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生物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件(共42张PPT) + 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生物人教版八下第七单元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件(共42张PPT) + 大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5 12:59:20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区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区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说明基因的组成与形状的表现关系
4.认同近亲结婚增加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


能形成精子的细胞
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
A
A
a
a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A
a
A
a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温故知新
此模板版权为熊猫办公网所有!提示:此PPT为盗版熊猫办公网模板,如下载使用,会因兼容问题导致软件崩溃,请勿下载!!!
此模板版权为熊猫办公网所有!提示:此PPT为盗版熊猫办公网模板,如下载使用,会因兼容问题导致软件崩溃,请勿下载!!!
如果把图中染色体去掉,只剩下基因的传递:
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


能形成精子的细胞
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
A
A
a
a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A
a
A
a



不能



温故知新
孟德尔(奥地利)
孟德尔,1822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从小喜欢自然科学和数学。
自1858年起进行了长达8年的多种植物杂交实验
通过对豌豆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的方式揭示了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目标导学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新知讲解
豌豆档案
学名:Pisum sativum L.
中文名:豌豆
特征:“个性”多样
比较“内向”
生长周期短
新知讲解
孟德尔为什么选豌豆作为研究对象?
1、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米
20厘米
2、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新知讲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阅读教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思考:
1. 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哪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3. 孟德尔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解释?
高茎豌豆
1m左右
矮茎豌豆
0.3m左右
研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新知讲解
问题: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自然状态下,
它们能自己完成吗?
不能,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孟德尔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的是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进行杂交。
新知讲解
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1、两株豌豆杂交是经历图中的自花传粉还是异花传粉?
2、孟德尔是如何避免豌豆自花传粉过程的?
异花传粉
花粉成熟前“去雄”
去雄处理
新知讲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或相反)
新知讲解
×
亲代
子一代
子一代全部都是高茎

子二代
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
高茎:矮茎=3:1
1858年9月
该死的!为什么都是高茎豌豆?矮茎豌豆去哪了?
新知讲解
孟德尔又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与矮的比例约为3:1。
孟德尔又做了其他杂交实验,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新知讲解
×
亲本(P)
♀--母本
♂--父本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自交
( )
孟 德 尔 的 豌 豆 杂 交 实 验
结合上面的资料思考下面问题
1.想一想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在哪?矮的性状为什么不见了?
2.把杂种豌豆再种下去,后代却有高有矮,矮的又出现了,这说明什么?
新知讲解
×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自交
孟德尔的推论(一)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杂交后代只表现高茎。
高茎
矮茎
高茎
显性性状:在杂合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在杂合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新知讲解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DD或Dd
亲代基因
(基因型)
×
生殖细胞基因
(配子)
受精卵可能的基因
子一代性状
DD(纯合子)
dd
D
d
Dd(杂合子)
高茎
亲代性状
(表现性)
孟德尔的推论(二)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d)表示
新知讲解
亲代基因
×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可能的基因
子一代性状
DD
dd
D
d
Dd
高茎
亲代性状
孟德尔的推论(三)
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高茎亲本植株的体细胞中的成对基因为 。它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为 。
矮茎亲本植株的体细胞中的成对基因为 。它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为 。
DD
D
dd
d
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 )
Dd
新知讲解
子一代的性状
子一代的基因
生殖细胞的基因
受精卵可能的基因
子二代的性状
高茎
×
高茎
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孟德尔的推论(四)
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
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有 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 ,也有 。
DD、Dd、dd
高茎
矮茎
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新知讲解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数据
2.84:1
277(矮)
787(高)
茎的高度
子二代比例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性状
2.99:1
150(黄色)
448(绿色)
豆荚颜色
2.95:1
299(不饱满)
882(饱满)
豆荚的形状
3.01:1
2001(绿色)
6022(黄色)
子叶的颜色
3.15:1
224(白色)
705(灰色)
种皮的颜色
3.14:1
207(茎顶)
651(叶腋)
花的位置
2.96:1
1850(皱缩)
5474(圆形)
种子的形状
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
新知讲解
基 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DD)
(Dd)
(dd)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目标导学二:禁止近亲结婚
新知讲解
此模板版权为熊猫办公网所有!提示:此PPT为盗版熊猫办公网模板,如下载使用,会因兼容问题导致软件崩溃,请勿下载!!!
此模板版权为熊猫办公网所有!提示:此PPT为盗版熊猫办公网模板,如下载使用,会因兼容问题导致软件崩溃,请勿下载!!!


