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森林与小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森林与小鸟》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23 16:1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音乐《森林与小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森林与小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增强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演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学会歌曲的演唱,并能在音乐活动中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的演唱,并能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
1. 歌曲《森林与小鸟》的音频资料。
2. 打击乐器(如三角铁、碰铃、木鱼等)。
3. 森林和小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创设教学情境。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展示森林和小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老师展示一张充满生机的森林图片,伴随着鸟儿的清脆歌声的视频。画面中的大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小鸟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感受森林和小鸟带来的美好。
老师:“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1:“我觉得森林很美丽,那种绿意让人感到舒适和宁静。”
学生2:“我很喜欢小鸟的歌声,它们好像在唱歌跳舞,非常快乐。”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森林和小鸟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老师进一步提问:“你们喜欢森林和小鸟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分享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学生3:“我很喜欢森林,因为森林是地球的肺,它可以净化空气,为我们提供氧气。而且森林还有很多动物和植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的系统。”
学生4:“我也很喜欢小鸟,它们不仅歌声美妙,还能帮助我们捉虫子,保护农作物。我觉得小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森林和小鸟都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美丽,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 新课呈现
(1)播放歌曲《森林与小鸟》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同时展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叫做《森林与小鸟》。首先,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的音频,感受一下它的旋律和节奏。请大家认真聆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播放歌曲《森林与小鸟》的音频)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A:我觉得这首歌曲很轻快,让人感觉很愉悦。
学生B: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曲,它让我想起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和谐。
教师:很好,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这首歌曲带来的愉悦和美好。接下来,我将为大家示范演唱这首歌曲,并展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首歌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同时展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结构和情感变化。首先,这首歌曲的旋律线呈现出一个波浪形的起伏,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起伏和变化。其次,这首歌曲的节奏明快有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在歌曲的不同部分,情感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宁静和优美,到中间的欢快和活泼,再到最后的温馨和感动。
教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学唱这首歌曲,感受其中的美好和和谐。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
教师:很好,大家已经初步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接下来,我们可以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教师: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森林与小鸟》这首歌曲,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练习,感受其中的美好和和谐。同时,也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和和谐,保护环境,爱护生命。下课!
3. 学唱歌曲
(1)分段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注意节奏和音准。
(2)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倾听和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4. 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介绍打击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并示范如何为歌曲伴奏。
(2)学生分组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不同乐器在歌曲中的作用。
(3)教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伴奏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如何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击乐器有很多种,比如鼓、镲、木鱼等,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法。现在,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为歌曲伴奏。
(教师拿起鼓槌,轻轻敲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接着,教师又拿起镲,用双手轻轻敲打,发出悦耳的声音。最后,教师用木鱼轻轻敲打,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教师:大家看,不同的打击乐器可以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为歌曲增添不同的色彩。现在,我们来分组尝试使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领取不同的打击乐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小组用鼓打出节奏感强烈的伴奏,有的小组用镲营造出欢快的氛围,还有的小组用木鱼敲打出清脆悦耳的旋律。)
教师:很好,大家做得非常棒!现在,我们来点评一下每个小组的表现。首先,第一组用鼓的伴奏非常有节奏感,但是要注意控制力度,不要让声音过于嘈杂。第二组用镲的伴奏营造出了欢快的氛围,但是要注意节奏的准确性。第三组用木鱼的伴奏非常清脆悦耳,但是要注意与其他乐器的协调。
(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们提高伴奏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学生们认真听取教师的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最终呈现出一场精彩的打击乐器伴奏表演。)
教师:非常好,大家做得非常出色!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还提高了自己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5. 综合表现
(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打击乐器伴奏的综合表演。
(2)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并给出评价和建议。
(3)教师总结表演情况,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继续努力。
6.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歌曲所表达的自然之美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歌曲的演唱和打击乐器伴奏,并鼓励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相互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