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4 10: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 通过列举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掌握发明家爱迪生的主要发明成就,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3.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化学工业的突破性应用。 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一:视频导入 假如世界没有了电会怎么样?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那电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以电力为代表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哪一些发明?又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部编版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 观看视频,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环节二: 背景篇—科技赋能革命。 阅读史料, 分析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以上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有了以上政治、经济和市场科学基础做准备。第 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设计意图】 史料实证,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能力。 环节三:进程篇—科技点亮生活 1、 自学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设计意图】 预习课本,寻找答案, 初步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2、通过一些讨论和题目,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特点、人物品质等。
【设计意图】 以题代练, 以题促学。调动学生的思维, 提升注意力, 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 就的认识。 环节三:影响篇—科技引发思考 1、阅读史料、图片等,归纳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影响有哪些? 【设计意图】
史料实证,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能力。 通过史料、图表数据、图片资料等,使学生 印象深刻, 感受较强烈。 2、小组讨论: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设计意图】 评价量规前置,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标准;分析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正确认识科技的发展; 谈启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其家国情怀。 3、知识拓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解决两次工业革命易混淆的问题, 并加深对其认识。 4、小结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