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群人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盲人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重塑生命的历程;
2.分析文中重点词句的作用与表达效果;
3.探究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理解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走出黑暗》等。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搓捻( ) 企盼( )
繁衍( ) 迁徙( )
遐想( ) 觅食( )
zhàn开( ) jié然( )
花团锦cù( ) 疲倦不kān( )
cuō niǎn
qǐ
yǎn
xǐ
xiá
mì
绽
簇
堪
截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油然而生:
美不胜收:
花团锦簇: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整体阅读
1.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5):
第二部分(6—13):
写莎莉文老师来“我”家任教的第一天,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写莎莉文老师教育“我”,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名称。
整体阅读
2.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1.阅读第1-5段,思考: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重点研讨
重点研讨
2.你最喜欢哪些段落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运用比喻,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理状态。
重点研讨
(2)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使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3)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句子中运用了两个动词“搓捻”“抚弄”,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的紧张、急切的心理。
(4)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层层铺垫,烘托出莎莉文对“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给读者以阅读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重点研讨
重点研讨
3.读课文第6-13段,找出莎莉文为“我”做了一些什么?
(1)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2)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
(3)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
(4)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
重点研讨
4.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海伦 凯勒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课堂小结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隽永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这是海伦献给老师的厚礼。
当堂检测
主观题
莎莉文老师为什么从学习识字开始教海伦?
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莎莉文老师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样事物。布娃娃是有感情的,水是有生命的,这个世界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知识,也用爱和温暖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拓展延伸
张海迪小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没有沉沦,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做斗争,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拓展延伸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病痛,精益求精地进行着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先后翻译了多部作品,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并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