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卷六 古代诗歌鉴赏+散文阅读
(90分钟 100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垓 下 怀 古
栖 一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颔联化用项羽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项羽兵败的惋惜,让人沉思。
B.颈联既描绘出垓下之战的残酷,又写出项羽英雄末路的凄怆之情。
C.尾联充满激情,有荡气回肠之感,也充满对世事多变的无奈感叹。
D.全诗一唱三叹,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文笔深沉悲壮。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怀古伤今之作。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谒 巫 山 庙
薛 涛①
乱猿啼处访高唐②,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③。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注】①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遭受人生打击后,迫于生计,16岁无奈加入乐籍。这首诗写于贞元初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早闻薛涛大名,第一次见面,就让她当场赋诗,题目不限。薛涛略微思索,就写出了这首诗。②高唐:观名,此处指巫山庙。③襄王:楚襄王。宋玉告诉襄王楚怀王夜梦巫山神女的故事,襄王不胜神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用于表达悲伤之情,诗中“猿啼”开篇就营造了凄凉的气氛。
B.宋玉与楚襄王同是楚国人,此处引用二人的典故,更增加了高唐观的历史韵味。
C.楚襄王羡慕楚怀王夜梦神女,最终贪欢亡国,诗人对此既有慨叹又暗含规劝之意。
D.诗歌用语对仗工整,且富有音韵的美感,感情表达直白,“惆怅”一词直陈心迹。
4.本诗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景物描写都如画境,两位诗人写法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11分)
萤
张舜民
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
但取见时增意思,莫嫌生处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乱,天黑偏能雨里飞。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归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开篇“我”欣慰于流萤多情,它们读懂“我”的心意,穿帘落在“我”的衣襟上。
B.结尾“我”嗔怪流萤无情,它们明知“我”将离开却偏来牵惹愁思,加重离愁。
C.诗人将个性风采和主观感彩融入流萤中,使诗歌物我交融,情志深沉。
D.诗人虽有迁客之意,但对社会人生有更多思考,闪烁理性光芒,给人启迪。
6.这首诗中的流萤形象丰富鲜明,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11分)
临 江 仙①
辛弃疾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②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③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注】①词人罢官闲居时,与朋友一起游园后写下了此词。②井床:井栏。③乌丝:印有墨线的纸。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上阕意象密集,富有季节特征,如“莺啼”“高树”“井床”等。
B.上阕有白天所见,也有入夜后的情景。视听结合,层次清晰。
C.“碧草……兰亭”两句,描写了在春日和朋友聚会宴饮的景象。
D.最后两句写花朵伸进了窗棂之中,因为是雨后,花朵湿漉漉的。
8.有人评价此词描写了一个“孤独的灵魂”,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分)
二、散文阅读(5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8分)
播种的手掌
李雪峰
鹧鸪在四围的山顶上长一声短一声鸣叫的时候,清明就来临了。这时候,一切都显得清润而明亮,洒落的阳光是清润的。粉白的杏花、绯红的桃花以及雪白的梨花已相继落幕,鹅黄的新芽刚刚在枝头上颤颤巍巍绽开它们的叶片。那叶片是清润而明亮的,叶脉透亮,每一个新芽都盈满了仿佛要蓬勃涌出的朝气,而叶片,一枚一枚闪闪发亮,那些细微的绒毛在阳光和微风里,轻轻扑闪着一团一团青白氤氲的光芒。
当然,村庄人这时节是没有闲暇来驻足这些的,河边育秧的母田已经施肥松壤平整完毕,像一张张焕然一新的阳光产床,期待母亲们去一把把布种稻禾。麦田里匍匐的一望无际的麦苗已经在尝试着挺起腰身,它们等待着母亲们去松土和锄去杂草。而山坡上,红薯垄已经一道一道顺势拢起,它们需要母亲们去一棵一棵地栽种。除了这些禾苗庄稼,母亲们还要揣摩着房前屋后的菜畦里,哪一畦要育葱秧,哪一畦要种油菜或菠菜,哪一畦要栽洋葱或番茄,还有辣椒、黄瓜、西葫芦、莴苣,甚至鸡毛菜、娃娃菜等。
