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6.1《阿房宫赋》课件(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6.1《阿房宫赋》课件(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3 21: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辞赋本色是谏书
——《阿房宫赋》
杜牧所作的《阿房宫赋》历来受到广泛好评。清代文学评论家李扶九盛誉其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所以家传户诵,至今犹新也。”那么什么是赋呢 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解释了赋的文体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体物写志”是说赋通过描写事物表达情志,一“铺采摛(chi)文”是说赋的手法是铺陈夸饰,彰显文采。这节课我们首先从文体入手来鉴赏这千古第一赋。
目标:
1.感受赋的文体特点,了解辞赋的讽喻功能,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
2.感悟作者剖析现实、针砭时弊、疗救社会的千钓之语文以及以天下为己任、持正守道的见识与情怀;
3.认识古文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六王毕,四海一,
第一段
简写阿房宫的建造
除秦国以外的六国君主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苏
统一,数作动
蜀山兀,阿房出。
兀:光秃,这里
是形容山上树木已
经被砍伐殆尽
出现,意思
是建成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总写阿房宫的规模
覆盖
遮蔽
天空和太阳
隔离天日
总写阿房宫依山傍水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名次作状语,从骊山
构建,建造
通达
名词作状语,从北边
名词作状语,
向西边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河水盛大的样子/
缓缓流动的样子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铺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
廊,形似人的腰部
萦绕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
屋檐翘出如牙
齿的部分
像鸟仰首啄物
各随地势
宫室结构参差错落,
精致工巧
曲折
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
盘旋的样子
曲折回旋的样子
矗立
几千万落。
居处,这里可翻译为“座”
铺写阿房宫的长桥复道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
名作动,出现云彩,出现龙,出现彩虹
楼阁之间架在
空中的通道
雨雪停止,天放晴
低冥迷,不知西东。
分辨不清
长桥似龙,卧波之上;
复道似虹,行于空中。
铺写阿房宫歌台舞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
唱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充满暖意
和暖
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变冷
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
间,而气候不齐。
气象、天气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山上的树木都被砍光了,阿房宫建成
了。它覆盖三百多里地,遮蔽天日。从骊山的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流人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腰,萦回曲折,檐牙高挑,像鸟仰首啄物;(这些宫室)各依地势而建,均与中心区相连,如同钩连心脏,檐角对峙,好像兵戈相斗。它们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高高矗立,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 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并非雨过天晴怎么出现了彩虹 高高低低的楼阁使人迷惑,分辨不清东西。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响起,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光一般和煦;人们在殿内跳舞,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同一天之内,同一座宫之间,天气冷暖不一。
总结:课文第一段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的什么特点
蜀山兀,阿房出 用材之多,人力之巨
覆压三百余里 面积之广
隔离天日 建筑之高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楼阁之密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宫室之多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排布之精巧
宏伟壮丽
表达技巧
①反问: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②夸张:“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
阁”……
③比喻、拟人:“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④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化
听觉视觉为触觉
⑤动态描写:“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灵动别致,写歌舞,
状声摹形,引人入胜
⑥前后照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
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
⑦对偶: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
第一段小结
建造背景,巨大耗资
整体外观
修辞: 夸张 比喻 拟人 反问 通感
雄奇壮丽

楼阁
长桥复道
宫中歌舞盛况
建筑
人物
细写
内部
第一段
整体


局部


试背第一段
六王毕,_______,蜀山兀,_______。覆压_________,隔离天日。骊山______,直走咸阳。二川溶溶,_______。五步一楼,______;廊腰缦回,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盘盘焉,_________,蜂房水涡,_________。长桥卧波,_________
复道行空,_________ 高低冥迷,_________。歌台暖响,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一日之内,________,_________。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六国王侯的宫妃
六国王侯的
女儿、孙女
名作动,走下
名作状,乘辇车
辞别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名作动,唱歌,弹琴
成为
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互文)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
乌云,喻女子乌
黑光亮的秀发
纷乱的样子
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
明亮的样子
清晨
涨起了脂膏
含有胭脂水粉的洗脸水
两种香料植物,
焚烧以熏香衣物
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
突然,忽然
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
车行的声音
无影无声
其所之也
所+动词=名词/名词性
结构,到达的地方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美丽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久立
渴望
被宠幸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铺写阿房宫中美女之众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
动作名,收藏的
金玉珍宝
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

