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1流水地貌课件(共9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1流水地貌课件(共9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5 15: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7张PPT)
——湘教版必修一——
2.1 流水地貌
2019新课标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不同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
搬运
固结成岩
侵蚀
沉积
流水冰川风力海浪
火山
地震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地质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所塑造的地貌被称为流水地貌。
一般来说,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目录
1.流水侵蚀地貌
3.滑坡和泥石流
2.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01
fluvial erosion landform
下蚀
侧蚀
溯源侵蚀
流水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加长作用)
河源后的松散岩石被侵蚀,河源后退,使河谷的长度增加。
侧蚀(加宽作用)
河流侵蚀河道两岸的基岩,使河谷展宽。
下蚀(加深作用)
河流侵蚀河床上的基岩,使河谷加深。
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流水侵蚀作用
河流侵蚀方式
作用形式
概念
对地貌影响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
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
向伸长
使河床加深
使谷底展宽
# 拓展1-河流袭夺
分水岭两侧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
袭夺前
袭夺后
高位河
溯源侵蚀
低位河
断头河
改向河
袭夺湾
袭夺河
1.河流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ef段
练一练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河流袭夺发生后( )
A.ab河段流量变大 B.cd河段流速变快 C.ef河段搬运能力下降 D.cg河段含沙量减少
练一练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游河道渐开阔——以侧蚀为主,形成(留意侧蚀使河床不对称)“U”型谷。
上游河谷窄,呈“V”型——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河道几乎占据整个河谷。
下游河谷更开阔,河道两旁为冲积平原——以侧蚀、堆积为主,河谷呈槽型,即“ ”型。
河谷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的演变过程与特点
河谷的演变过程与特点
NO.1 初期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河道占据整个河谷
图2-3 金沙江虎跳峡
①落差大,下蚀、溯源侵蚀强烈;深度大于宽度。
②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流水侵蚀初期——V字形河谷
# 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主要特点。
2.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有关。同时,由于该地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底蚀、侧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共同作用的结果。
河谷的演变过程与特点
NO.2 中期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下蚀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呈“U”型。
日本四国岛四万十川
# 拓展2-凹凸岸
凹岸
-侵蚀
凸岸
-堆积
(1) 位置与成因:地势平缓地区的河道,下蚀减弱,侧蚀增强而形成。
(2)地貌特点:河道弯曲大
(3)人类活动影响:凸岸淘金、住宅,凹岸筑港、防洪堤
水量小,流速慢,沉积物颗粒大
水量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小
# 拓展2-凹凸岸
凹岸:侵蚀作用
凸岸:堆积作用
A
B
练一练
图中河流的流向未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形成
B.②位于河流的凹岸,河床深度较大
C.③位于河流的凸岸,有河漫滩发育
D.④位于河流的凸岸,适合兴建河港
AC
练一练
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搬运作用有关
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 拓展3-裁弯取直与牛轭湖
平直河道
形成曲流
出现曲流颈(P)
裁弯取直
出现牛轭湖
凸岸
凹岸
# 拓展3-裁弯取直与牛轭湖
河曲
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
洪水期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牛轭湖
青海泽库的曲流与牛轭湖
活动
1.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在途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
2.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哪些有关河道演变的信息?
图中可获取的信息还有:河流两侧流水作用的差异,冲积平原形成受河岸两侧地形的控制(边界),上下游河流弯曲度的差异等。
依据上游河段曲流中树龄的年代范围是 10~20 年,可推测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 年前(只有河道出露水面变成陆地后,树木才能生长,该处最早的树木年龄为 20 年,说明裁弯取直时间应在 20 年前)。
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练一练
练一练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一般较差 B.牛轭湖水较深
C.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 D.牛轭湖在山区也较多
河谷剖面
洪水位线
枯水位线
河床
河漫滩
河漫滩
河漫滩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
河谷中常年被水流淹没的部分。
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伸展,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
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构造运动:
a.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 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
b.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 。
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这种因构造运动形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
侧蚀
侧蚀+泥沙堆积(塑造新的河漫滩) 地壳间接性抬升 下蚀
T2先形成,T1后形成
T1、T2谁先形成,谁后形成?
