了才定日期。范进说今年山向不利,要等来年秋天举行,但一切费用较大,怕不够敷出。张乡绅帮其算了一下,包括为死者买一官衔的“铭旌”,请地位高的人写墓志,请风水先生看地脉等共需三百多两银子。怎么办 张静斋劝范进到外地去筹措。其实,张乡绅早就想好了一个去处,那便是广东高要县,县令汤奉是范进的老师,也是张乡绅的世叔。两人相约去问候。“高要地方肥美,或可秋风一二”,从张乡绅的口中便知此去意在“打秋风”——借口探望,献媚权,以谋取馈赠。于是约定日期,带了奴仆,取道向高要县进发。路上互相商量:一来见老师,二来老夫人的墓志,要借汤公的官衔名字。到了县城,恰逢汤公下乡去了,二人只得在关帝庙里坐下歇息喝茶。此时走进一人,这便是严贡生,自称与汤公是极好的朋友,忙命家人提一盒食,又提一瓶酒。打开盒盖,九个盘子,都是鸡、鸭、糟鱼、火腿之类。酒席间严贡生炫耀自己是如何被汤公看中赏识,并说高要是广东出名的县,一年之中,各种钱粮税收不下万金,像汤公这样,也可达八千金。
④汤知县终于回来了。二人于宅门投进名帖,一写“门生范进”,一写“世侄张师陆”。汤公心想,这张某屡次来打秋风,真是讨厌,但这次新中的门生来见,不好回绝,忙叫快请。二人进来,汤公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共叙阔别之情,又把范进的文章称赞了一番。然后共进后堂,摆上酒席。只见席上是燕窝、鸡、鸭,还有广东出的鱿鱼之类。餐具用的都是银镶杯箸。此时范进退前缩后不举杯,汤知县不解其故。张静斋忙解释说范进因有孝在身而不用这个杯,但换了瓷杯,一双象牙筷,范进仍不肯举;随即换了一双白色竹筷,方才罢了。汤知县心想,居丧如此尽礼,如果不用荤酒,我还没有另做准备。正在纳闷,只见范进在燕窝里执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到嘴里,这才放了心。
(有删改)
5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6请用一个俗语来替换第②段中的画波浪线的句子。
7试比较一下课文范进中举发疯和本文第①段老太太高兴而死的异同之处。
8结合本文和课文的内容,简要谈谈中举后的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拓展作业】
9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吴敬梓善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 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 。
(2)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
相 关 回 目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3)许多成语与科举考试有关,请你至少写出两个。
参考答案
23.范进中举
【基础作业】
1.(1)稽 堪
(2)① 将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3)“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应改为“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
(4)并列
2.(1)C
(2)C
(3)C B B A
3.比喻 夸张 借代
4.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素养作业】
5.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老太太知道细瓷碗盏和银镶的杯盘属于自己后,兴奋地不省人事的场景。
6.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7.异:范进是因为热衷科举、追求功名而疯,而老太太是因为家庭条件、地位的提升而高兴致死。同:在本质上,他们或疯或死都是因为贪图功名利禄、被利欲熏心。这两个细节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可悲和可怜。
8.中举后的范进是一个趋炎附势、贪图名利、阿谀奉承之人,表现在接受张乡绅一所三进三间的空房;为老太太办了盛大的丧事;和张乡绅到汤知县那里去献媚,以谋取馈赠;在汤知县家里用餐时故意推辞。
【拓展作业】
9.(1)严监生(或“严致和”) 严贡生(或“严致中”)
(2)示例一:杭州诗会上,结识了一群斗方名士,受他们的影响,匡超人沽名钓誉,逐渐丢失了纯朴善良的心性。
示例二:在潘三的带领下,匡超人伪造文书、替人代考,大敛钱财,失格失德。
示例三:匡超人逼妻回乡,隐瞒婚史,进京别娶,攀附权贵,背信弃义,丧失做人的底线。
示例四:潘三入狱,匡超人拒绝探望,薄情寡义,令人不齿。
(3)示例: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名落孙山、五子登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