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 2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年级 高二年级 授课时间 3 课时
课题 第 1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 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包括种群的"J”形增长、种群的"S"形增长、种群数量的波动; 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 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这方面的内容又主要集中在本节。因此,教材将如何建立数 学模型放在突出的位置。 于种群的数量变化,教材介绍了四种情况:"J"形增长、 "s"形增长、波动和下 降。应当注意的是,教材以问题串的形式揭示了这四种情况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究实践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 价值的探究活动。这项探究在写法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包括讨论 探究思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教材中只 给予了必要的提示,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于这项探究所需的时间较长(7 天以上),教材将它编排在本节知识性内容之后, 未穿插在课文之中。教师可以在完 成本节知识内容教学之后单独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 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2.举例说明种群的"J”形增长、 "S"形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 3.阐明环境容纳量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播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频, 介绍东方白鹳生活情境, 气候变化会对鸟类的种群数量变化产生较强的影响。提供天气条件与 鸟类的种群数量的关系数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研究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分析鄱阳湖 30 年越冬东方白鹳种群数量 的年际变化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及时滞效应? 通过构建基于越冬地气候条件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 进一步引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的学习。 学生观看视 频,探究思考并回 答相应问题。 思 考在进行种群数 量变化研究时有 些什么方法。
新 课 教 学 一、建 构某种 细菌种 群的增 长模型 【回顾与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生物中学习过哪些模型?归纳模型概念,总结 模型类型。 介绍数学模型的类型,引导学生联系实践,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 解。 提出问题“怎样用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呢 ”引物下一环节。 【任务一:建构某种细菌种群的增长模型】 学生阅读书本问题探讨。提出一系列问题, 引导学生争对情境进行 讨论。 1. 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 min)产生后 代的数量。 2.假设细菌初始数量为 N0,第 n 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设细菌初始数量为 N0,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菌数为第一代,数量为 N0 × 2,第 n代的细菌数量为 Nn=N0 ×2n。 3. 72 h 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N0= 1 n= 60 min × 72 h ÷ 20 min=216 Nn =1×2 n =2216 4. 以时间为横坐标, 细菌数量为纵坐标,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细菌 的数量增长曲线。 学生回顾课 本相关内容, 明确 高中生物中三种 模型。理解数学模 型可以用数学公 式或者曲线图表 示。 学生阅读书 本问题探讨 ”,完 成老师提出的问 题。 学生通过教 师的引导, 在假设 的前提下得到第 n 代细菌的数量为 Nt=2n,并在教材中 相应位置完成绘 图。
5.在一个培养瓶中, 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描述的趋势增长 吗? 分析其原因。 不会,因为培养瓶中的营养物质和空间是有限的。 6.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的增长趋势,但是同数学公式相比, 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 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不够精确。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例, 学 生归纳出构建种 群增长模型的研 究方法, 总结建立 数学模型的一般 步骤 :提出问题一 作出假设一建立 模型一检验或修 正模型。
【习题 巩固】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某同学在分 析某种细菌(每 20 分钟分裂一次)在营养和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数 量变化模型时,采取如下的模型构建程序和实验步骤,你认为建构的 模型和对应的操作不合理的一组是() 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细菌每 20 分钟分裂―次,怎样计算
细菌繁殖 n代后的数量? B.提出合理假设:资源空间无限时,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 密度增加的制约 C.根据实验数据, 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Nn=2n D.进一步实验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根据 Nn=2n 画出数学曲 线图 【答案】D 【详解】A、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观察并提出问 题。题干中有某种细菌每 20 分钟分裂一次, A 正确; B、第二步:提 出合理的假设,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题中给出 营养和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故可以假设资源空间无限时,细菌种群 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B 正确; C、第三步:建构模型。 就是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规律和适 当的数学工具,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该题可以 表示为 Nn=2n,C 正确; D、第四步: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需要观 察、统计细菌数量,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 D 错误。故选 D。 2.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 某细菌每 20min 就分 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 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 空间无限),th 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A.t·2m B.t·220 C.t·22m D.t·23m 【答案】D 【详解】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m 小时细 菌繁殖代数为 3m,则种群的数量为 t·23m,故选 D。 根据所学知 识,完成相关习题, 对知识进行运用, 巩固知识。