能形成精子的细胞
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
A
A
a
a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A
a
A
a



不能



思考与讨论



新知讲解
AA
Aa
Aa
aa
Aa
Aa
A
A
a
a
双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亲 代
生殖细胞
子 代
性状表现

人的单双眼皮由A和a这对基因表示,夫妻双方的基因型都为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几种情况?
新知讲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拓展
A A
A a
a a
山上有老虎 猴子难称王
山上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
(显性基因)A:老虎
(隐性基因)a: 猴子
基因型
表现型
基因型和表现型
新知讲解
父 亲
Aa(双眼皮)
父母基因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可
能的基因
子代基因
比例
子代性状
眼皮
眼皮
眼皮
眼皮
母 亲
Aa(双眼皮)
比例

: :
【小练习】
父 亲
Aa(双眼皮)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A
父母基因
生殖细胞基因
受精卵可
能的基因
子代基因
比例
子代性状
双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母 亲
Aa(双眼皮)
A
a
A
a
Aa
Aa
aa
比例
3 : 1
1 : 2 : 1
新知讲解
父母的性状
父母的基因组成
生殖细胞的基因
受精卵的基因
孩子的基因
孩子的性状
父亲单眼皮
母亲单眼皮
aa
aa
a
a
aa
aa
单眼皮
结论:由纯合的隐性基因(aa)控制的性状可以
稳定遗传,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新知讲解
思考
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白化病患者
正常
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该怎么办呢?
一对健康的夫妇有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
新知讲解
常见的遗传病有:血友病、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病、先天愚型病、秃顶等。
达尔文29岁时和表姐埃玛·韦奇伍德结婚,先后生下10名子女,但3人夭折,3人不育。
隐性遗传病
红绿色盲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新知讲解
人类遗传病有6000多种。
我国遗传病患者高达3000万人。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特点:(1)遗传性 (2)难以治愈
新知讲解
AA
AA
Aa
Aa
Aa
AA
A
A
A
a
生殖细胞
后代
致病基因
携带者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携带者
双亲
正常
AA
Aa
Aa
aa
Aa
Aa
A
A
a
a
生殖细胞
后代
致病基因
携带者
正常
携带者
携带者
致病
双亲
致病基因
携带者
近亲结婚产生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加,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非近亲结婚时的可能情况分析:
新知讲解
隐形遗传病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的发病率
疾病名称 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表兄妹结婚发病率为非近亲结婚的倍数 此病患者中表兄妹结婚所占%
非近亲结婚 表兄妹结婚 苯丙酮尿症 1:14500 1:1700 8.5 35
色素性干皮肤 1:23000 1:2200 10.5 40
白化病 1:40000 1:3000 13.5 46
全色盲 1:73000 1:4100 17.5 53
小头症 1:77000 1:4200 18.5 54
黑蒙性白痴 1:310000 1:8600 35.5 70
先天性鱼鳞病 1:1000000 1:16000 63.5 80
结论: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我国法律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
新知讲解
祖父母
外祖父母
叔、伯、姑
父母
自己
子女
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子女
兄弟姐妹的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舅姨的曾孙子女(或曾外孙子女)
叔伯姑的曾孙子女
(或曾外孙子女)
舅、姨
舅姨的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舅姨的子女
叔伯姑的孙子女
(或外孙子女)
叔伯姑的子女
旁系血亲
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
旁系血亲
新知讲解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实验:
相对性状
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
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出现时,只表现显性性状,隐性基因能遗传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1.纯种皱粒豌豆与纯种圆粒豌豆杂交,后代全是圆粒豌豆,由此可知( )
A.圆粒是显性性状 B.皱粒是显性性状
C.圆粒是父本 D.皱粒是母本
A
课堂练习
2. 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产下一只黑色小羊。若羊毛的白色由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则这只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 )
A.Rr B.RR C.rr D.Rr或RR
C
课堂练习
3.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h)。文文的父母都表现正常,而文文却是白化病人。请问文文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与Hh B.hh与Hh
C.Hh与Hh D.HH与hh
C
课堂总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道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明确近亲结婚的危害,我们要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业布置
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第七单元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六大主题“遗传与进化”,对应现行教材“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属于新课标十个概念中的第七个概念:概念7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物种的延续。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如图所示: 具体如下: 7.2.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包括遗传和变异,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生物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包括基因、DNA和染色体,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包括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 7.2.4 人的性别遗传 包括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7.2.5 生物的变异 包括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遗传信息与生物性状的关系,以及遗传信息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逐渐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能够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 生命观念: (1)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了传递,并控制新个体的生长发育。 (2)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 (4)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5)运用进化与适应的观点,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科学探究: ①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② 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保护大自然,珍爱保护动植物,关注社会,关爱孕妇。
