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三顾茅庐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三顾茅庐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23: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武侯祠在一片幽绿中静静伫立千年。无数文人墨客或带着满腔壮志,或带着一声惆怅,或带着无限敬仰……来到这里。杜甫含泪深情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共情了多少人、多少岁月。躬耕南阳,一介布衣,知晓天下事;隆中一对,促膝长谈,开启三国鼎立的篇章。如此才华横溢的诸葛先生,是怎样被请出山的呢?让我们一同学习《三顾茅庐》来一探究竟吧!
第24课 三顾茅庐
罗贯中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能理清故事情节
2.能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的性格特点
3.能赏析人物形象,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沔( ) 璋( ) 殆( ) 吴会( )
怠慢( ) 拜谒( ) 愧赧( ) 贵胄( )
鹤氅( ) bǐ贱( ) 存xù( ) ɡuān巾( ) 如雷ɡuàn耳( ) dān食壶浆( ) 顿开茅sè( )
miǎn
zhānɡ
kuài
dài
dài

nǎn



chǎnɡ
zhòu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2.解释下列字词。
恨:
拜谒:
愧赧:
存恤:
岩阻:
丁宁:
遗憾。
径直。
因羞惭而脸红。
爱惜,体恤。
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同“叮咛”,再三嘱咐。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箪食壶浆: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思贤如渴:
顿开茅塞: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具有治理天下的卓越才能的人。
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若渴” 。
比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整体阅读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初步感知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1)刘备准备第三次去拜见诸葛亮;
(2-3)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情形;
(4)诸葛亮随刘备出山。
重点研讨
1.刘备、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详细地描写关羽、张飞对刘备此举的反应?
关羽、张飞反对刘备第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二人的反对反衬出刘备有远见、有诚意及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重点研讨
2.细读第2自然段,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做了铺垫。
重点研讨
3.为什么作者通过刘备的视线写诸葛亮的相貌?
一方面写出诸葛亮的气宇轩昂、神异不凡,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确定其有将相之才,也为下文的一再邀请做了铺垫。
重点研讨
4.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
“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的内容有何作用。
体现了诸葛亮虽归隐却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睿智,以及他
心怀天下的抱负。
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对荆州,可争,作为根据地。
对益州,可图,作为根据地。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三分天下,以“人和”取胜的策略。
重点研讨
5.第3、4自然段用诗句作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善用诗句对所叙之事,对所刻画之人进行评点,又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重点研讨
6.请结合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高风亮节: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备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
②仁心爱人:刘备为天下苍生计,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
③聪睿过人: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
诸葛亮
重点研讨
①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为苍生计,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
②诚心求贤:刘备为见得诸葛亮,不顾贵胄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
③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可见其请教虚心。
④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
⑤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刘备
重点研讨
鲁莽、直爽,直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
张飞
重点研讨
7.小说在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小说情节具体分析。
直接描写:
①外貌描写,写出诸葛亮卓尔不群的特点。
②语言描写,写出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不贪图富贵、知恩图报的特点。
③动作描写,写出诸葛亮处世持守谨慎的特点。
侧面烘托:
①通过后人诗作,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才华横溢。
②通过描写刘备处处对诸葛亮的尊敬,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卓尔不群。
重点研讨
课堂小结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前
张飞
刘备
刘备见诸葛
诸葛亮
刘 备
麻绳缚来
亲往拜谒 侍立阶下
关羽
其礼太过
雄才大略 处世谨慎
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课堂小结
《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业。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当堂检测
主观题
1.诸葛亮向刘备分析荆州地势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刘表无能。意在暗示刘备,荆州可取,勿失良机。
当堂检测
2.诸葛亮为什么在分析荆州的基础上又要分析益州?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所以又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思良主。因此有机可乘,可将益州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拓展延伸
毛泽东评价《隆中对》
毛泽东对《隆中对》确定“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是赞许的。诸葛亮通过对当时天下形势的深入分析,区别了各种矛盾的主次,抓住曹刘这一主要矛盾来制定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而明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方针。正是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通过赤壁之战等多次战役,刘备成就了一番政绩,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拓展延伸
但在处理诸多具体的矛盾关系时,能不能始终看清主要矛盾所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稍不冷静,就会铸成大错。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但关羽刚愎自用,与东吴交恶,结果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之后,刘备不听劝谏,感情用事,出兵伐吴,颠倒了矛盾的主次,破坏了孙刘联盟,结果兵败夷陵。  
拓展延伸
引发毛泽东另一次评点《隆中对》的,是《古文辞类纂》收录的苏洵的《权书·项籍》一文,并涉及诸葛亮为刘备集团提出的另外一个发展战略。
毛泽东赞同苏洵的这一观点,并批注道:“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拓展延伸
苏洵认为,诸葛亮只以关羽守荆州,而以主力到西蜀建立根据地,很难实现两头兼顾的目的。孔明以为有高山险隘相阻,就可以免于灭亡,而实际上西蜀之险,守不可出,出不可继,保证安然偏于一隅都很困难,以此为根据地图取中原就更不可能了。苏洵还形象地举了一个例子:要成为富人,必须占据四通五达之都,收取天下之利。而赚到一点小利,就藏在家里,天天守着,是求不失,不是求富,要是来了大盗,又怎么知道真的不会失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