二、种 群数量 变化及 其应用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给学生提供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 1:1859 年英国殖民者托马斯.奥斯汀, 此公在英国时就是狂 热的狩猎爱好者, 于是他就委托自己的侄子从英国邮寄了一些野兔, 放生了 24 只野兔以满足狩猎的需求。一个世纪之后, 澳大利亚野兔超 分析案例,独 立思考, 回答相关 问题。进而产生疑 惑,在理想条件 下,种群数量如何
过 6 亿只。 资料 2:20 世纪 30 年代,环颈雉引入 某地小岛。5 年间增长如图所示。
问题:这两个资料中的种群增长有什么共同点? 种群数量增长迅猛,且呈无限增长趋势。 问题:种群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 问题:这种种群增长的趋势能不能一直持续下去?为什么? 不能,因为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种群“J”型增长】 形成概念:含义:在 理想 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 时 间 为横坐标, 种群数量 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 则大致呈“J”形。 构建模型: ① 模型假设 a.条件: 食物和空间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 天敌和 其他竞争物种。 b.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 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 第一年的 λ 倍。 ② 建立模型: t年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 Nt= N0 λt 。 ③ 各参数的含义 Nn = 1×2n Nt = N0 λt Nt : 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N0 : 为起始数量 t: 时间 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任务二:种群“J”形增长曲线分析】 1.请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符合数学公式:Nt=N0 λt时,种群增长 曲线一定是“J”形吗?并说明理由。 变化呢? 讨论并利用构 建模型的方法, 构 建出理想状态下 种群增长的数学 模型。 Nt= N0 λt 学生讨论λ 的含义, 理解其生 物学意义。并以此 为基础常识判断 种群变化趋势。
①当λ=1 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种群数量不变(相对稳定) ② 当λ>1 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种群数量增长 ③ 当λ<1 时,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种群数量下降 ④ 当λ>1 时,种群一定呈“J”形增长吗? 不一定;只有λ>1 且为定值时,种群增长才为“J”形增长; 2.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分别为: 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有单位,如个/年)。 请根据“J”形增长数学公式,分别构建“J”形增长种群的增长率和 增长速率的曲线模型。 3.据图说出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① 1~4 年,种群数量__呈“J”形增长 ② 4~5 年,种群数量 增长 ④ 5~9 年,种群数量 相对稳定 ⑤ 9~10 年,种群数量 下降 ⑤ 10~11 年,种群数量 下降 ⑥ 11~13 年, 种群数量 11~12 下降, __12~13 增长__。 ⑦ 前 9 年,种群数量第 5 年最高 ⑧ 9~13 年,种群数量第 12 年最低 学生根据教室提 供的增长率与增 长速率的概念, 进 行归纳推理, 总结 出在理想状态下, 增长率与增长速 率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 学生阅读高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资料 3:生态学家高斯(G.F.Gause,1910—1986)曾经做过单独培养 大草履虫的实验:在 0.5 mL 培养液中放入 5 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 24 h 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数据表: 请同学根据表格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大草履虫的数量在第几天增长较快? 第二天和第三天 问题:第五天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出现什么变化? 趋于稳定 问题:为什么大草履虫种群没出现“J”形增长? 随着大草履虫数量增多,对食物和空间的竞争逐渐激烈,导致出生率 下降,死亡率升高。 问题:这种类型的种群增长称为什么? 种群的“S”形增长 请绘制大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曲线 【种群“S”型增长】 形成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 “S”形。 构建模型: ① 模型假设 (
出生率
=
死亡率
) ②建立模型 实验, 根据实验数 据,回答相应问 题。 讨论并利用构 建模型的方法, 构 建出不在理想状 态下种群增长的 数学模型。 随着大草履虫 数量的增多, 它们 对食物和空间的 竞争也趋于激烈, 导致种群出生率 降低,死亡率升高。 斜率先增大后减 小。种群先快速增 长随后增长速度 放缓, 最终稳定在 一定水平。
环境容纳量: 一定 的环境条件所能 维持的种群最大 数量,又 称 K值。 【任务三:种群“S”形增长曲线分析】 1. 请结合“S”形增长曲线及其斜率变化,研究种群增长率 和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 (1)种群数量=N0 ,增长速率为 0 _ 种群数量K/2,增长速率_逐渐减小 种群数量=K,增长速率 0 _ 观察 S 型曲线, 对曲线各阶段的 出生率死亡率有 所认识, 理解 K 值 的概念。
(2)根据以上分析, 分别构建“S”形增长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 曲线模型。 2.同种生物的 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哪些因素会影响动物种群的环境 容纳量? 同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因素、生物自身的遗传特性、