教材编写体例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具备单元-章-节-课时的结构分层; 2、每节设置“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或情境导入,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 4、每节安排有“探究实践”、“观察与思考”、“小资料”等模块,任务突出; 5、课后有“练习”和“课外实践”,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教材编写特点 本本章属于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第二章,主题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依据课标的内容和学业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即教材第一节)让学生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部分(即教材第二节)重点介绍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部分(即教材第三节)重点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四部分(即教材第四节)主要讲述人的性别遗传。第五部分(即教材第五节)主要介绍了生物的变异。 本单元探究活动丰富多样,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除安排了大量的“观察与思考’、“实验’以外,还安排了 “探究”。利用典型的对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计要点及其意义;通过练习抽样检测的活动,操作比较简单、但对学生领悟抽样的方法有重要意义。“探究”是由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的探究活动,教材中没有提供可参考的实验方案,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编写意图 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物种的延续。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本单元包括五个专题内容:专题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专题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专题四《人的性别遗传》、专题五《生物的变异》。 专题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从“观察与思考”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现象形成概念,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依次探究了物质基础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描述了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和作用。专题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首先从经典遗传学的庞大体系中提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并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解决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遗传物质的传递及性别控制的机理。专题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首先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从基因水平阐述了遗传物质的作用机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专题四《人的性别遗传》首先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中,为客户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总结归纳生物的永安道遗传物质的基础上指出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变异的现象和类型。专题五《生物的变异》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生物,帮助学生认识到同种生物之间的变异,以及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进而通过“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明确不同品种、同一品种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最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的原因,提出变异的类型。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基因的功能、位置、本质、传递和应用。本单元学生通过调查、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认识性状是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自间传递的桥梁;知道性别决定的道理;认同禁止近亲结婚;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应用 1、合理利用已有教材。根据学情和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选择对应的教学模块,有所取舍。如每一节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如果觉得有更合适的问题和情景取代可以有所改变。 2、科学选择网络资源。根据教学过程和与知识的关联,科学选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辅助教师将知识形象化展示。如:展示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图片,分析男性和女性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等。 3、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通过专业书籍阅读、网络查询等,收集有关生物生殖、遗传和变异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和分享。调查生态环境对生物生殖的影响;讨论生物的生殖、发育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二、单元学情分析
已知内容学习方法生活经验 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回忆进一步去正确认识基因的位置。 知识上,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对基因稳定传递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这对学生认识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变异的原因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学习 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同种生物间存在变异的原因。进-步突破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弓|起两种变异的原因这一重点。另一方面,物理和数学已经对直尺的使用、平均值计算和曲线图的绘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学生 具备分析数据的基础。 能力上,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不陌生,具备一般探究能力。 另外,学生具备通过测量获得数据的能力,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有限,难以独自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生对探究实验有激情,有竞争意识,具备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但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新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 本章内容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材上所安排的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不易理解和实践。本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典型实例,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合作学习,表达交流。倡导探究性学习。整体可以利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课_上分享所见所闻→科学实验或动手实操→总结归纳特征→课后知识延伸”的形式,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主要学习障碍有效突破方法 1、课前教师对学生学情、已有知识准确把握,做到精选素材、精选习题、精选活动,高效课堂。 2、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当场生成及时应对,做到心中有数、以生为本、以学促教。 3、课后拓展延伸精准多样,设置有意思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
学生学习本单元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兴趣 1.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课堂上能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但长时间后注意力容易下降,需要教师把控时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实践、动手操作、言语表达等能力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每堂课至少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提升班级综合素养。 3.课后实践任务完成质量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教师及时强化、鼓励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三、单元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 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探究实践 能够从生物学现象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综合运用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与实验操作技能,通过设计、制作和改进,将解决问题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逐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实践创新意识、创新意识。
科学思维 尊重事实证据,能够运用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维习惯;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相关问题;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讨论。
