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4 01: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山一般的儿子,那是母亲多大的骄傲!可是她的儿子却在二十一岁忽的残废了双腿!从此她不仅要默默藏起自己的病痛,还要默默承担起儿子残疾和消沉给自己的打击。可是她不能放弃,不能抱怨,甚至不能流泪!她用自己的顽强、坚忍,用自己的心智甚至生命教会了儿子该怎样好好活下去!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今天就让我们和史铁生一起来怀念这位伟大的母亲!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赏析经典语句,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3.理解“好好儿活”的人生哲理,领悟文中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史铁生,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而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在生龙活虎、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瘫痪( ) 捶打( ) 沉寂( )
整宿( ) 憔悴( ) 絮叨( )
仿膳( ) 央求( ) 暴怒( )
shì弄( ) jué别( ) 烂màn( )
翻来fù去( ) wān豆( ) 高jié( )
qiáo cuì
xù dāo
tān huàn
xiǔ
shàn





chuí
chén
yāng
bào

整体阅读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1.初步感知课文,划分文章段落。
(1-2)写瘫痪时我和母亲发生的事;
(3-5)写母亲去世前的事;
(6)写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花。
整体阅读
2.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我的性格脾气:暴怒无常;母亲却默默地忍受,不但不责骂,反而以一颗慈善、宽容的心来关爱、照顾“我”。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
重点研讨
1.再读课文,概括总结:文中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
身患重病的母亲强忍着一颗破碎的心,宽慰因双腿瘫痪而暴躁绝望的儿子。(第1段)
在病危那天,母亲想方设法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花。(第3段)
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第6段)
重点研讨
2.品读第三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
比我还敏感;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重点研讨
例句: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小心翼翼、默默地承受着我的粗暴无理。)
3.哪些语句最能表现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重点研讨
4.赏析句子。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重点研讨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重点研讨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写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是“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重点研讨
5.表现手法。
对比
对比
母亲:
作者:
母亲的体贴
母亲的坚定
“我”的暴怒
“我”对生活的绝望
对比手法的运用:
坚强、无私、伟大
愧疚、怀念、热爱
重点研讨
6.在母爱的温暖里,一颗冰冷的心活过来了,“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从哪一段看出来?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的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重点研讨
7.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详写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般的精神品格,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也表明“我”和妺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详写那多姿多彩的菊花,实则象征着人生百态——或淡雅,或深沉,或热烈激情,或圣洁崇高,但不管哪种都应该活出一种姿态,活出自己的价值!
重点研讨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首尾呼应,表明“我”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我仍要和妺妺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的活下去,会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8.你怎样理解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深意。
重点研讨
9.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①题目为“秋天的怀念”,“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经过人生的“秋天”,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课堂小结

母亲
耐心抚慰
重病缠身
喜出望外
暴怒无常
浑然不知
同意看花
懂得母亲
愧疚、怀念
坚强、无私

当堂检测
主观题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拓展延伸
作者曾经沉沦在自己命运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仇恨生命、仇恨生活。他爱母亲,却曾一度忘却了如何去爱。后悔的他唯有完成母亲希望他“好好儿活”的遗愿,才是对母亲的报答。幸福的你,生活在妈妈的呵护里,那写满了你和妈妈故事的点点滴滴都是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为你操劳为你牵挂的最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妈妈,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