食物、栖息场所、天敌及其他生存条件均会影响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 量。 3. 请据图分析:该种群的 K值为__K2 。 环境容纳量(K值),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前提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 大数量; 在环境不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会在 K值附近上下波动; 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有时会超过 K 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 为环境已遭到破坏。 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4.下图体现了种群“J”形和“S”形增长曲线之间的关系, 二者之间 的阴影部分代表什么? 它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包括食物不足 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传染病等 【任务四:环境容纳量与现实生活】 1. 实践应用——野生生物的保护 资料 1:人民网南昌 10 月 30 日电 28 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出现在鄱阳湖湖口水域。近年来,湖口县加大鄱阳湖湿地保护力度, 随着湿地自然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选择在这里安家 落户,繁育后代,但对繁殖地的生存环境要求十分苛刻。 学 生 在 对 K 值理解的基础上, 分析出生率与死 亡率关系后, 利用 数学知识, 绘制出 S 型曲线的增长率 和增长速率的曲 线模型。 学生观察图表, 对 S 型曲线进一 步理解, 得出到达 K 值后, 种群数量 处于不断的波动。 进一步理解 K 值 并不是种群数量 最高点。 学生阅读资料,
a. 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增多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因为鄱阳湖湿地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食物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 缩大, K 值变大。 b.从中启示保护频危动物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因为鄱阳湖湿地的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食物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 缩大, K 值变大。 2. 实践应用——有害生物的防治 请参考类似案例,分析控制家鼠种群数量的思路和措施。 资料 2 1976 年科学家在某地区调查时, 发现当年 6~7 月在该地采用 0.2%氟乙酰胺喷雾灭鼠,当年鼠兔(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种群密度由 58.66 只/公顷剧降为 1.88 只/公顷。但 4 年后,种群密度恢复为 165 只/公顷。以上资料中控制鼠兔数量的思路和相应具体措施是什么?该 控制方法效果如何? 思路:增大死亡率;具体措施:药物毒杀。该控制方法效果不持久。 讨论分析东方白 鹳和家鼠种群数 量的影响因素。 应降低家鼠的环 境容纳量(K)并在 它的种群数量达 到 K/2 之前进行 人工干预.避免其 数量急剧增长具 体措施有投放蟑 螂药, 进行药物防 治;清除垃圾,搞 好环境卫生等, 使 其 K 值会变小。 建立自然保护区, 改善东方白鹳的 栖息环境, 从而提 高其 K 值,这是保 护它们的根本措 施。 学生完成知识 网络图构建, 若课 堂时间允许学生
资料 3
思路:降低环境容纳量; 具体措施:引进捕食者。该控制方法效果持久,降低有害生物环境容 纳量是防治有害生物的根本措施。 请据以上分析,提出控制家鼠数量的思路和相应具体措施。 增大死亡率(机械捕杀、药物捕杀)、降低出生率(施用避孕药、施用 激素)、降低环境容纳量(养殖或释放天敌、将食物储存在安全处) 【归纳与概括】 建构概念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 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可当堂绘制自己 的思维导图;若时 间不允许, 转为课 后完成。
【习题 巩固】 3.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不考虑迁入和迁出,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完成相关习 题,对知识点进行 巩固。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是( )
A.种群的数量变化除了“J”型和“S”型增长, 还有稳定、波动和下 降等 B.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是因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于 0 D.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种群的 K 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答案】B 【详解】A、种群的数量变化除了 “J”型和“S”型增长,还有稳定、 波动和下降等, A 正确;B、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的 增长速率仍然大于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 错误;C、自然状态下种 群数量达到 K 值时,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种群的增长速率接近于 0,C 正确;D、种群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
破坏, 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 K 值会上升, D 正确。故 选B。 4.科学家对某荒原上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 获得 如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 5 年的子午沙鼠种群属于稳定型 B.第 10 年和第 20 年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相同 C.第 1~5 年,子午沙鼠种群增长模型呈“S”形 D.第 15~20 年,子午沙鼠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答案】D 【详解】A、λ =当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第 5 年,λ>1,种 群数量增加,种群属于增长型, A 错误; B、从第 10-20 年,λ<1,所 以种群密度减小,即第 20 年的密度小于第 10 年种群密度, B 错误; C、1-5 年λ恒大于 1,说明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 错误; D、第 15~20 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减小, D 正确。故选 D。 5.如图表示一个区域内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乙种群的 K 值大于甲种群的 K 值 B.t3~t5 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 C.t2~t3 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t4 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B 【详解】A、根据图示, 乙种群达到 K 值的时间晚于甲种群, 但仅根据 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能对其 K 值进行比较, A 错误; B、t3~t5 时间
