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19: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生词。会认“吾、弗、夫”3个字,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教程与方法
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字的意思,并结合注释弄懂古文的意思。
通过了解课文中楚人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目标:
1、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字的意思,并结合注释弄懂古文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动画故事引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寓言故事。
2、你知道这个寓言故事吗?——对,自相矛盾。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就与这个故事有关。
3、出示:矛(金文)。你认识它吗?不着急,它在演变着:矛。认出来了吗?对,它就是矛,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十分的锋利、尖锐,是士兵们用来进攻的武器,那怎么才能写出矛这个字的锋利和尖锐呢?,你们看它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写的进候要。。。最后一笔是撇开就像是握矛人的手。矛是进攻性武器的代表,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矛的孪生兄弟——盾,盾是防御性武器的代表,在甲骨文金文中活脱脱是一幅方形盾形的图画,但从周代开始却成了完全不同的于盾的字形。于是有人说盾字的两撇就像是盾的侧面,也有人说,十字像用作抓手的部件,还有人说,目代表被盾保护的头及身子。板书矛与盾。完善课题。
4、《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是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就来走进《韩非子》这本书里的《自相矛盾》,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听老师来读。请同学业们自读这篇文言文,注意读准备字音。
(1)认识生字“誉、吾、弗、夫”指生领读
(2)认识多音字“夫”,并指导长句子“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诵读
(3)继续练读其它生字所在的句子。
(4)指导书写:誉、吾
2、指生读,生评正音
3、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在读古文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这样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与意思,请听范读,连听连在书上画出节奏。
(1)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注意:认真倾听。(课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学生自由练读,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注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3)学生展读。指读、评价、齐读。
三、借图交流译古文
1、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还要把它读明白,怎样读懂课文呢 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2、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既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3、出示图片:楚国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究竟在看什么呢 文中哪一句话描述了他们看的内容?
(1)生答: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出示)
通过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非常坚固。
“誉之曰”是什么意思?(“誉”,夸耀;“之”,这里指盾;“曰”,说;“誉之曰”的意思是夸耀他的盾说。)联系故事内容,猜一猜“誉”是什么意思呢?(板书:誉盾—— 莫能陷)怎样记住这个字呢
你能用自己的话替这个人夸夸他的盾吗?(“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坚是坚固意思,有些字的意思其实就是这个字组的词语。追问:有多坚固?这里的物指的是?师演示
指导朗读:谁来当当这个楚国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 (强调物)
夸完了盾,这个楚国人又是如何夸矛的呢?
出示: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读一读:通过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楚人夸耀他的矛锋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
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中加点的这三个字“无不陷”,你发现了什么?(双重否定)原来他在夸他的矛——锋利无比呢!
演读。谁来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替这个楚人吆喝吆喝?(引导学生读出夸耀的语气)生评。
师生合作读文。我们来一起替他吆喝一下吧!
师: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之曰——
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师:又誉其矛曰——
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7、楚人的矛非常——锋利,他的盾非常——坚固!这么锋利的矛,这么坚固的盾,会有人来买吗?为什么?假如你也在场,你会怎么说?课文中是如何记录的呢?再读课文,从书中找找答案。指生答
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或曰”是什么意思?(“或”,有人;“曰”,说;“或曰”,有的人问他。)有人说了什么?(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以”,用;“子”,你;“之”,的;“陷”,动词,戳、穿;“何如”,会怎么样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2)听出破绽,明知故问,该怎么问 (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
8、楚国人面对别人的质问,有什么反应呢 (其人弗能应也。)联系下下文猜测一下“弗”的意思是?(“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1)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 (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 (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9、是呀!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会有什么结果呢?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坚固,这跟他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锐利,这跟他说的“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一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10、所以说: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出示)
(1)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四、领悟寓意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 谁来告诉他错在什麽地方了 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五、配音讲故事
1、能用自己的话再一次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吗?
2、老师这里有《自相矛盾》的动画,可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任配音工作。谁先来跟着动画,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配一下。谁愿意来配音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并阅读其它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15 自相矛盾
盾 坚 莫能陷
誉 不可同世而立
矛 利 无不陷
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