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将从以下(实验背景分析、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实验背景分析。本实验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的第二章第二节知识。在教材的实验 2-2 中,要求用注射器吸入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将细口端封闭后,通过推拉活塞改变压强,然后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得出实验结论。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颜色的二次变化并不明显。因此我打算借助数字化仪器如压力传感器等,将定性实验转化成定量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压强的变化对平衡的影响。又因为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所有影响因素中较为复杂的一个。因为压强的变化有多种方式。有的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有的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仅通过实验 2-2 很难让学生全面理解这个知识点。我又将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借助医用三通阀完成实验探究。同时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实验探究能力,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部分相关知识,有能力来完成对本实验的探究。
本着 STEM 教学理念,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并能根据原理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 通过实验的探究活动,培养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从问题出发,设计探究方案,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4.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的方式,体会数字化实验仪器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带来的重要作用,并学会用数字化仪器解决实验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方法展开我的教学)。
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实验 2-2 完成实验探究。学生在推拉活塞后,确实看到了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但是气体颜色随后变深或变浅的现象并不明显,和教材中介绍的实验现象不太相符,此时,会有学生提出疑惑:压强的改变真的引起了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吗?由此引出对本实验的继续探究。
我提出问题一:如何证明实验 2-2 中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呢?
我向学生介绍了数字化实验仪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器,学生根据我的介绍设计了实验装置:将实验 2-2 中的注射器与数字化仪器相连,当推拉活塞时,观察实验数据的变化。下面是学生完成这一实验的过程。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在 NO2 生成 N2O4 的反应中,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压强,平衡发生移动。我又实时强调:根据数据分析,体系再次平衡后,压强向原平衡的压强靠拢,但不会恢复,为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一词做好准备
接着我提出了问题二:改变压强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展开讨论后得出,改变气体压强的方式有三种:
方式 1.在气体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容器体积;
方式 2.在恒容的情况下,改变气体总量;
方式 3.在恒容和气体总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温度。
我跟着追问:他们都能使有气体参与反应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吗?
我们已经通过实验 2-2 检验了方式 1,下面我们重点讨论方式 2 是
怎样影响平衡的;又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呢?学生再次展开了讨论,在我的引导下,设计出以下实验探究方案:将实验 2-2 的注射器活塞固定住,(1)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比如 N2(2)充入参与反应的气体比如NO2,最后借助数字化仪器探究平衡是否会发生移动。
学生在进行实验装置设计时,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如何测量气压的同时向注射器中充入气体呢?我向学生介绍了医用三通阀,这是学生组装的实验装置。但在讨论充入 NO2 时,学生遇到了第二个难题:NO2 和 N2O4 是共存的,如何向容器中只充入 NO2 而不充入 N2O4 呢?此时,我给出提示: NO2 可用 NO 和 O2 制取,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后,NO 和 NO2 的气体总量是一样的,并且 NO 不和混合气体反应。既然不能直接注入 NO2 那么我们就间接注入 NO2,最终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法案:用三支 50mL 注射器
A 、B 和 C 分别吸入 20mL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 20mLNO 和 10mLO2 ,按图中所示连接,将注射器 A 的活塞固定后,转动三通阀把注射器 B 中的 20mLNO 加入注射器 A 中,观察混合气体颜色及压强的数据变化;再转动三通阀将注射器 C 中的 10mLO2 加入注射器 A 中,观察混合气体颜色及压强的数据变化。
以下是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与结论。
经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归纳总结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来完成的;完成了对引起压强变化的第二种方式的探究。我又向学生解释了引起压强变化的第三种方式,将在下一节课—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里探究。至此,完成了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探究,为学习勒夏特列原理铺平了道路。
最后是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于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1.通过设计实验,将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可帮助反应原理的教学;2.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意识。本节课中实验装置操作简单,现象明显。3.数字化传感器引入教学,迅速捕捉反应过程中的微量信息,使试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当然,
实验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对于反应后气体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压强的影响因素在这里未能完成实验探究,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聆听,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