年年清明将临时,我的母亲就像村子里所有的母亲一样,东山顶上的启明星还银钉一样铆在混沌的天幕上,打鸣的公鸡还没有叫第五声呢,她就窸窸窣窣起床了,吱呀一声轻轻推开院门,荷锄挑担就钻进了黑魆魆的夜色深处。撒下粪土,然后仔细地深挖深翻,再一一取沟,扒平,每一片菜畦就像是一片松软的产床,等待母亲温润地一一播种。
我喜欢母亲播种的样子。在稻田的母田播种水稻时,她手提着一个细密的箩筐,高高站在母田的田垄上,母田里的水干净又明亮,就像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天光云影都徘徊在那一面镜子里。母亲的影子也映在那一片天光云影里,她不断跟着风向变换着她站立的位置,直到她感觉到自己正好站立在上风口,并且风速很徐缓的时候,母亲才不慌不忙地从筐里抓起一把稻种来,但她并没有急于撒播,总是把稻种紧紧握在掌心里,徐徐缓上几口气,定了定神,才顺着风势高高地扬手一撒,那些稻种在金黄的阳光映照下,就像一粒粒的金粒,闪烁着一片金光,在天空中不疾不徐地飞翔几米后,才簌簌地散落进银光熠熠的母田里,在母田宁静的水面上,溅起微雨一般一片微微的银色水花。撒第二把、第三把时,母亲照例要把稻种紧紧握在自己的掌心一阵子。我问母亲怎么这么慢,接二连三一撒不就完了吗 母亲笑笑说,傻孩子,多握一会儿,人的体暖就传给种子了,有了体暖的种子,就有了神性,发芽更快,长得更壮。
播种瓜果,母亲也一样,播种之前,她总是紧紧地把种子攥在自己的掌心里,不慌不忙地攥上三五分钟,才小心翼翼地把种子埋进弥漫着浓浓腥香的泥土里,就像播种下自己的祈愿和幻想。
母亲每年种的庄稼和瓜果菜蔬都比邻家长得好,大葱能长到齐腰身高,葱白两三尺长,黑油菜墨绿墨绿的,肥得几乎要滴出油来。番茄和辣椒结得一嘟噜一嘟噜的,黄瓜和豆角又长又大,微风吹来,在架上微微地随风打荡。尤其是我家的南瓜,牛腿南瓜果然长得赛过牛腿,磨盘南瓜大得如圆桌,往往一个南瓜就把我压得走路都趔趔趄趄的,一个银白的大冬瓜,常常需要我和弟弟一起才能抬回来。母亲播种的瓜果菜蔬,不仅长得葱茏,而且十分鲜美,菠菜、油菜、莴苣、莜麦菜、小白菜质地绵柔,让我们往往唇齿留香,黄瓜、西葫芦、南瓜、冬瓜皮薄肉厚,餐餐让我们意犹未尽。
村庄里的父母们收收种种忙忙碌碌,自然,我们村庄里的孩子也是闲不着手脚的,上山打猪草,下河淘洗菜蔬,放羊、喂猪、牧牛,小腿小胳膊上也往往是泥沙粘满一身。劳累归劳累,在山野间穿梭,我们常常也是有意外之乐的,譬如在绿海似的玉米林深处,我们意外发现了一棵弯弯扭扭的西瓜秧,并且西瓜秧已经结出了几个鸡蛋大小的瓜蛋。我们乐不可支,共同坚守着这个庄稼深处的秘密,隔上三五天便结伴神神秘秘地去探头探脑看那几个瓜蛋,是否又长大了一圈 是否已经接近成熟了 直到有一天它终于成熟了,我们摘下它,炫耀地盘腿坐在村口的古皂角树下,夸张地一个一个切开它们,又十分夸张地分食它们。村里的人见了,有人打趣我们“又摸了谁家瓜棚的瓜了 ”但更多的人只是淡淡地笑笑。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每每清明节前,我都会想起母亲那双播种的手。她在春天把经过她掌心温暖过的种子撒向村庄周围的丰腴土地,撒向房前屋后的菜畦,撒向田垄和沟畔,撒向岁月和流年,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带着母亲的脉跳,都带着母亲的体暖,都怀揣着母亲春种秋收的朴素梦想。金秋时节,又被母亲们用双手温热地迎接回村庄里来,母亲的双手就是它们生生世世繁衍的故乡。
而我,是母亲的手掌播种的人。母亲的手掌就是我们的故乡,掌纹,就是我一生的山川大地;母亲的温热,就是我生命的温热;母亲的脉跳,就是我出发和回归的召唤。
(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文章开篇描写了清明的景色,写出了村庄独有的魅力,母亲和村庄里的人一样,热爱家乡,在故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B.文章第二、三段写到母亲到处耕种,不仅写出了母亲的细心和勤劳,也为后文写“我”对母亲播种的细致观察做了铺垫。
C.文中对稻田母田的描写,既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水乡播种时节自然环境的特点,又直接写出“我”与母亲积极乐观的心态。
D.文章对“我”和小伙伴们吃瓜的描写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气息,如“炫耀地盘腿坐在……树下”,“夸张地”切瓜和吃瓜。
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写“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B.作者在结构文章时,以母亲播种为主线,脉络清晰,在回忆中叙述与母亲播种相关的事件,形散神聚,结构紧密。
C.文章从村外写到村里,又从村里写到村外,不断地变换空间,既全方位地展现了家乡的美,又写出了母亲的“勤”。
D.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母亲”是“我”一生的牵挂,意蕴丰富,一指生“我”养“我”的母亲;二指哺育“我”成长的故乡。
11.文章围绕着“播种的手掌”展开,表达了哪些情感 (9分)
12.本文语言清新明快,请加以分析。(9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8分)
文本一:
春走老山界
谭 谈