抢劫,掠夺
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
堆叠
一朝,一天之内,表
示在非常短的时间
保有
运输,运送
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
名作动,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作土块,看作石子
名作状,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到处都是
视之,亦不甚惜。
可惜
六国王侯的宫妃们、女儿孙女们,辞别
六国的楼阁宫殿,乘坐辇车来到秦国。从早
到晚歌唱弹琴,成为秦始皇的宫人。星光闪
烁,是宫人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云纷纷扰
扰,是她们清晨在梳理鬟发;渭水涨起了一
层脂膏,是她们在泼掉含有脂粉的洗脸水;
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等
香料。雷霆般的声音突然响起,是宫车从这
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遥遥地不
知道它驶向何方。
宫人们的每一处肌肤,每一副容貌,都
极尽妩媚娇艳,她们久久地伫立,远远地凝
望,希望皇帝能宠幸自己。有的甚至三十六
年都没有见到过皇帝。燕赵收藏的奇珍,韩
魏聚敛的金玉,齐楚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
代多少年,从百姓那里抢掠来的,堆积如山。
一朝不能保有,都运送到这里。把宝鼎当作
铁锅,美玉看成石头,黄金视为土块,珍珠
看作石子,扔得到处都是,秦国百姓看着,
也不觉得太可惜。
阿房宫
奢靡生活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简要概括。
宫女之众
六国→秦
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
珍宝之富
六国→秦
述其来源→写其数量→惜其靡费
秦之专横
试背第二段
妃嫔媵嫱,________,辞楼下殿,________。朝歌夜弦,
________。明星荧荧,________;绿云扰扰,________;渭流涨腻,________;烟斜雾横,________雷霆乍惊,________;辘辘远听,_________。一肌一容,______;缦立远视,________。有不见者,________。燕赵之收藏,________,齐楚之精英,______,剽掠其人,________。一旦不能有,________。鼎铛玉石,________,弃掷逦迤,________,亦不甚惜。
1、2段小结
阿房宫
建筑之盛
宫女之众
珍宝之富




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
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
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统治者不顾百姓,横征暴敛,挥霍无度
第三段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
繁华奢侈
喜爱
百姓
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掠取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古代重量单位,形容
极微小的数量
痛斥秦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
支撑
田野
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
形容钉头突出
谷仓
不齐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
满身,全身
丝线
纵横的栏杆
九州,即全国
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形容声音嘈杂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骄横顽固
戍卒叫,函谷举;
指陈涉、吴广起义
(被)攻占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指项羽
火烧,放火
可惜
被烈火烧焦的土地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
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贾谊《过秦论》
简写阿房宫的毁灭
课文第三段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秦始皇对百姓的剥削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反问 对比
南亩之农夫
铺排
对比
机上之工女
在庾之粟粒
周身之帛缕
九土之城郭
市人之言语
>
>
>
>
>
>
骄奢淫逸
怨气横生
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
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
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
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
一致的句群。
试背第三段
嗟乎!一人之心,_____。秦爱纷奢,_____。奈何取之尽锱铢,_____ 使负栋之柱,_____;架梁之椽,_____;钉头磷磷,______;瓦缝参差,______;直栏横槛,_____;管弦呕哑,_____使天下之人,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_,函谷举,楚人一炬,_____!
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人的心思。秦爱纷华奢侈
顾念自己的家,天下人也喜欢纷华奢侈顾念自己的家。为
什么搜刮钱财的时候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
沙一样呢 (秦始皇的聚敛)使阿房宫里支撑大梁的柱子,
比在田里耕种的农夫还要多;架梁的椽子比织机旁的做工的
女子还要多;钉头个个凸起,比谷仓里的谷粒还要多;瓦缝
参差,比(人)全身衣服尘的丝线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九
州的城郭还要多;管弦之声嘈杂,比闹市里人们的言语还要
多。这使得天下人不敢口上言语而只敢心中含怒。残暴无
道、失去人心的秦始皇的心,也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戍
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占,项羽燃起了一把大火,
可惜豪华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烧焦的土地!
写志:秦灭亡是咎由自取
第四段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
名作动,灭族
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
假使,如果
爱惜
百姓
抵抗
又,再
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
依次传递