想一想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
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合耕作。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如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垂直河道剖面,河流一侧分布有河漫滩和河流阶地,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3~5题。
3.推断该处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自西南向东北流
4.属于河漫滩的平坦面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
D
D
河谷的演变过程与特点
NO.3 后期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侧蚀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流水侵蚀地貌总结
初 期
中 期
后 期
下蚀和溯源侵蚀
V型河谷、河流阶地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U型河谷、曲流、牛轭湖
侧蚀为主
槽型河谷
1.兴趣小组在①地可以观察到( )
A.“V”形谷 B.冲积扇
C.河曲 D.三角洲
2.兴趣小组观察到牛轭湖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3.兴趣小组沿途可观察到( )
A.耕地规模变小 B.沉积物颗粒变小
C.河面宽度变宽 D.河谷深度变浅
2022年暑假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沿着某河流干流从河口到源头进行地貌考查。图是兴趣小组绘制的该河流沿途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练一练
A
C
A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练一练
流水堆积地貌
02
fluvial accumulation landform
河流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增强。
流水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流水堆积地貌。
山前
冲积扇
洪积扇
海滨
三角洲平原
河流中下游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河流自山地流向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分流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流水堆积地貌:冲(洪)积扇
冲积扇
洪积扇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内容,你能说出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区别吗?
流水堆积地貌:冲(洪)积扇
新疆哈密的洪积扇
多个冲(洪)积扇相连
流水堆积地貌:冲(洪)积扇
冲积扇 洪积扇
范围 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 范围较小
气候 降雨多的地区,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有时改道较多,出现错综的河网 干旱、半干旱地区,上游河流较少。
分布 华北地区的古村落多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甚至北京、保定、石家庄等,也都是位于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交接处。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谷口的洪积扇互相联结形成山麓洪积平原。新疆的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坐落在天山北麓的山前洪积扇绿洲上。河西走廊的张掖、酒泉。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练一练
1.关于该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扇形地下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合农耕
B.从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颗粒物逐渐变大
C.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D.地表物质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2.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河流源头 B.河流出山口
C.河流中下游 D.河流入海口
流水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1)位置:河流中下游地区
(2)成因:地势低平,流速减慢,导致泥沙淤积,从而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
(3)典型:亚马逊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宁夏平原等。
流水堆积地貌:河漫滩
(1)位置:河流中下游地区,成带状分布
(2)成因: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中下游)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
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凹岸(侵蚀)
河漫滩
凸岸(堆积)
描述长江入海口处地貌形态,并分析它从未停止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 探究
长江入河口属于三角洲地貌形态;
长江携带大量泥沙入海,由于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新的土地。
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
(1)位置:河口
(2)成因: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变回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
(3)特点:1.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2.沉积物颗粒由河口向海变细;3. 地势平坦,河汊纵横交错。
(1)物质条件:植被覆盖率;泥沙多--河流含沙量大或输沙量大;或是海流、波浪等带来大量泥沙。
(2)动力条件:水流速度慢,搬运能力弱;河口受到海水、湖水的顶托作用;河口区堆积作用强于侵蚀作用。
(3)地形条件:水下坡度平缓
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态
尼罗河三角洲
扇形状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鸟趾状
鸟嘴状
流水堆积地貌:江心洲
沙洲是河湖、海洋等水体中形成的小面沙质地的总称。
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长沙橘子洲
冲(洪)积扇与三角洲
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
示意图
不同点 形成于山口处;由常年流水或暴发性洪流出山口时,泥沙、碎石堆积而成;多分布在山区(山前) 形成于河口处;由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时,泥沙沉积而成;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临海)
相同点 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滑坡和泥石流
03
滑坡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形成 因素 1.岩体比较破碎;2.地势起伏大;3.植被覆盖较差;4.降水等的润滑作用(可无水参与);5.地震、河流侵蚀等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 1.地势陡峻;2.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3.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必须有水参与);4.地震等破坏坡体稳定性
发生 部位 山地斜坡 山地沟谷
滑坡-活动探究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
1、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形成原因
滑坡示意图
地形:地势起伏大,山坡形态不稳定
1
地貌:岩体破碎,多岩土软弱面,如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2
植被:植被覆盖率差
3
气候:暴雨、洪涝等诱发作用
4
滑坡
滑坡-活动探究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
1、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2、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
中国滑坡灾害分布图
读图说出我国滑坡主要分布地区及多发的原因?