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着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原名红云山,每当旭日东升时,山顶红云翻滚,山涧瀑布有如丹霞升腾,深秋时节,满山红叶,一片灿烂,因此得名。更名舜皇山是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此山一条修炼多年的孽龙得道后,作恶多端,荼毒生灵,轩辕黄帝的后裔舜帝巡山到此,决心为民除妖。他得天神之助,浴血奋战,几经劫难,终于除去孽龙。人们为纪念舜皇功德,将此山更名舜皇山。历史前行,朝代更迭。我们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里,有过多少帝皇啊!浩浩华夏大地上,又有多少名山胜地。而用帝皇命名的山,仅此一座。
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车前的山景,总是在雾帘里若隐若现,难得一睹它的真容。登到顶上时,老天终于开恩了,投来十几秒钟的阳光。我们欢呼雀跃起来。三座山峰,如三匹骏马,驰骋在天际。山峰之下,有几块相对平缓的平地。人们便给予了它形象的名字,称之为上马坪、中马坪、下马坪……于是便有了舜皇山有三马九坪十八江的说法。
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山间九坪之一。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远处浮在云雾里的三座山峰,似乎如骏马在天际间奔跑。而近处山崖上,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蹿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当地人告诉我,这山间,流动着五十六条小溪。水量充沛、成气候的就有十八条,所以有十八江之说。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了。最后,统统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了它们终极的目标。
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块碑石告诉我们,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共和国,就是从一块块革命根据地上,从一场场和反动派的搏斗中,站立起来的,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啊!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我辈,要永志不忘!
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他们是长沙邵阳商会一批成功的商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到来的前夕,走进老山界,跋涉红军长征路,学习红军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
如今,有一个汉子,又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
他和我们一道,沿这条傍着小溪的古道踏步而下。沿溪两岸,一丛丛野生茶树,正冒出新芽。我忍不住摘下几丛,放嘴里咀嚼。开始,有一股苦涩味,而嚼着嚼着,竟有丝丝的甜味出来了。清冽的山溪水,就在脚下撒娇似的流动,我躬下身去,用手捧上山泉水,和着嚼碎的野茶,吞下肚去,味道特别极了。
近年来,都市里的人,纷纷走进最偏僻、最原始的乡村,追求生活的原生态。深藏在这山谷小溪边的野茶,根须扎在山泉水边,汲着微量元素丰富的山泉水,枝叶长在云雾中,收纳极鲜极净的空气。然而,品质如此上乘的东西,这些年来,藏在深山人未识。守着这些宝贝的山民,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他不进行任何人工干预,只组织当地村民采摘散生在涧谷间的野茶,又聘来农大的茶业专家,指导加工,生产出了香型独特的野生红茶、白茶和黑茶,这些茶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眼下正是野茶开摘的时节,一条条溪涧旁的野茶林里,山民们正在采摘两叶一针的嫩茶芽。坡头岭上一栋栋农舍里,堆放着刚采摘回来的散发着清香的新茶。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有删改)
文本二: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 怎么行呢 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 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节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13.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文本一中,“我”站在石碑前沉思,回想当年红军长征所付出的代价,告诉人们对革命先烈的奉献要永志不忘。
B.文本一中,“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这表明老山界的人们找到了正确的致富之路。
C.文本二中,在“之”字拐的路上仰视或俯视行军情况,突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和凌云的气概。