内, 甲种群增长速率等于 0,种群数量维持稳定,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正确; C、t2~t3 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 0,种群数量增加,出生率大于 死亡率, C 错误;D、t4 时,乙种群数量达到 K/2,此时乙种群的增长 速率最大,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 D 错误。故选 B。
三、培 养液中 酵母菌 种群数 量的变 化 【情境回顾】 酵母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酿酒、做馒头等,具有哪些优点, 哪种呼吸类型呢? ② 兼性厌氧型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 ② 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易于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分析】 提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 酵母菌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 可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 培养; 采用抽样检测法,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 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作出假设:①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一开始呈 “J”形增长; ②随着时间推移, 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pH 的 改变,酵母菌数量呈 “S”形增长。 实验设计: (1)变量分析: 自变量为 时间 ;因变量为 酵母菌数量 ;无 关变量为__培养液的体积__等。 (2)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①方法: 抽样检测 法。 ②用具: 试管、滴管、血细胞计数板 、显微镜等。 ③步骤:先将 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_用吸管吸取培 养液 → 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用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显微镜计 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 【任务五: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资料 1.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它由四条下 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学生回顾所 学,对酵母菌的代 谢有所认识。 学生回顾探 究性实验的一般 过程。运用所学方 法探究培养液中 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变化。 学生观察血 细胞计数板的结
构,对血细胞计数 板的计数原理有 一定了解。利用相 关信息, 计算出每 一格中的细胞的 计数公式。 通过思考教 师提出的问题, 讨 论分析在探究过 程中出现的一系 列情境。总结出探 究过程中的注意 事项。
资料 2. 血细胞计数板它由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 宽,它的中间被一个短横槽隔为两半, 每个半边上刻有一个方格网(如 图 A)。每个方格网上有 9 个大方格, 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 数室,供计数用。 25×16 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25 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 16 小格。 16×25 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 16 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 25 小格。 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 16×25=25×16=400 个 小方格组成。 问题 1 :计数室 的长和 宽各为 1 mm ,深度为 0.1 mm ,容积为 __0.1 mm3。 问题 2:盖盖玻片和滴加培养液哪个步骤在前? 先盖盖玻片, 再滴加培养液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
吸去多余的培养液。 如果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那么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 张力而不能严密地盖到计数板表面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还能避 免因直接滴加培养液时,在计数室内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室相对体积 减小而造成误差。使计数室内部液体增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问题 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将试管轻轻振荡几 次。这是为什么? 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减少误差。 问题 4:滴加培养液后要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再计数。请分析原因。 如果酵母菌未能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通过显微镜观察时, 就可能 出现以下现象:要么能看清酵母菌但看不清格线,要么能看清格线但 看不清酵母菌。 问题 5.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 难以数清, 应当采取什么 措施? 当小方格中的酵母菌过多时,可以增大稀释倍数然后再计数,即计数 前应摇匀→取样→稀释→计数。 问题 6.计数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吗?怎样分辨是否为活菌? 不都是, 计数的酵母菌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台盼蓝染液对菌体进 行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菌,没有染色的是活菌。 问题 7.对于压在计数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对于压在计数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一般 是左上边界及其夹角)的酵母菌。 问题 8:8.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 mm×1 mm×0.1 mm)每个 计数室分为25个中方格, 每个中方格又分为 16 个小方格, 将样液稀释 100 倍后计数, 发现计数室四个角及中央共 5 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 为 20 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__ 20×(25÷5)×100× 10 000 =1 ×108 个/mL 。
