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教版科学 七下 针对性训练【2.4-2.6】(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浙教版科学 七下 针对性训练【2.4-2.6】(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09: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七(下)针对性训练【2.4-2.6】(2)
一、选择题
1. (2023 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墙上呈现人的影子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D、放大镜把字放大
2. 因各种原因,近年中学生的近视率一直很高,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近视成因及矫正所用透镜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
3. (2023·台州)如图是一只白鹤在水面散步时的优美场景。关于白鹤两个“影”的形成原理,正确的是( )
A、影子——光的反射 B、影子——光的色散
C、倒影——光的反射 D、倒影——光的折射
4. 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 )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小吴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D、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
6. 阿宁同学在课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方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圆形光斑
D、方形光斑
7. 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黄昏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导致其贸然飞往撞击受伤。鸟儿在如图所示位置所见情景,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 )
A、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8. 如图,一群小鸟栖息于湖边,平静水面上有其清晰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B、“倒影”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
C、“倒影”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当它们低头喝水时,“倒影”将比小鸟要小
9.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其中表示折射光线的是( )
A、AO B、OB C、OC D、ON
10.(2023 辽宁)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11.如图是“光的反射”演示装置,探究反射角与人射角关系时,对该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激光笔移至左半面的其它位置
B、将激光笔移至右半面50°位置
C、沿法线将右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D、沿法线将左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12.(2023 常州)2023年3月7日凌晨,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张嘉奇等同学用照相机拍到“太空中的中国空间站”的照片,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f,拍照时像距( )
A、略小于f B、略大于f C、略小于2f D、略大于2f
1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 )
A、光的反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光的色散
14.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15.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如图所示,外形完全一样,小明想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二、填空题
16.生活中常见以下光学现象:①小孔成像;②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③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④照相机拍照成像。其中一定成实像的是________;一定成倒立的像的是________;一定成放大像的是________。四种现象中,成像原理最接近的是 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南昌海昏侯博物馆“刘充国印”的展台,透过上方镜能看到放大的印章,这属于光的   现象;通过下方镜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这属于光的  现象。
18.(2023 遂宁)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控制外来人员出入小区,遂宁很多小区装备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其中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4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则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应小于______(m),该镜头与______眼镜属同一类透镜。
19.早晨一束太阳光线以跟水面成45°角的方向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则此光线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折射角将________(“变大或变小”)。
20.(2023 上海)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结合图示以及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物距(cm) 2.40 3.05 3.50
像距(cm) 4.60 7.85 11.70
①根据上表中凸透镜成虚像时的数据,可得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为凸透镜成虚像时,_______。
②若要使放大镜中所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应______一些(选填“远”或“近”)。
③物理课本在物距L1时成放大正立的像,在物距L2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1.生活处处有物理,如图,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晚上开车时,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______反射(选填“漫”或“镜面”),当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______(选填“干燥”或“潮湿”)的路面更暗,根据以上信息猜测,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的______处(选填“亮”或“暗”)是水面。
2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蜡烛,若要看见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实像。
(3)如图丙在树阴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__的像。
23.小南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容器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现往池内注入密度均匀的水,水面升至图中的a位置时,在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在S点的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水面从a位置升至b位置的过程中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距S点的距离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探究题
24.(2023 齐齐哈尔)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______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______。
(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内。
25.(2023 大连)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和“T”形光源、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等。
(1)他们选择了“F”形光源进行实验,与“T”形光源相比,“F”形光源的好处是:_______。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点亮光源,移动光屏,光屏上承接到不完整的像,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他们遗漏了一个实验步骤,这一步骤是:____________。
(3)在探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成像特点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与做一次实验相比较,做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完成实验后,同学们发现实验室中还有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及凹透镜、硬纸片各一个。他们想利用其中一个器材,采取增加或更换器材的方式对原实验进行拓展。请仿照示例写出两个不同的拓展实验。
示例:将凹透镜放在凸透镜与光源之间,研究近视眼的矫正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6.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水面和路面的亮暗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27.钻石是由金刚石打造的饰品,本身无色透明,各面光滑平整。光照射到钻石后,我们会看到璀璨夺目的七彩光。如图甲,人们通过用正对台面的白光照射钻石,通过正面观察出射光的情况来判断七彩光的丰富程度。请结合图乙和所学光学知识,解释在底面不变情况下对一颗钻石表面如何加工可以提高我们看到色彩的丰富程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C B A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C C
二、填空题
16. ①③④;①③④;③;③④
17.折射;反射
18.0.2;远视
19.90°~135°;变小
20.①物距越大,像距越大 ②远
③L1<L2,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21.漫;潮湿;亮
22.(1)三个小孔和烛焰在一条直线上 (2)膜 (3)太阳
23.下方 变小
三、探究题
24.(1)垂直;漫 (2)寻找普遍规律;40° (3)可逆 (4)同一平面
25.(1)可以比较出像与物左右是否相反
(2)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没有调到同一高度
(3)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①将另一凸透镜放在凸透镜与光源之间,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②换另一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研究像距与焦距是否有关。
四、简答题
26.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路面比水面亮。因为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反射后会有部分光进入乙的眼睛;而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不能到达乙的眼睛;所以乙同学看到路面比水面亮。
27.璀璨夺目的七彩光是复色光白光经钻石折射后形成七种单色光的色散现象。由乙图可知当一束光从台面垂直入射时,经过反射、折射后在冠面形成较小的七色光带,所以被人眼从正面观察到的七色光的丰富程度较低。相反从冠面入射的白光先折射再反射、当光从台面折射出后色散程度更大,所以被人眼从正面观察到的七色光的丰富程度较高。减小台面会使从台面出来的七色光变少,丰富程度会大大减少。相反增大台面又会使从冠面入射的光大大减少。所以切割加工表面时台面和冠面的面积比例要适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