① 主要分布在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最集中。
② 山地多,地势起伏大,降水多,西南地区板块运动活跃。
滑坡
滑坡的分布
②淤塞河道。
①掩埋农田、道路、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
滑坡的危害
滑坡-活动探究
2015年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
1、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
2、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生哪些重大危害?
3、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若处在滑坡可能影响到的山前或者沟谷,应迅速判别滑坡运动的方向,并迅速离开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带。
滑坡发生时,如果处滑坡体上,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滑坡
滑坡的自救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 年 8 月 7 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滑坡-活动探究
1、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广泛的原因?
泥石流
泥石流的分布
中国泥石流灾害分布图
读图说出我国泥石流灾害分布有何特点?集中分布区的成因?
①西南地区集中,东部零星分布。
②西南地区山地多,地势起伏大,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暴雨,板块运动活跃,多松散堆积物。
形成原因
泥石流
形成原因
泥石流示意图
地形:山区坡陡谷深
地貌: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气象: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口诀:有山有水有泥沙
植被:植被覆盖率较差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 年 8 月 7 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滑坡-活动探究
1、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广泛的原因?
2、简述说明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
泥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来势凶猛,破坏力大,具有突发性,能够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同时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泥石流
泥石流
泥石流的预防
A
B
C
我们可运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提高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警预报、实时动态监测和灾后重建能力。
此外,还可采取设立滑坡和泥石流观测点,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等措施。
滑坡和泥石流的防治
①实施护坡工程(通过岩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②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挡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
③恢复地表植被
④修建疏排水工程
非工程措施
①加强预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灾情监测系统)②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管理③加强公众的减灾教育
工程措施
中小型滑坡的治理(抗滑挡墙)
案例:黄土高原
1.描述我国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塬是指黄土覆盖的较高而面积较大的平坦地面,
黄土梁是黄土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峁是黄土受侵蚀后所呈现出来的驼峰和馒头状的地貌形态
侵蚀加剧


黄土峁
案例:黄土高原
案例: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1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2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3
森林向草原过渡
4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5
1.地处过渡区域,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案例: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并具有疏松性、直立性的特点
自然原因
3.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
案例: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
案例:黄土高原
沙尘堆积的土体疏松,遇水便会崩解
流经高原的数百条河流,展开了强大的侵蚀攻势
案例:黄土高原
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导致森林和草原被破坏,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
人为因素
案例:黄土高原
人为因素
②.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修路开
矿、建窑洞、陡坡开垦、过度樵采等。
案例:黄土高原
1.描述我国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并具有疏松性、直立性的特点;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 人类活动强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在流水侵蚀作用下,易形成“沟壑纵横, 地表破碎”的特征,黄土塬、墚、峁为其基本的地貌形态
案例:黄土高原
1.描述我国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这种地貌特征,可能造成哪些自然灾害?
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讨论这些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易生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案例:黄土高原
农业技术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案例:黄土高原
生物措施
修筑梯田,平整土地
案例:黄土高原
工程措施
案例:黄土高原
梯田的类型
工程措施
沟谷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
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
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3.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淤地坝
打坝淤地示意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案例—黄土高原
工程措施
鱼鳞坑
案例:黄土高原
工程措施
案例:黄土高原
农业措施
耕种手段 间作套种、高沟垄作、水平阶种植 增强耕地抗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生产技术 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 灌溉技术 喷灌、滴灌
发展大棚农业
发展大棚农业
修筑 梯田
筑坝蓄水
退耕还草
退耕还草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保塬、护坡、固沟
小流域综合治理
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地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
案例:黄土高原
1.描述我国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黄土高原这种地貌特征,可能造成哪些自然灾害?
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等。讨论这些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易生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黄土高原采用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和工程措施(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办法,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减轻其水土流失的程度,减少其输入黄河的泥沙量,从而使黄河“变清”。
练一练
黄土塬又称黄土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下题。
1、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甲地打坝淤地②乙地整修梯田
③丙处修建水库④丁处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有可能变为( )
A.A B.b
C.1020米等高线 D.1010米等高线
A
B
练一练
2. 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比较平缓 B.降水持续时间长
C.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D.植被覆盖率低
1.下列哪个地区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A
C
练一练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