【任务六: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资料 1.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除了自变量的 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的实 验叫作对照实验。 1.探究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相互对照,不需另设对照实验。需要 做分组重复实验获取平均值, 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对每个样品可计数 三次,再取平均值)。 2. 设计记录表记录结果。 3.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 题: (1)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 先增加再降低 ,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 液的 营养充足 、空间充裕、条件适宜, 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 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 变化、 有害产物 积累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 学生进行实 验,对实验结果进 行记录。 学生利用记 录的数据进行分 析,绘制出酵母菌 数量变化曲线。分 析数量变化的曲 线,说一说数量变 化的原因。
群数量下降。 (2)根据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曲线,作出对应增长速率的曲线图。 4.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资料: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试管,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酵母菌个数 并记录,连续观察 7 天种群的密度变化如曲线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温度、营养物质 。 (2)A 曲线对应的培养条件是什么? 10 mL 培养液中 28 ℃下培养(试管 1)。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温度和营养物质均会对酵母菌种群数 量产生影响, 温度较低时种群增长缓慢, 营养缺乏时种群几乎不增长。
【习题 巩固】 6.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 然后用吸管吸取摇匀的培养液, 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特片刻,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 中央进行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稍待片刻再观察, 可使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便于观察 计数 B.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 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 完成相关习 题,对知识点进行 巩固。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
估算 C.计数时,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 计数 D.实验中没有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 会导致活菌计数值小于活菌实 际值 【答案】D 【详解】A、稍待片刻, 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再将计 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 正确; B、酵母菌繁殖能力强,个 体微小, 数量较多, 逐个计数较困难, 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估算, B 正确; C、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是由于培养液酵母菌浓度过大不便于 计数,这时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C 正确; D、未对酵母菌染 色会将死酵母菌计数在内,导致活菌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 D 错误。 故选 D。 7.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 1 个计数室 B.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C.计数室的容积为 1mm×1mm×0.1mm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答案】C 【详解】A、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 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 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 其中间又 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 9 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因此每块血细胞 计数板的正中央有 2 个计数室, A 错误; B、盖盖玻片之前,将稀释后 的酵母菌悬液, 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 使菌液缓缓渗入, B 错误; C、计数室的长和宽各为 1mm,深度为 0.1mm,因此计数室的容 积为 1mm×1mm×0.1mm,C 正确;D、计数时,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 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 D 错误。故选