能够
没有空闲,来不及
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悲哀
名词的为动,为……哀
名词的意动,以……为鉴
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亡秦国
的是秦自己,不是天下人。唉!假使六国能够各自爱
惜他们的百姓,那么足以抵抗秦国;假使秦又能够爱
惜六国的百姓,那么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消灭它呢 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而后人为他们悲哀;如果后人为他们悲哀而不以他们为鉴,也会使更后来的人再为后人悲哀了。
《阿房宫赋》第四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①指出秦与六国灭亡咎在自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②指出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各爱其人”
秦正是没有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才导致“悲恨相续”,走向灭亡,杜牧就是要告诫唐朝统治者一定要吸取六国和秦灭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试背第四段
呜呼! 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非天下也。嗟乎!_________,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理清结构
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二、铺叙宫内的豪华奢靡。
三、转发议论,指出秦亡的必然。
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覆辙。

体物
由外到内
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
·写志:
·由古及今


环节一: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一)铺采摛文
1.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想一想在这些括号
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文其制可谓( )矣,
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
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 ) 矣!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明确:阿房之宫,其形可谓壮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2.再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写阿房宫
的雄伟壮丽、规模庞大;哪些句子具体写出宫中之女的众、宫中
之宝的多;哪些句子写出耗费奢靡,极端奢侈的程度
明确:①第一段,“蜀山兀”一直到第一段末,写阿房宫的雄伟
派妃嫔媵嫱”一直到“焚椒兰也”,壮丽、规模庞大;②第二段,
都是写宫女的“众”;③第二段,“燕赵之收藏”一直到“输来
其间”,表现了宫中宝物的多;④第三段,从“使负栋之柱”到
“多于市人之言语”,写出耗费奢靡;⑤第三段,“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写出极端奢侈的程度。
3.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是“铺采摛(chi) 文”,即铺陈夸饰,彰显文采。铺陈,就是从多角度反复描写同一个对象。那么,铺陈的作用大家体会出来了吗
明确:①更突出事物的特点,派②语言有气势,增强表现力。将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张组合在一起,表现了语言的气势,语言具有了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魅力,征服了我们。
4.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两个片段诵读,通
过诵读,整体感受一下语言的美、语言的
气势和文章所表现的阿房宫的特点。
(二)体物写志
1.《文心雕龙》说“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和课文最后一段,谈谈杜牧要写什么志
材料一:晚唐时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治十分腐败,而藩镇跋扈,吐蕃、回鹘等的肆意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
已岌岌可危,而唐敬宗李湛依旧“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又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材料二: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材料三: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 杜牧《上知己文章启》
明确:最后一段“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想以史为鉴,借古讽今,以秦的穷奢极欲、奢淫亡国来劝诫唐敬宗李湛接受秦的亡国教训,切勿大兴土木、重蹈覆辙。
(三)开掘文体,想见其人促思辨
1.众所周知,要使君主从谏如流实非易事。洪迈《容斋随笔》: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文
学史上有不少向君王进行劝讽的文章,除《阿房宫赋》外,还有
《谏太宗十思疏》、《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既然杜牧写作
此文的目的是向君王进行“劝讽”,为何不用“疏”“谏”这种
