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压强
教学目标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强概念,并能用压强公式 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会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解决 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 :通过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科学 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科学探究 :培养基于观察和动手体验,验提出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试验方案、收集证 据、基于证据得出结论以及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加交流评估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增大减小压强的事例,让学生体会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 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的 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教学难点: 建立压强的概念,运用压强解决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视频:海尔兄弟过沼泽地的情形,引出问题:1. 为什么人 匍匐在沼泽地上却没有陷入?2.为什么坐在竹筏上就不会陷进沼泽地呢? 带着这些疑惑,我们走进今天的探究之旅。 板块一:压力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场合存在压力 出示以下三幅图片 1.先试着找出三幅图中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再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2.综合三幅图片归纳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订正答案,并根据三种情况总结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的共同特征 师小结并归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得出压力的三要素中的方向和作用点。 提出问题:压力的大小呢,压力大小与重力一定等于重力吗? 通过对以下三种情况压力以及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小结:第一种情况下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第二种情况压力是由重力产生,但 压力大小不等于重力;第三种情况压力和重力没有任何关系。 通过表格对比归纳区分压力和重力 板块二: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雪地上的脚印,气球发生形变,这些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体现。 体验活动:
1.用手指轻压铅笔尖和重压铅笔尖,感 觉有何不同? 2.用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一只铅笔, 使其静止。感觉有何不同? 思考: 在活动 1 中, 相同, 不同。 在活动 2 中, 相同, 不同。 猜 想 : 压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可 能 与 : 有关。 提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压 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思考: 1.通过观察什么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 一定,改变 , 怎样改变这一变量? 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 ,要控制 一定 ,改变 ,怎样改变这一变量? 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当 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 当 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板块三:建立压强概念并用公式计算压强 放在水平面上的 AB 物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等,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 果? 请类比速度或自主学习课本学习压强相关知识 物理量速 度压 强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表示 的物 理量定义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符号 v)压强等于 (符号 )
公式 s—路程 v—速度 t—时间 __________ — — —
单位 单位:m/s 读作:米 每秒 单位: 读作: 专用名称: 简称: 符号: (为了表示对科学家的纪念,以 后压强的单位我们要用专用名称)
意义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m/s,表示人每秒钟通过的 路程是 1.1m 一张报纸对折平放在桌面上,对 桌 面 的 压 强 大 约 是 1pa , 表 示
学以致用,利用公式计算压强 芭蕾舞演员体重 475N,足尖面积 9.5cm2 ;大象体重 60000N,每只脚掌的面 积为 600cm2 计算并比较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的大小 板块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思考:这些生活实例分别用哪些方法改变压强 通过微视频了解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事例。 归纳总结: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1) (2) (3)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1) (2) (3) 学以致用,解疑答惑 1.课前动画片中的疑惑 2.在冰面上,冰面即将破裂,如何自救?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生活实例,让学生归纳总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
通过检验掌握情况,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新课程 理念。 盘点收获 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F 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尽量做得宽些 B、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宽些 C、拧螺丝时,在螺母下加一个较大的垫片 D、用一条细线将松花蛋切开 3.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压力作用 效果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其中最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2)其中最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关系的两个图是( ) A.(甲)和(乙)图 B.(甲)和(丙)图 C.(乙)和(丙)图
4.讲台面积为 1m2,水槽连同沙子的 总重是 100N,水槽底面积 100cm2,求桌面 受到的压强?
板书设计: 一、压力 1.压力 2.方向 3.作用点 二、压强定义、公式及单位 三、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课后拓展 1.估测你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运用压强知识去观察生活,去改进生活中不合理运用压强知识的现象,使 它更方便于我们的生活,可以作个小发明,也可以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等等,期待 你用发现的眼睛去开启智慧的大门。