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村居》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
1.你还记得一年级我们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吗?
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2.让我们走进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村居》,齐读课题。示范、讲解“村”的写法。学生仿写。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圈画生字。
2.出示学习任务:
①自由读古诗,把生字读正确。
②同桌互读,正音,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①强调“堤”的声母是“d”,课件出示形近字“堤-提-题”,组词辨析。
②强调“柳”的声母是“l”,扩词训练:柳树、柳枝、柳条、杨柳……
③观察“醉”字形,左半部的“酉”表示酒,右半部的“卒”指酒喝过度,失去正常神志。
4.再读古诗。
①一边读一边古诗,圈画出句尾韵母是“an”的字,这些字要读得响亮。
②指读,注意朗读的速度和节奏。
三、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1.读古诗,看书中插图,孩子们在干什么?
2.诗句中有哪些春天的美景?看课件出示的图片,理解“拂堤、春烟”。
3.读前两句,想象: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它是怎样拂着堤岸的?识记“堤、拂”。
4.读后两句,想象“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是指什么?当时是一番怎样的情形?放风筝的地点、动作、孩子们的心情如何?
5.和同学交流:除了放风筝,春天里还可以进行哪些活动,你的心情如何?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6.听老师描述诗句中的春天,读出相应诗句。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唱着。——草长莺飞二月天。”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李醉了。——拂堤杨柳醉春烟。”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自己练习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8.练习背诵。①看图背诵古诗。②配乐背诵古诗。
四、观察结构,指导书写。
1.观察“诗、童”2个汉字,你发现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
2.强调在写“童”字的时候要注意第九笔是横,第十笔是竖。
3.自己描红、临写,小组互评。
五、丰富感知,全课总结。
早春时节,清新悦目,我们在诗句中感受到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儿童放飞风筝的快乐,课下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写春景的古诗。
第二课时《咏柳》
一、营造氛围,复习导入。
1.背诵《村居》。谈话导入,介绍诗人贺知章。
2.自由读诗题,试着用“咏”字组词,猜猜“咏”的意思。
3.听教师讲解“咏”就是“赞美、歌颂”。扩展理解“咏梅”、“咏鹅”……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试着自己读《咏柳》,圈出生字,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学习成果。
①自己借助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②同桌互读互查,评价。
③尝试生字组词,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教师指导:比一比的方法识记:栽-载-裁。
注意读音:丝、裁都是平舌音。
4.齐读、赛读词语“化妆、梳妆、打扮、童年、丝带、碧绿、剪刀”。
5.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诗的节奏,用“/”标出断句处。
6.自己练习读古诗,避免唱读。
三、品读古诗,抓关键词。
(一)理解前两句。
1.自己朗读前两句。
2.看图片,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你发现颜色、光泽怎么样?
3.想一想,碧玉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诗人用什么来形容什么?
4.看图片,比较“丝绦”和“柳树”的相似之处。指导:“丝绦”指衣裙上长长的丝带,“绿丝绦”就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5.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试着说一说前两句的大意。
6.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二)理解三、四句。
1.自由读后两句,思考: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在诗中找一找答案。
2.作者把什么比作剪刀?想象:春风是怎么裁剪柳叶的?
3.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美丽的小花、飘动的白云、飞舞的小燕子……)
4.见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5.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后两句。
(三)男女生赛读古诗。
(四)让我们带着对柳树、对春天的赞美配乐朗读古诗,练习背诵。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碧、妆、绿、丝、剪”。
2.观察5个汉字的结构,你发现它们什么结构特点,哪些易错笔画。
3.交流如何把字写得规范。注意“绿”右半部分是“录”,下面不是“水”。
4.自己描红、临写,小组互评。
五、总结延伸,感受美好。
1.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2.拓展朗读杨万里的《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3.春天让万物充满生机,我们继续走进春天,感受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