文体 偏偏选择了“赋”
材料一:“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体
物写志”意为通过描写事物表达情志;“铺采摛文”指向
手法,赋体常用铺陈夸饰,用以增加文采。
材料二: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
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杜牧《与人论谏书》
明确:①与杜牧的劝谏主张有关,结合材料来看,他认为向君王劝谏,不能直谏,而是要委婉曲折地讽谏。
②“赋”能够“体物写志”,婉而多讽。杜牧通过把君王现在的生活还原到某一种历史情境之中,委婉曲折地讽谏,以达到让君王察纳雅言、戒奢以俭、仁政爱民的目的。
③“赋”体能增加状物说理的气势,可以更好地起到进谏的效果。赋体将大量的排比、比喻和夸张组合在一起,表现了语言的气势,语言具有了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魅力,增强说服力。
总结:西汉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
之赋丽以则”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诗人创作的辞
赋辞藻富丽,但符合儒家的标准。那些关注现实、
对社会有讽谏意义的“赋”被称为“诗人之赋”,
《阿房宫赋》就是典型的“诗人之赋”。以“赋”
讽谏,较为严肃,较显庄重,凸显了封建时代一
位正直文人的修齐治平、匡世济俗的家国情怀,
亦符合杜牧“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
兵卫”的写作原则。杜牧想要让君王察纳雅言,
就把君王现在的生活还原到了过去的历史情境之
中。《阿房宫赋》,写古是外壳,讽今是内核。
环节二:感受士大夫“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1.太学博士吴武陵评价说:“进士杜牧《阿房宫赋》,
若其人,真王佐才也!”杜牧为此文,可想见其人。
请从“文如其人”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①这篇课文表面上看似是在呼吁要吸取秦亡的
历史教训,实际上是以杜牧为代表的晚唐文人们对
“大厦将倾”的警示和忧愤。
②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几句可知,杜牧的文和人一
样,都有着为国为民的责任与担当,在他身上我看到
了古代文人匡时济俗、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
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阿房宫赋》写于唐朝日渐
衰落之际,借探讨秦朝速亡的原因,借古鉴今、针砭
时弊,表现了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请以“责任
担当”为主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要求结合
《阿房宫赋》的内容。
示例:“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唐敬宗宝历元年,23岁的
杜牧目睹唐朝统治者沉溺声色,“好治宫室”,挥笔写下千古第
一赋《阿房宫赋》,借探讨秦朝速亡的原因,针砭时弊,委婉地
劝谏唐敬宗李湛察纳雅言、戒奢以俭、仁政爱民,切勿重蹈秦王
朝灭国的覆辙。他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建言献策,坚
守道义,凸显了封建时代苏位正直文人的修齐治平、匡世济俗的
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当肩负自身的责任与担
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环节三:认识古文的当代价值,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1.杜牧从秦的灭亡、秦的奢,来告诫历代君主、以后的君主要引以为戒,但是我觉得这局限了历史思考的意义。我们这些普通的人读《阿房宫赋》,就不能从中汲取一点
什么吗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戍卒叫”中的“戍卒”,想当年,“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气势何其盛也,可只六个月,就被自己的车夫庄贾给杀了。陈胜由“兴也勃”到“亡也忽”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从“戍卒”发展到“独夫”,或者说,一个普通人离穷奢极欲的“独夫”的距离,也就六个月而已。
杜牧从秦王的贪得无厌来透视人性中的幽暗面:人心相同,
人性相通,人人都有贪心欲念,人的贪心欲念极容易被放纵且欲壑难填;试问,如果或只要有可能,有几人会拒绝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富丽堂皇的“阿房宫” 谁又不想“家天下”
可天下财物就那么多,满足了“一人之心”,就必然要伤
“千万人之心”,而事情的悲剧性就在于,“一人之心”正是
“千万人之心”。就此而论,杜牧写作本文,绝不只是仅仅给少数统治者总结历史教训,也是对所有人发出警告:“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人也皆可以成秦王。王侯将相如此,贩夫走卒亦然。
我们应永远记住三个字“奢、亡、鉴”,对人性的贪婪保持
一份清醒。
总结:当然,从人性的高度来谈秦王朝覆灭的历
史教训,这在作者杜牧主观上可能未必然,但形
象大于思想,《阿房宫赋》的实际内涵却未必不
然。不错,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一千多年前的杜
牧还无法从社会制度设计、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
“建设性”的意见,但他能看到“一人之心”即
“千万人之心”,能对人性中的贪婪保持一份清
醒,并由此发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
警告,已是非常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