态度责任 初步理解科学的本质,能以科学态度进行科学探究;不盲从他人,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理性审视,尊重他人的观点;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初步树立积极的环保意识,投身于热爱生物的实践中去。
四、单元学习评价
节名 基本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
很好 一般 不好
知识评价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遗传的概念及实例
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及相关实验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及解释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遗传病及其分析
优生优育
人的性别遗传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概念及实例
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考核方式 选择题考查: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变异的种类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基因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变异的种类 拓展题:男女平等,保护环境 简答题: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能力、态度、小组合作评价表(见下页)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进(4-0) 生评 他评 师评
活动态度(15%)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课知识学习兴趣一般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实现未能预定任务
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基本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
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试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任务 操作器材较熟练,能够完成试验任务,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效率太低
观察分析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几乎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成果展示(35%) 汇报 交流 生物术语运用准确,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生物术语运用较准确,语句比较通顺 没有使用生物术语 ,过于口语化
五、单元教学实施
整体教学 思路 关键问题子问题核心任务评价设计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基因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人的性别是怎样遗传的?生物变异的种类有哪些?基因的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解答相关问题。 探究分析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能够区别基因、DNA及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基因在亲子代传递的特点,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分析理解基因传递的特点。概括基因是如何在亲子间传递的,理解基因传递的特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表现?自主阅读教材第相关内容,学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在传递中的表现,理解显性和隐性是如何传递的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解答相关问题。 观察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特点,探究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观察,了解生男生女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能够说出生男生女的概率。生物的变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变异的原因有哪些?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变异;探究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能够概括生物变异的表现。
学习方法 和策略 1、落实基础知识。认识生物圈中生物的延续和发展,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 2、横纵向分析比较。加强章节直接的联系,帮助形成大概念和重要概念。 3、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了解本单元知识在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4、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课程资源 多媒体资源:不同生物类群的图片、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遗传病的图示、男女染色体、生物变异的图片等 实验室资源:实验“孟德尔杂交实验”、实验“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的实验装等。 生活资源:生活中生物的性状、转基因产品、遗传病例、变异实例等。 硬件设施资源:希沃白板、投影仪、扩音器、PPT等
单元教学 结构图
课时课型 分配 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活
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课型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 新授课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 新授课
个性化单元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个性化作业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活动:绘制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图示
第二章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活动: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特点。
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第二章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请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析生男生女的比例
第二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调查活动:调查生产中生物变异的原因。课题名称 7.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八年级下册《遗传和变异》一章中的第三节内容,而这一章又归属于《生物课程标准》第七个内容标准一“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范畴。学好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深入,是这一章的难点,掌握了这一节可为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打下基础。这-节主要是通过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分别由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 2、教学分析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能够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孟德尔的假说演绎能够理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具有了一些关于遗传知识的储备,但是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很陌生,所以,本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典型实例,利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合作学习,表达交流,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科学思维: 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思维和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 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态度责任: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描述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 说出基因传递的特点。
3 阐明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探究能力 通过合作讨论与探究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