D.文本二中,“抢了一碗就吃”的“抢”字,生动地表现了特定情况下战士们为完成爬山任务不顾军纪的急切心情。
14.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文章以拟人的手法描写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新叶张开了身姿,野花张狂地绽放,生动地表现了春的灿烂与癫狂。
B.文章介绍舜帝巡山除孽龙的传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写出了舜皇山的神秘感。
C.文章以小见大,通过和“我们”一道的汉子重走长征路,到老山界收山货,带领山民们奔小康,说明长征精神不朽。
D.文章以作者由衷的感叹结尾,赞美了老山界人为脱贫致富所做的努力,抒发了作者此次春走老山界的喜悦之情。
15.综合两则文本,分析红军当年翻越老山界会遇到哪些困难。(9分)
16.文本一写了老山界的美丽风光、巨石碑前探寻的人们和老山界人振兴乡村的“新长征”,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9分)
2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尾联只是慨叹项羽兵败乌江、自杀身死的史实,没有充满激情,给人荡气回肠之感,也没有“对世事多变的无奈感叹”。
2.【答案】不是。(2分)理由:①从诗题可知,本诗只是对垓下之围的怀古之情,而非伤今;②从全诗气势及诗意可知,诗人只是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慨叹。(每点2分)
3.【答案】D
【解析】“感情表达直白”错,诗中多处用典,情感表达含蓄。
4.【答案】(1)①本诗正面描写,从听觉写“猿啼”,从视觉写“烟霞”,从嗅觉写“草木香”,以声、色、嗅构成了整幅立体画面;②近景与远景相结合,先描写“烟霞”“草木”等近景,再远观“山色”、远听“水声”,构建了画面的层次感;③使用拟人修辞来描述,写山色不忘宋玉,水声哭襄王,柳树与女子的眉毛要争个短长,使画面富有人情味儿。(3分)
(2)①白诗采用俯视和仰视的视角进行描写,诗人仰视见禽鸟,俯察见花草;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正面描写钱塘湖的春景,以“行不足”侧面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③选择精妙词语进行描述,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3分)
5.【答案】B
【解析】“嗔怪流萤无情,它们明知‘我’将离开却偏来牵惹愁思,加重离愁”错误,联系全诗,第七句“今日分明知我去”,是照应首联“江皋萤火故辉辉,仍解穿帘夜点衣”,表现萤的善解人意。尾联是说萤火虫清楚地知道“我”今天离开,才“辉辉”地为“我”送行,有的还懂得穿过窗帘落在“我”的衣服上,依依不舍;但“我”不知要漂泊到哪年才能让它们照“我”回家。
6.【答案】①善解人意,多情善良。它们读懂“我”的心意,穿帘落在“我”的衣襟上。②毫不自卑。“莫嫌生处太卑微”表现了不因出身卑微而自卑的心理。③勇敢无畏,迎难而上。“月明敢向星中乱”表现出不向强者示弱、敢与他们争辉的无畏;“天黑偏能雨里飞”表现出搏击黑暗、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每点2分)
7.【答案】A
【解析】“富有季节特征,如……‘井床’等”错,“井床”,即井栏,不具备季节特征。
8.【答案】①上阕“莺啼声昵昵”“掩关”“夜雨”等烘托了词人内心的孤独。②“强扶残醉绕云屏”以词人酒后独绕云屏衬其孤独。③“一枝风露湿”,借花朵之美反衬词人的孤独之感。(每点2分)
9.【答案】C
【解析】“直接写出”不准确,对母亲播种时的所处环境的描写,应是间接烘托出母亲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也影响了“我”。
10.【答案】D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母亲”并不具有多重意蕴,就是指生“我”养“我”的母亲。
11.【答案】①以“播种的手掌”为对象,写出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②围绕着“播种的手掌”,写出了家乡清明前后的清润明亮之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③通过回忆“播种的手掌”,写出了儿时的意外之乐,表达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每点3分)
12.【答案】①写景清新,用语明快,写出了家乡的勃勃生机。②表情达意,直截了当,字里行间充满了欢快之情。③比喻恰当,色泽明丽,给人清新愉悦之感。(每点3分)
13.【答案】D
【解析】“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而不是“不顾军纪”。
14.【答案】C
【解析】文章写汉子到老山界收山货,带领山民们奔小康,并不是为了“说明长征精神不朽”,而是讴歌新时代的脱贫致富,不存在以小见大。
15.【答案】①山高峰多。②路窄弯多。③坡陡崖险。④山路石多且不平。(每点2分,全对9分)
16.【答案】①以老山界的美丽风光,表达“我”拜会老山界的喜悦心情。②以人们追寻红军的足迹,表明红军后继有人。③以老山界人正进行“新长征”,讴歌当今时代的大有可为。(每点3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