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树和喜鹊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树和喜鹊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21: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13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会写“单”“种”2个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朗读好课文,体会“孤单”的感受。
4.体会有伙伴的快乐,懂得邻居和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开展随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朗读好课文,体会“孤单”的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抓住一组心情词,整体感知
1.板书:和,看到“和”,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这一对好朋友;想到了友情。)
2. 认识课文中的主人公。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另外两个好朋友,(板书:树 喜鹊)一个名字叫树,另外一个就是喜鹊。
师:“鹊”是左右结构,右边是鸟,不要写成麻雀的“雀”。“鹊”字的是长尾巴鸟,“雀”是短尾巴。
3.抓住“快乐”和“孤单”,整体感知
(1)引出“快乐”和“孤单”
师:树和喜鹊之间一定会发生故事。小朋友,生活中看到喜鹊的时候,我们总是非常高兴,因为“喜鹊”中的“喜”总让我们想到快乐。
板书:快乐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词——孤单。
板书:孤单
(2)寻找“快乐”和“孤单”
师:现在请同学们开展比赛,看谁先找到“快乐”和“孤单”这两个词。
第2自然段: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第6自然段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理解“快乐”和“孤单”
师:树和喜鹊他们“快乐”和“孤单”有什么特点呢?
师:不知道也没关系,我们来读读课文。(引读)
师:当树很孤单的时候,你来往下读——
生:喜鹊也很孤单。
师:当树很孤单的时候,喜鹊是快乐还是孤单的?
生:孤单的。
师:所以,树和喜鹊是一样的,他们共同感到孤单。
板书:一样
师:当树感到很快乐的时候,你发现喜鹊也怎么样呢?
生:喜鹊也很快乐。
师:你看,树和喜鹊是一样的。他们一开始是感到孤单,后来是感到快乐,而且是很快乐。小朋友,树和喜鹊他们俩同样从“”孤单到“很快乐”。
(设计理路: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学情。低段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检索、提取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进行关联,推进我们的教学。教学时,抓住“快乐”和“孤单”这一对关键词串联起整个板块的教学。先寻找“快乐”和“孤单”,再通过引读,助力理解,发现两个伙伴之间的关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教学内容结构化。)
板块二 聚焦“只有”,理解“孤单”
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导书写“单”。
2.联系“只有”,理解“孤单”。
师:什么叫孤单呢?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觉得第1自然段当中,哪些词语让你一读就觉得孤单?
(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出示词串,指导读好词串。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一棵树”加“一个鸟窝”加“一只喜鹊”,等于三个事物。孤单不是一个事物吗?这怎么能叫“孤单”呢?可是课文明明这么写,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原来,孤单的原因不在于“单”而在于“孤”。
师:当喜鹊和鸟、树各自独立、互不交往的时候,就有了孤单的感觉。即使数量再多,相互不交往,不互动,不帮忙,不聊天,各自做各自的,这就是孤单。
3.朗读第1、2自然段。
板块三 聚焦“变化”,感受“很快乐”
过渡:后来,为什么树和喜鹊“很快乐”呢?书上有一句话写出了他们变得很快乐的缘由。
1.读第3、4、5自然段。
2.交流“变化”,感受“很快乐”
(1)比较两组词语
第一组:
一个 一棵 一只
好多个 好多棵 好多只
第二组:
只有 都有
(2)朗读指导,体会心情。
师:把“都有”重读,你就发现有了变化。
师:有了这两组变化,从“孤单”到“快乐”吗?
(只是数量增多了,还是没有交往,所以他们并不快乐。)
(3)读第5自然段,发现第3组变化——邻居。
①指导书写“居”。
②多种方法,理解“邻居”
A联系生活:
师:邻居是谁?
(住在你家隔壁、住的离你家近的,就是你的邻居。)
B板画简笔画
师:(先板画一棵树)还有一棵树,他应该在哪呢?请你上黑板,告诉老师,他的邻居在哪儿?
师:你发现了吗?他们住的多么近呀!邻居之间一定要有交往,树杈都连在了一起,邻居之间一定要近,要交要,往交流,越来越靠近,这就是邻居。
师:书上说“好多棵树”,我们再来找给树找邻居。
师:当树和喜鹊成为邻居,他们再也不孤单了,他们由孤单变得快乐。
3.朗读第5自然段,表达“快乐”。
4.发挥想象,角色表演,体验“快乐”。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邻居间的一日生活。一天的早晨,天亮了,邻居们做什么呢?
(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师:请问喜鹊们,他们怎么打招呼呀?
生:嘿,喜鹊我们去上学了。
生:别急,别急,我跟你一起去。
生:昨天晚上,你做的什么梦呀?
师:这就叫打招呼。打招呼一定是你来我往,这就是交往。现在全班来一次合作。愿意自由自在地叫也可以,你愿意扮演树和喜鹊打招呼也可以,同一时间,想好你要干什么,3——,2——,1——,来,自由地叫起来,自由地打招呼。
(此时班级里热闹非凡。)
师:这就是叽叽喳喳。天黑了,邻居之间在做什么呢?
生:他们飞回窝里,安安静静的睡着了。
师:想想看,天黑的时候,他们叽叽喳喳地回来,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捉到六只小虫。
生:我遇到了麻雀。
生:我今天飞了很远很远的路,遇到了一只井底之蛙。
师:你看,叽叽喳喳的反义词就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找到了吗?
(安安静静)
师:我们来比对这一组词语:安安静静 安静
师:小朋友,这个林子里有好多只小鸟,这只林子里还有四十多只喜鹊呢!要想安安静静的,小喜鹊,你不能说话,小喜鹊,你也不能说话,小喜鹊,你睡一下,来,所有的小喜鹊都不说话,都趴下,美美地睡一觉。天黑了,小喜鹊们,都安安静静地睡吧。
师:各位喜鹊,听我口令。天亮了,立刻抬起头来,叫起来——
生: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师:天黑啦,安安静静,安安静静地睡吧,希望你们做个美梦。
5.朗读课文,表达“很快乐”。
师:轻轻地,悄悄地,我们再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教学赏析:我特别、特别、特别喜欢这个教学片段,太妙了!从三组变化入手,联系生活、板画简笔画,理解邻居,感受快乐。因为树和邻居有了交往,不再孤单,所以才变得快乐。何老师教学的每一个板块都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一次次地去触碰大概念——交往。对于快乐心情地感受,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何老师精心创设两个情景支架,助力学生理解:“一天的早晨,天亮了,邻居们会做什么?”“天黑了,邻居之间在做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表演、体验,将快乐具象化、图像化、生活化,也将学习迈入了深度的思维化。)
板块四 搭建词语支架,复述故事
1.出示三组关键词。
2.选用关键词,复述故事。
从前,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因为只有一棵树,一只喜鹊,一个鸟窝,所以他们都很孤单。后来有了很多树,很多鸟窝,成了邻居。他们叽叽喳喳地打招呼,相互问候,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设计欣赏:何老师借助关键词,搭建复述支架,从作者写作的思路入手,梳理出三个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关键词——“从前、后来、最后”,加上前后心情变化的词语“孤单、快乐”,再加上两个主人公树和喜鹊,清楚地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对于低段小朋友来说,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