C。 8.酵母菌是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材料, 血细胞计数板是酵母菌计 数的常用工具。如图表示一个计数室(1mm×1mm×0.1mm)及显微镜下 一个中方格菌体分布情况(培养液未稀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养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和出芽生殖 B.每天定时取样前要摇匀培养液 C.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格计数,目的是重复实 验以减小误差 D.若五个中格酵母菌平均数如图乙所示,则估算 1mL 培养液中酵 母菌共有 6x106 个 【答案】C 【详解】A、酵母菌在条件好的情况下主要进行无性繁殖来快速地增加 数目,即出芽生殖,而在不良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有性繁殖。由于培养 液中含有氧气,所以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和出芽生殖, A 正确; B、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 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 减小误差, B 正确;C、每次选取计数室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格计数, 目的是取样计数并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C 错误; D、对酵母菌进行 计数时, 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 计左不计右 ”,因此计数相邻两边 及夹角。据图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 24 个,则 1mL 培养液中酵 母菌的总数为 24÷16×400×104=6×106(个),D 正确。故选 C。
9.在放有 5mL 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少量酵母菌菌种, 然后每隔一天 统计一次酵母菌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 一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增长呈现出“S”型的原因可能与营养液浓度有关 B.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 200 时,种内斗争达到最大 C.在第 4 天至第 6 天中,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 D.该培养瓶内酵母菌种群的最大容纳量约为 400 【答案】B 【详解】A、酵母菌增长呈现出“S”型的原因可能与营养液浓度有关, 营养液的量是一定的, A 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酵母菌的环境容纳 量为 400,当酵母菌的数量为 200,即 K/2 时, 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种 内斗争没有达到最大, B 错误; C、在第 4 天至第 6 天中,种群数量稳 定不变,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 正确; D、据图可知,该培养瓶内酵母 菌种群的最大容纳量约为 400,D 正确。故选 B。
课堂小结 本案例从实例人手, 引导学生层层深人地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并运用数学模型 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认识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 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素养。 本节课利用真实情境, 为学生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提供支持本案例充分利用教材和 学生的生活经验, 创设真实、科学、恰当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进而发展生物 学学科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任务驱动下达到教学目标案例设计重视问题导向, 让学生在任 务驱动下, 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等形式逐步建构数学模型, 并
利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精心组织探究活动, 发展科学探究素养。完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的 探究实践活动,需要时间较长(7 天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连续几天观察、记录 数据,这对教学组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板书设计 (
二
)一、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究 酵 母 菌 种 群 数 量 变 化
课后作业 用 4 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 a、b、 c、d,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下列哪些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小? ①从静置的培养液上部取样 ②使用未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 ③计数前未对酵母菌进行台盼蓝染色 ④仅对样方内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2)曲线 a 的增长呈 形, 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曲线 d 为对照 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 。 (3)酵母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此时的种群数量称为 。 限制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环境因素有 . 【答案】(1)①②④ (2) J 营养物质充足 不更换培养液 (3) 环境容纳量#K 值 营养物质不足、空间有限、有害物质积累 【详解】(1)①静置条件下, 酵母细胞大多凝聚沉淀在培养液的下部。 如果从上部取样, 结果就会偏小,①正确; ②血细胞计数板洗涤后未经干燥处理,而直接用于酵母菌的计数,酵母菌培养液被稀释, 实验计数结果会偏小,②正确; ③台盼蓝能将死细胞染成蓝色,活细胞不会被染上颜色,若未对酵母菌进行台盼蓝染色, 则计数时可能会将死亡酵母菌计算在内,结果会偏大,③错误; ④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计数小方格的内部和任意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酵母菌, 如 仅对样方内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则计数结果会偏小,④正确。故选①②④。 (2)据图分析,曲线 a 的增长呈 J 型, a 曲线的酵母菌培养液更换的时间间隔最短,营养 物质最丰富, 所以其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曲线 d 为对照组, 其培养方式为不换培养
液。 (3)酵母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此时的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纳 量。环境容纳量也叫 K 值, 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影响因素为营 养物质不足、空间有限、有害物质积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