科学态度 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性状。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及解释”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主要采用图文介绍,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内容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实物、图片等,并组织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遗传病及其分析”部分,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学列举展示,再结合图片实例进行归纳讲解。“优生优育”部分,通过向学生展示我国计划生育法及相关政策,向学生介绍。 另外,可以根据学情,安排“课后实践活动”。需要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要求,指导设计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如果把图中染色体去掉,只剩下基因的传递: 生殖过程中基因的变化 学生认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示,回忆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基因的变化。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与补充 通过回忆上节课的重点知识——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和基因的变化,一方面,巩固旧知识,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知探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1822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从小喜欢自然科学和数学。 自1858年起进行了长达8年的多种植物杂交实验。通过对豌豆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的方式揭示了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教师引领:(1)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阅读教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思考: (1)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哪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3)孟德尔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解释? 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的是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进行杂交。 问题:
(1)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自然状态下,它们能自己完成吗? 教师引领:不能,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 (2)孟德尔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4.合作交流:(1)两株豌豆杂交是经历图中的自花传粉还是异花传粉? (2)孟德尔是如何避免豌豆自花传粉过程的? 教师引领:花粉成熟前“去雄” 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或相反) 5.实验结果:孟德尔又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与矮的比例约为3:1。 孟德尔又做了其他杂交实验,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6.结合上面的资料思考下面问题 (1)想一想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在哪?矮的性状为什么不见了? (2)把杂种豌豆再种下去,后代却有高有矮,矮的又出现了,这说明什么? 孟德尔的推论(一)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杂交后代只表现高茎。 孟德尔的推论(二)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d)表示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DD或Dd 孟德尔的推论(三)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孟德尔的推论(四)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数据 教师引领:大量科学实验证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 学生认真研读孟德尔简介中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 学生阅读教材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举手交流,并互相补充。 学生继续参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结合教师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两道思考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读解决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并把交流结果在班级进行汇报。 学生分析理解资料的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并与教师共同归纳孟德尔的推论(一)至(四) 学生认真研读“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数据”,分析并归纳对实验的解释。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实验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深入探究思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更深刻的感受到孟德尔实验的详细情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资料并探究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使学生在亲自探究的基础,更深刻更直观的理解孟德尔的推论,使深奥的知识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孟德尔的实验解释是正确的。
禁止近亲结婚 思考与讨论: 2.合作交流:人的单双眼皮由A和a这对基因表示,夫妻双方的基因型都为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几种情况? 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拓展 4.小练习 教师引领:结论:由纯合的隐性基因(aa)控制的性状可以 稳定遗传,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5.思考: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该怎么办呢? 一对健康的夫妇有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 教师引领:常见的遗传病有:血友病、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病、先天愚型病、秃顶等。 示例: 达尔文29岁时和表姐埃玛·韦奇伍德结婚,先后生下10名子女,但3人夭折,3人不育。 6.知识链接: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特点:(1)遗传性 (2)难以治愈 人类遗传病有6000多种。 我国遗传病患者高达3000万人。 7.非近亲结婚时的可能情况分析: 近亲结婚产生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加,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8.法律链接:我国法律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幸福、民族兴旺! 学生参与教师出示的图示,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并举手交流汇报。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小练习”活动,进一步夯实知识 学生参与教师出示的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的发病率表,分析并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 学生大声朗读知识链接内容,加强理解和识记。 学生认真研读“非近亲结婚时的可能情况”和“近亲结婚产生隐性纯合的机会增加”的图示,对比分析,理解婚姻法的条文 通过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基因遗传的示意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理解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研读亲代子代遗传示意图,更直观的展示后代基因组成的可能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练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理由由纯合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稳定遗传的道理。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介绍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的发病率的表格,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通过知识链接活动,使学生更科学的了解遗传病其其特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非近亲和近亲结婚时可能情况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同时更科学的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合理性
课堂小结 我们共同学习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道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明确近亲结婚的危害,我们要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巩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问题。
作业设计 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